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城市各类建筑的社会功能中,城墙及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是城市防御最主要的军事设施和公共安全屏障。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一座城市历史的实物见证,故在中国古籍方志中,城墙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习称为“城池”。古城的“城池”不仅在古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古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苏州城墙》一书无意开城墙研究的风气之先,但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专著相比,该著除了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之外,具有几个突出特点:通史的规模与气度、追求考古与测量的精确、凸显吴文化的深厚底蕴。关于苏州城墙的保护与复建,该著认为应认真调研、循序渐进,遵循真实性和整体性原则,不必急于大规模复原与兴建。充分搜集整理古城墙的文献资料、完成苏州古城墙遗址的考古与测量、恢复每一块城砖的历史记忆,理应是走在复建前面的更为扎实有益的工作。《苏州城墙》的编著出版,便是这扎实工作中具有标志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2011年,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决策并启动了苏州城墙修复保护试点工程。这是苏州城墙自1958年大部拆毁而历经半个世纪后,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对苏州城墙进行修复的民心工程和文化保护工程,它标志着苏州古城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苏州平门、相门、阊门北码头三个区段城墙着手修复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2011年,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决策并启动了苏州城墙修复保护试点工程。这是苏州城墙自1958年大部拆毁而历经半个世纪后,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对苏州城墙进行修复的民心工程和文化保护工程,它标志着苏州古城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苏州平门、相门、阊门北码头三个区段城墙着手修复的同时,苏州市职业大学吴  相似文献   

5.
《苏州城墙》一书涉猎苏州城墙的历史、文化、考古、建筑、方志、档案、测绘等诸多研究领域,汇集了对苏州城墙的调查研究、科学勘测报告等科研成果及相关图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煌煌巨著。该书的学术性、现实性及史料性特点,将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吴文化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清代道咸年间,随着社会转型,花部兴起,昆曲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影响日渐萎缩。作为昆曲活动大本营的苏州只剩下"鸿福、大雅、大章、全福四老班"(《老郎神庙修理工程碑记》),生计萧条,观众流失,"惟郡庙前一戏园,犹演唱昆曲,观者寥寥,远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简介:冯芸,女,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同年留校任教。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代培、访学。1997年任硕士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教授,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诞生于"水乡泽国"的渔猎经济时期,近现代又有新的充实和嬗变。经万年演进,她的"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的文化特质愈加鲜明。苏州是吴文化孕育和哺育的城市生命,具有"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是吴文化资源的高度凝炼和自然结晶,也是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岁末年初,拿到新鲜出炉的《吴文化概说》,颇为感慨。
  苏州市职业大学虽然还是高职类院校,却一向十分重视吴文化研究与传承。2013年伊始,学校以文件形式发布《关于学校吴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吴文化研究院的通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吴文化研究优势,积极参与苏州市文化建设,经研究决定,校‘吴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吴文化研究院’。”在筑梦中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高速发展、本土文化价值愈加凸显的现实环境中,校领导高瞻远瞩,深知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梦”的苏州职大篇章,必须以底蕴深厚的文化做精神基础。作为一所位于吴文化发源地-苏州-的地方性高校,我校的科研和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吴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学校成立吴文化研究院的目的就是要把吴文化作为自己的第一优势,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基于此,2013年12月,由我校跨部门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吴文化概说》出版发行了。这是吴文化研究院成立之后编撰完成的第一部著述。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21日,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吴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彰显内涵特色,助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在吴文化园隆重举行。十多位校内外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为“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探讨栏目如何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1.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成为热词,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始算,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已逾2 50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修整、改造、疏浚、开凿新河道不断,直至清康熙中才形成今天的绝大部分为人工河道的大运河的格局。大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与江南地区,深度融入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影响深远,包涵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水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琼  张康华 《文教资料》2009,(32):239-240
吴文化资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孕育着异常多样化的现代教育价值.也是苏州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充分挖掘与运用吴文化资源,对于培育学生的品格.提升人文素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很多时候,我们往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赶,就像开车,我们在一往直前的时候需要借助后视镜确定自己的方向、位置和与其他车辆的关系。这也是回溯历史的价值所在。本栏目三篇文章对20世纪之初报纸报人的回顾,在今天显得恰逢其时。当我们检视上一个世纪之交出现于上海滩上、苏州城里的各种报纸和为之供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城市越来越成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的集聚地,越来越成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的集聚地,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中心,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聚。到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倍以上。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普遍提升,随着高铁、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空间移动半径越来越大,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频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城市的特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对于自己所生活、所在意的城市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南京历史文化概说及其研究回顾(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南京是中国第二大古都;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这些显赫地位的确立,联系着南京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南京城市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兴衰起伏非常明显,即在历史上,国家统一则南京衰落,国家分裂则南京兴盛.由于南京历史上屡遭毁城,不仅毁灭了南京丰富而辉煌的物质文明,而且使古都南京蒙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影响到南京城市的文化心态.然而南京之鲜活的社会与真实的生活,具有象征意义与指示作用的南京老地名,仍使南京极富历史文化旅游魅力.  相似文献   

16.
苏州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功能的发挥面临着管理体制不清与政府运作低效两大困境,管理体制不清体现在政府职能失误、公众消极参与、角色定位缺陷;政府运作低效体现在政府部门合作机制欠缺与外部激励制度缺失。改进低碳生态城市管理体制需要政府转变职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准确进行政府功能定位;提升低碳生态政府运作效率则需要打破政府内部条块限制和改善政绩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7.
受多种因素所限,目前高职院校学报对学术研究走向的引领作用还无法完全实现,但可以通过特色栏目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成果呈现、资料积累及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十多年的成果就证明了这种“跬步”式积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显示了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术担当的探索。今后栏目的发展,要围绕加强特色彰显与学术担当相结合的策划意识、“大方向”与“小专题”相结合的栏目形式、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举办方式、拓展与细化相结合的载文内容进行,继续在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担当方面有所作为,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振兴.必然使中华文化的活力也得到提升,随着传统文化地位的提升,民族的精神品格乃至国家的形象尊严都会得到应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20.
世纪之交审美文化研究的视界与策略(笔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丰富、复杂的审美文化现象显示了审美文化研究勃兴的意义 ,从而促进了美学研究从观念体系到话语方式的转型。如何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功能及其实践方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复杂问题 ,因为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角色感”都有着微妙的变化 ,审美文化活动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审美文化活动的“平民化”色彩逐渐浓厚。因此 ,在现实层面上应重视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和交流功能 ,在超越层面上应重视审美文化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摆正创作与欣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明确双主体的建设机制 ,摆正适应与征服的关系 ,追求审美深度 ,提高艺术品位 ,摆正娱乐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