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合生活语言资源理解词句 小学课文中许多字词的用意都来源于生活,教学时,我常引导学生努力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他们熟悉的、看得见的事物,使这些事物形象成为学生理解词句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一、同认识事物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客观事物有其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感知。但是课文中的一些词句往往是抽象的,让学生难以理解,因而也就难于体会作者运用的意图所在。教学时若能同生活经验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就可能化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和培养学生词句的品析能力。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绿色的办公室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联系洗澡时的情形和感受,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沐浴”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的办公室”安宁、舒适地浸在清晨阳光的照射和润泽之中,享受着晨光的…  相似文献   

3.
学低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注重图文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整体看图入手,粗略地了解图意,再读课文,对照图画去找文中表达图意的词句,对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结合段落教学,学完一段又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次又一次地仔细观察图画。这样,既可缩短学生的观察与课文作者的观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和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中年级,除有低年级的基础外,还得从词句理解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和重点。在《沙漠之舟》文的教学时,就是抓住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骆驼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难点理解(搏苗助长)的寓意二、难点分析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其寓意往往隐含在故事之中,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的语句来概括。作为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往往只着眼于事物外部,不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所以理解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还比较困难。三、难点突破: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据,以理解词句为突破口,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过程,弄懂寓意。(一)从课文入手,品味重点词句,加深感性认识。在第一自然段中,…  相似文献   

5.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6.
小语新一册吸收以往统编教材的长处,保留了看图学文这类课文形式。它是从看图学词学句向讲读课文过渡的一种教材。肩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字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受到有益的教育等多项教学任务。其教学重点是看图、学文、进行字词句训练、进行朗读训练。这类课文的教学内容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图画。有单幅图的,有多幅图的。图画反映了课文内容。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还肩负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任务。②短文。有抒情散文、童话、故事。它反映了图画中描述的事物,是教学的重点。③要求学生掌握的  相似文献   

7.
课文教学中词句比较五种吉林前炼中学何大革词句分析是课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课文中的恰当有力的词句,富有表现力,使文章增辉生色。对这些词句的讲解,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领悟、体味词句的内涵、深义,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理...  相似文献   

8.
一、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所要分析的事物。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事物内部所隐含的各种属性的剖析过程。如果对这些属性不理解,便无从对这些属性作出分析。例如在对课文词句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将整篇文章划分部分或...  相似文献   

9.
在一篇文章中,有些词语或句子同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能起到提示全文的作用,这些词和句子就是文章的重点词句。重点词句在文中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学会抓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它们常常会出现在这些地方:重点词句的位置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中间文章的结尾在文章抒情和议论的地方作用总起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怎样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呢?(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2)想想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新课标·四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三)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是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既是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往往要借助比较,鉴别异同或高下,从中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离开了比较,这种辨别异同高下的思维过程就寸步难行了。通过比较,往往能获取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比较法分析课文,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提高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应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而定。一般地说,可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比较的内容和方法。一、抓住课文的对比内容进行讲析。对比是一般的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读懂文章的前提是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所以文章中的所有字词句必须都认识,特别是生字。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拼读生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文中的字都认识了,就要反复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直到将课文朗读流利为止。2.默读做记号,自查工具书、资料,解决难题。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用上学过的方法给课文做记号,画出重点词句段,写写批注,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12.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13.
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童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下面谈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1突出“看”的训练图画是课文内容的直观反映。看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借助图画认识事物、理解词句。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从看图入手来理解词句,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更快。因此,在“看图学词学句”...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人们了解事物化学性质、利用事物化学性质、改造事物化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必须具有认识事物化学性质的素养。而这些素养不是学生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识素养。一、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一种物质与看一种物质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来说,人们看事物,就是仅仅从外观上去看一种物质,这只是观察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不能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插图,就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级语文课本大部分配的是多幅图,少部分是单幅图,这些插图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其绘画的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比较”是思维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想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比较可以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精确。中学语文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设置了自读课文。笔者认为在教学自读课文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下面就谈谈自读课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高三册自读课文《夜》,就和同一单元的已学过的鲁迅的《药》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又同中有异,在教学中就可作比较。《夜》和…  相似文献   

18.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把课文中的字词句讲清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又能运用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字的教学往往要结合词句去讲解,这里不谈它。词汇和句子在一篇课文中是包罗万象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词句分析是课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中恰当有力的词句,极富有表现力,使文章顿然生色。对这些典型的词句的理解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领悟语句内涵、深义,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此略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重点词句。这些重点词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思想、传达作者写作主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赏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