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数学应用的发展加快了社会数学化进程的步伐。社会的数学化进程 ,实质上是数学活动的大众化进程 ,即依据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所进行的解释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的普及 ,社会越来越多地需要具有不同程度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公民。数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时代呼唤“大众数学” ,要求数学教育不仅以培养数学英才为科技发展服务 ,更重要的是为提高公民数学素质 ,使之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目前 ,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素质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笔者对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数学素质 ,应如…  相似文献   

2.
数学素质教育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素质教育论析包研科一、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随着社会的数学化进程的发展,大众数学思潮的影响日益深化,从而促进了数学素质教育概念的逐步形成。二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向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渗透。对现实存在的各种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感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学习数学和掌握数学技能是人们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明确要求小学数学课堂内容新颖,活动实用,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数学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学化,从广义上讲,就是人们在观察现实世界时,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的过程。简言之,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从狭义上讲,数学化就是对某一现象或规律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的过程。可见,数学化是一切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先锋”,没有数学化的材料,就难以运用数学的方法作处理。 一个实际或现实的问题只有数学化后,才有可能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所以,提高数学化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从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要求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数字化程…  相似文献   

5.
论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与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生活问题的数学化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是指由生活里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  相似文献   

6.
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数学现实出  相似文献   

7.
正化归思想,包括转化和归纳两部分,化归思想是高中数学解题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复杂、困难数学题的核心武器。化归思想是数学学科活的精神和灵魂,对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一、初步认识数学化归思想化归思想是一种数学思维模式,形成于对数学知识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数学化归思想即是将未知的数学知识转变成  相似文献   

8.
朱卓瑜 《中学理科》2006,(12):20-21
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中学的数学题中渗透了不少数学思想方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吕玉彬 《考试周刊》2010,(55):25-26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本理念是突出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大众数学的精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通过教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事实),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王辉 《考试周刊》2013,(49):53-53
数学模型能够促使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牵手"。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基本活动就是建立模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者认为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发挥问题情境的"建模"功能,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建模为核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达世兰 《农村教育》2005,(11):56-5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也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面对现实的具体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的得出的过程.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华罗庚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生传统的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当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对"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字时代的数学化生存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特别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字时代的数学化生存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特别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16.
曾华涛 《江西教育》2002,(19):24-24
数学思想方法是人类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它作为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学生智能发展和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析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及重要性都得到了…  相似文献   

17.
观照“前课标时代”的数学情境教学,数学化逐渐被忽略和淡化:有形的数学知识被人为情境不断架构、放大及至建模;而蕴含于教学内容之中的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却被无意识地漠视与冷处理了。总而言之,缺少数学专业理论指导,数学情境教学囿于感性,难以走向理性,而重塑经典教学,呼唤教学走向数学化,已经成为“后课标时代”的迫切需求和热切呼唤。  相似文献   

18.
利用"问题征解活动"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学应用”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数学应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问题(即实际问题数学化);其次,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即解数学应用题).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强化数学应用技能的训练,积极开展“问题征解”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巨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数学化概念,即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他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造,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一遍.因此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