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法家在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对法律起源思想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他们从历史进化论和人性论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法律起源的理论前提,并从"利"的层面出发阐发了法律起源思想.历史地分析和评价其思想有助于对"以法治国"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历来学者对先秦法家的法治主义研究颇多,但对其传播思想鲜有关注.值得重视的是,法家对传播功能、传播内容、传播体制、传播策略等方面的认识颇富创造性,其传播思想与实践对于法治主义的传播与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与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底蕴的,但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的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法治思想上的典范.他们的法治思想代表着他们当时对法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认识,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西方诸国的法治实践.在此笔者主要对他们法治产生的原因、作用、目的等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明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二千多年前,先秦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并付诸实践,对后来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虽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但也蕴涵了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火花,不能简单、武断地将其归入“人治”的范畴,我们要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吸取其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5.
先秦法家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与此同时,先秦法家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他们曾无数次地书写了人生和事业的辉煌,并凭借法家思想这一锐利武器缔造了一个伟大国家。然而,历史旋即将他们的生命和他们创造的伟大事业迅速终结,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先秦法家思想家商鞅、荀子、韩非子、李斯等,为先秦时期的变法改革提供重要的思想武器,形成一定特点,突出表现为作用性、激励性及独断性等。在当代法治教育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先秦法家各代表均从“趋利避害”或“自为”角度对人性问题进行了阐述,由此主张以严厉的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使其心理发展观蒙上了极浓的功利色彩。比较而言,法家人性论的心理学意义不如儒家明显,但仍能提供一些经验或教训,给人以思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先秦法家对法学很有研究,他们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其“法治”思想的措施,如:要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咸,善于运用赏罚,“法、术、势”相结合等。回顾这些思想措施,对我们现在实现依法治国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虽有其不足,但蕴涵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和积极的建构意识,即对人治观念的深刻批判、对法律至上的热烈推崇、对政治腐败的强烈忧患和对政治改革的积极倡导等可资当代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百家之中,法家以其法治主义独树一帜。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以法治主义立国的秦王朝,一方面靠法治主义而统一天下,但另一方面也正是法治主义使秦王朝二世而亡。法家法治主义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主张顺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合乎了当时的民心;其二,法家善于在立法中化私为“公”,将人之私欲转而为统治者服务,这更有利于统治者确立自己的统治;其三,法家善于用严刑和厚赏把人们引导到当时形势下国家最迫切的任务耕战上面来,富国强兵。但是,自秦王朝二世而亡后,法家及其法治主义就一厥不振,逐渐衰落下去,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能适应国家统一条件下新形势的需要;第二,法家及其法治主义只重严刑峻法,缺乏道德教化,带有严重的片面性;第三,它是一种僵化的、封闭性的思想体系,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适时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法家是古代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法家很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对法学也最有研究,深入到了法理学的领域,并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名家是先秦法家一个重要的学术渊源,其名实论、名法论直接影响了法家"循名责实"、"形名参同"治国学说的形成。这一点从《申子》《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中都可以得到明证。  相似文献   

13.
名家是先秦法家一个重要的学术渊源,其名实论、名法论直接影响了法家"循名责实"、"形名参同"治国学说的形成。这一点从《申子》《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中都可以得到明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较为深远的思想源流。习近平法治思想源流之一为先秦法家的思想体系,其一大理论根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发展了“尚法派”“术治派”“势治派”以及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法治思想,从“人性论”到“依法治国”,从“观俗立法”到“实事求是”,从“刑无等级”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行术修道”到“抓关键少数”,从“权势集中论”到“人民性”,从“以法为教”到“公开透明”,无一不体现着先秦法家思想在当代法治新进路中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视野的先秦法家治道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法家的治道思想以法家价值论、人性论、历史论、知识论为基石 ,构成了法家管理思想的哲学观 ;法家治道以道为本 ,以国之治强为目标 ,以法为行为标准 ,以势为运行力量 ,以术为操控方法 ,法、势、术结合 ,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 ,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组织观、控制观 ,以此构建了管理型法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前学术界认为,先秦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由旧势力的反扑造成的,但这仅是表层现象,实际上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先秦法家人物个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前期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自己行为与主张相悖的结果;后期法家人物的个人悲剧是法家人物内部不同派别之间斗争的结果。先秦法家人物虽然大都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思想主张得以流传后世,取得了胜利,从而弥补了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7.
法家以法律统一思想其实就是其“法治”思想,法家主张“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轻视甚至否定道德和教化的作用,实际上是实行文化专制。法家以 法律统一思想体现在其推行“法治”的方法上,从本质上说,法家的法治与儒家的 人治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特色使得多种法律思想在激烈交锋中相互发展,而作为争论焦点的"人性论",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一时期法律思想的切入点.本文阐述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对于人性论的不同观点,并进而分析了人性论对先秦及我国古代法律思想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互融通,对秦国的兴盛和秦王朝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汉承秦制而有所损益,进一步确立了"外儒内法"的统治模式。先秦以来的儒法思想融通,以国家融通方式、集体融通方式及个人融通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逐步加深,其相互交织、共同形成的主流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并维护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造就了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格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