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黑白”走向“彩色”──谈国内彩报的出版和印前系统的现状全国报协电子技术进步委员会彩报组苏州日报电脑中心沈安华当全国的报纸行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刚刚完成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换,近几年来,彩色报纸又如一股春风,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彩色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具有很重要的感召力和视觉冲击力,若有了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就等于版面有了灵魂。版面图文并茂和色彩亮丽,直接影响着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提高彩报图片的印刷复制质量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彩报在追求新闻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彩报的艺术性和图片的质量,抓好图片处理这一关键技术,制作出色彩艳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报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报纸的出版由黑白报改为了彩色报。同商业印刷一样,彩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专业性较强。不同的是,彩报印刷采用非涂性新闻纸,高速度印刷。国内大规模的彩报印刷的时间很短,才几年的时间,经验不足,在技术指标上,还没有形成数据化的东  相似文献   

4.
彩报版面美的特征与表现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劲 《新闻记者》2002,(4):34-36
彩印报纸出现后立刻成了报界的宠儿 ,很多报纸以多版化和彩色化作为读图时代竞争的主要手段。彩报鲜艳的色彩、逼真的形象 ,读者的视觉极易得到满足。从绘画学而言 ,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3.5倍 ,这也是彩色报纸比黑白报纸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原因。然而 ,综观国内彩报 ,不少编辑在色彩的使用上极易走入两种误区 :一是热衷于色彩的使用 ,编辑凭喜好选择各种漂亮的颜色 ,涂抹在版面上 ,标题、报头、正文都五颜六色、毫无章法 ,版面没有重心也没有主色调。翻开报纸 ,读者有一种在百货公司浏览各种颜色面料的感觉 ,极易引起视觉疲劳 ;二是编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报纸的全面市场化运作,各家报社纷纷在报纸的包装--版式的多样化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印刷技术的提高,使国内的报纸大多实现了彩版印刷,报纸的视觉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彩色报纸的全面上市,使各平面媒体展开了新一轮的市场份额竞争,异彩纷呈的彩报时代的到来,给报纸采编人员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报纸版面色彩定位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各种都市报、日报、晚报相继推出或改版,不仅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而且彩报也越来越多,这对报纸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报纸印刷企业纷纷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印刷生产的能力和出报速度,并且由于彩色广告的增多,而日益重视对报纸色彩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彩印报纸因为色彩鲜艳、表现力丰富而受读者的欢迎。相对于黑白印刷的传统报纸而言,彩报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例如彩色照片更真切地还原了多彩世界的原貌,色彩使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但有些报纸在色彩运用中表现出随心所欲的倾向,过分强调色彩的丰富和刺激强度,存在一些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徐泽 《新闻界》2004,(2):77-77
2004年开年,《攀钢日报》在攀枝花市各大报纸中率先由四开黑白八版改为对开彩报四版,为攀钢日报社20多年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报纸印刷业的发展,无论在工艺改革、技术装备更新,还是企业的规模经营和印刷量的迅速增长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报业经济实力继续增强,报纸印刷总量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大量报纸增版、扩版,新崛起的都市报、晚报、生活报发行量大大增长;为提高报纸发行时效,发行量大的报纸纷纷在异地建立印点;近几年彩报发展迅速,报社、读者、特别是广告商对报纸印刷质量的要求比过去更高。这些因素促进了报业印刷的快速发展。自1993年开始的报业技术更新不仅实现了文字的计算机录入、排版,还实现了图像的数据化扫描,通过卫星和电话对报纸版面的远程数据化传输,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唐波 《新闻窗》2014,(3):29-29
2013年6月,贵州日报推出全彩报纸。随之迎来版面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优化持续调整。就报纸视觉设计环节而言,是一轮新的提升契机,意味着版面创新面临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制版及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彩色报纸越来越多起来。作为家庭娱乐性报纸——广播电视报,虽然与许多社会性报纸相比,“报龄”明显较短,但办彩报我们却毫不犹豫地冲在了前面。自1995年山东广播电视报改成彩报以来,仅我省电视报系统已经有三家改成了彩印。与黑白报相比。彩报对我们还是一门新的艺术,如何充分利用好彩色,使报纸更加精美夺目,更加令人  相似文献   

12.
报纸是一种视觉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艺术已从过去的黑白版面一跃而成为彩色版面。彩报的出现使报纸版面设计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我们在阅报过程中只要留心察看就可以发现,彩报版面的设计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不仅使彩报版面设计达到均  相似文献   

13.
《都市晨报》是江苏徐州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张生活服务类报纸,创刊于2001年5月8日。创刊时四开十六版周七刊,2002年3月1日起开始出版彩报,2003年1月1日起扩到24块版(彩报),当年10月1日起扩到32块版(彩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晨报的发行量基本上稳定在8万份左右,其中70%是零售。2003年广告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近年来,彩报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彩色照排技术的普‘及,为彩报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由于彩色照排技术专业性强,数字态控制过程多,在对最终印刷品即彩报质量的评价上,印刷、制版、照排责任很难认定,也给彩报的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在此,我们对影响彩报印刷质量的照排因素做一简单总结,供相关人员参考。一、原稿质量和编辑用色水平是制约彩报质量的重要因素。报纸是新闻媒体,在重视新闻性的同时,必须对彩报的艺术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出彩报的初衷,就是要提高报纸的艺术性。在彩色原稿的选用和用色、配色上,是…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元月1日起,《襄樊日报》告别黑白面孔,迈进彩报时代。该报抓住机遇,大胆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为出版彩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报纸版面设计是一门艺术,报纸出来的产品必须以读者为本,既要好看,又要好读。现在是厚报时代,彩报时代,对办报人来说,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降低读者获得这些信息所付出的成本,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读者读报的成本,既包括购买报纸的经济支出和购买的方便性,也包括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支出和阅读的轻松愉悦性。因此,从版面编排着手,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而得到信息与精神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廖芳 《新闻窗》2006,(6):60-61
中国报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彩版,使得新闻不再是传统的白纸黑字,相对而言,彩报的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它使人们能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心理学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是黑白记忆的3.5倍,而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形体感觉只占20%;5分钟后,两者各占一半,这种状态将持续下去。这便是彩色报纸比黑白报纸更吸引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内新闻界     
彩报印刷将有章可循中国报业协会透露,从今年5月起,我国报界将实行报纸彩色印刷统一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报纸彩色印刷日见普遍。据统计,目前采用彩色印刷的报纸已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0%左右。但是,在彩报印刷质量的管理与规范方面,我国迄今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由此导致印刷效果参差不齐,报社、读者及广告客户等各方面都对报纸彩色印刷的现状不完全满意。针对这  相似文献   

19.
彩报因其色彩的丰富、形象,对生活的逼真再现,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合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氛围更和谐。时下,国内报纸彩色化方兴未艾,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以《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报)为例,从1997年创刊时的一周4个彩版,经过8年多的发展,目前一周已拥有彩版172个。  相似文献   

20.
《郴州日报》创刊至今17年,经历了多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周五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对开八版;从黑白报纸发展到彩报。在这17年中,采编人员从十几名增至130多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占领了本市新闻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