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促进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文章从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方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载体三个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在提高教师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劳动教育端正教师本身的劳动观点,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首要关键。因此,本辅导区加强劳动教育,首先从提高教师的认识做起。在这方面,四月份做了以下几点: 一、动员教师学好总路线学习提纲的第三部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文章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入手,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劳动素养,汇聚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完善劳动课程体系、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等方面,对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最为根本的特征,劳动教育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更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本文首先从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培养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角度阐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必要性,其次从学生、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现阶段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多方面的才能。口语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能力之一。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教师要传授知识、传播文明、沟通思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口语是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师的口语水平也将对学生言语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师劳动既具有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劳动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为教师劳动的多面性、独立性和艰苦性.由此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主要是热爱农村教育、关爱农村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专多能"的教师知识和能力,特别是适应农村教学工作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更需要有为农村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劳动的高度责任性教师劳动的这种高度责任性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教育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教育上的成功常常影响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因而社会与人民寄予教师以重望。其次,教师是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劳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前途,因而家长和学生本人也寄予教师以很高的期望。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这种期望在教师身上转变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及其教育过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是由于三个原因:一  相似文献   

8.
过去一年来,我省各地小学已经注意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初步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习惯,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劳动教育的经验。但有些学校贯彻劳动教育还不够经常和深入,在方法上还存在着生硬联系、简单急躁等现象。其原因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贯彻劳动教育还缺乏足够重视或则对贯彻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所致。这是我们今后必须继续研究改进的。目前寒假已经开始,我们应运用这个时机,很好地来研究一下下学期如何继续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问题,以便使下学期的劳动教育贯彻得更好、更深入。怎样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呢?我们认为: 首先,教师们应该继续学习和研究有关贯彻劳动  相似文献   

9.
余向红 《师道》2023,(1):10-12
<正>2022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学校和教师在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时,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正式的国家课程时间不长,这门课程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的育人方式,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教育认知和教学行为上的误区与偏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涵盖了这门课程从理论依据到实践指导的方方面面,具体落实到一节课、一个主题活动上,“用”是关键。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以学生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课程,劳动教育最忌照本宣科。教师在实践中,应对课程标准活学活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小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门课程,因为它在考试中不占有任何的比例,所以很多学校并不注重对这一门课的开展。其实这门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这门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养成更好的自立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要明确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发挥出这门学科的价值。从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来研究如何让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更有价值,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1.
侯艳芝 《学苑教育》2023,(28):73-75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要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小学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紧跟新课标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跨学科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劳动中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建勋 《学周刊C版》2023,(11):127-129
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是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平台,学校和教师重视提升课程质量,不仅能够弥补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也能促进学生劳动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养成。本文主要分析提升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的必要性,从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整合、建设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加强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指导、开展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活动、增设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内容五个方面,论述提升课程质量的主要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伟伟 《天津教育》2023,(28):123-125
<正>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改革方针,这些方针基于生活实践,赋予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深刻的内涵,丰富了劳动价值观。相较于德智体美教育,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学生在劳动素养方面存在短板。破解“自然缺失症”困境劳动教育的路径应坚持生活化的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学生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开辟多条劳动教育渠道,构建形式多样的劳育载体,投入多维度、多场景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教师也要具备多种动手劳作的技能,为学生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14.
吴丹 《教师》2020,(2):87-88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及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和提升劳动与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立足劳动与技术课程,从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学内容突出创新主体、实践活动培养探究能力等方面阐述观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的观点,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陶冶情操,构建健康心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提升自理自护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学校、教师忽视了劳动教育,没有把劳动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指出,提高三种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山西师范大学近年来正是围绕这三种能力,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我们秉承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全方位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突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尤其通过"教育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在强化学生的三种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科学认为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劳动,人们才得以创建各式各样的物质财富,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创建了各种精神文明。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三观,构建学生的价值认知,形成学生的人格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开展融合性教学,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方面必将发挥更优良的效用。本文分别从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契合的意义、原则及路径三方面对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契合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我国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尤其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背景中,很多小学生不仅缺乏足够的劳动锻炼与劳动意识,而且在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十分缺乏,因此在小学劳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标准,促进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也是帮助小学生具备良好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五育并举”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说“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教师要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重要基础。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能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契机。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劳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提出了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劳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丽亚 《职教论坛》2003,(12):42-42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更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这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一、热爱学生,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情感劳动。情感是沟通教与学双方关系的纽带,也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职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