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浩然家居附近有北涧,即今之南渠,蔡洲即老营村,景空寺即在今谷隐寺遗址,洞湖为洄湖之误,今为余家湖,以此为参照,有利于确定涧南园的大致方位。  相似文献   

2.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入了清代学者周容的《渡者之言》: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短短160个字,记录了生活中一件小事,引申出  相似文献   

3.
万历癸丑孟春,于自花源归,作太和游.从草市发舟,至襄中,陆行三日,而抵山下.道上山色泉声,已冷冷非人世矣.息于楚藩兰若.以首夏初九日丁酉登山.过谢家桥,经草店.此后驰道整洁,松杉夹路,庵观梯比,朱户隐见.至冲虚庵,流泉细细,溢于衢路.上有桧一枝,开黄花如金粟,山中仅此一株.上仙关,两山多竹筱.至王真宫,穿松杉中,有石桥三四处,皆如碧玉妆砌.其上为元岳门,如一窦,方圆之泥可封也.过此则烟云金碧,辉映万状矣.夹道古杉千株.过元和观,溪水争流.其左即走王虚宫中道也,以玉虚宫需之异日,急从中路行,有危坡,稍见野意,不三里,夹道浓阴,山或左右担.至回龙观,见天柱诸峰,若刻若缕.历老君、关公庙及太子坡,皆修洁.过平台下,十八盘石墀,不受一尘,树影尤浓.闻流水声厉甚,即龙泉观前桥也.台路有三:一为周行,即走紫霄、南岩登天柱者;入溪即走九渡涧中,至玉虚岩、琼台观道是也;其上为红门,即太上八仙、罗公院诸处,可抵琼台者.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游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及游者不能穷也”;“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相似文献   

5.
(43)络绎不绝连续不断;往来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来往频繁,前后接连不断。(络:缠丝;缠绕。绎:连续不断)骆驿不绝同"络绎不绝"。一般写作"络绎不绝"。语出《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又作"络驿不绝"。语出《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络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文 ,完成 1— 5题。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 ,逾黄茅岭而下 ,有二道。其一西出 ,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 ,不过四十丈 ,土断而川分 ,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 ,为睥睨梁之形 :其旁 ,出堡坞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 ,投以小石 ,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 ,良入乃己。环之可上 ,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益奇而坚 ,其疏数偃仰 ,类智者所施设也。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入矣。及是 ,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 ,而列是夷狄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 ,则其果无乎 :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  相似文献   

7.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牡下矣。  相似文献   

8.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  相似文献   

9.
"华山洞者",真乃"华山之阳名之"乎?笔者在教授《游褒禅山记》一文时,对"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一句产生了疑惑:"华山洞者",真乃"华山之阳名之"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相似文献   

10.
赛跑定案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④。融正色谓  相似文献   

11.
小人,小人     
正"小人国在东方,其人小,身长九寸。海鸥鸟吞之,不敢独行。"(《山海经》)"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浆。"(《别国洞冥记》)浆。"(《别国洞冥记》)  相似文献   

12.
“豁然开朗”是一个成语,见诸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稍晚于陶潜的南朝官员庾仲雍《荆州记》:武陵西阳县南数里,有孤山。岩石峭拔,上有葱,自成畦垅,拜而乞之,辄自拔食之,甚美。山顶有池,鱼鳖至七月七日,皆出而游。半岩室中,有书数千卷,昔道士所遗经也。元嘉中,有蛮人入此山射鹿,入石穴中,蛮人逐之,穴傍有梯,因上,即豁然开朗,别有天日。行数十步,桑果蔚然,阡陌平直,行人甚多。……关于此类故事的景观很多,如现在湖南桃花岭景区“豁然台”…  相似文献   

13.
需卦揭示的是人生饮食之道,卦辞曰"有孚"曰"贞",其总则也。《彖传》曰"须",须训待,期待也,乃行以待而非坐以待。下卦三阳,爻辞曰"郊"曰"沙"曰"泥",其道也;上卦一阳二阴,爻辞曰"酒食"曰"出"曰"入",行其道也。卦分上下,各有所象,皆取其类;合则一体,以足其义。九五之阳为一卦之主,喻所待,即追求目标,上卦二阴围绕一阳,象征居所,喻所待方式,出则劳碌,求其衣食,入则栖息,养其精神,恢复体力,天明继续赶路,下三阳即其路。天下殊途,人或食其体力,或食其技艺,或食其心机,或食其灵巧。食其体力者劳作于野,辟土殖谷;食其技艺者奔走于郊,作巧成器;食其心机者运筹于宦途,学以居位;食其灵巧者往来于市井,通财鬻货。士农工商,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14.
已故历史学家、文学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说:"诗以情为主,故诗人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在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也应具有"入而能出"的教材观,以一种更加开放开阔的视野处理教材。所谓"入"指的是深入探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各种显性和隐形信息,全面发挥教材传授知识和提升素  相似文献   

15.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唐诗人韦应物(737-792)这首《滁州西涧》非常有名,后二句尤为脍炙人口,宋人曾经略加改造,成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一  相似文献   

16.
今日桃花源     
蒋利荣 《科技文萃》2001,(3):137-138
仲夏时节,记者乘坐桑塔纳轿车从长沙市出发,沿长沙至常德高速公路向西北飞驰,仅两个 小时便到达闻名遐迩的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进入桃花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桃林,虽已过桃花流水,落英缤纷的季节,但桃叶碧绿 ,小果挂枝,也是别有一番景色。据导游介绍,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即指此溪两岸。 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真有“桃花流水 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 我们急切找到《桃花源记》诗中武陵渔郎“从口入”处,来到交通临仙涧与秦人村。只见洞 门半启,“初极狭,才通人”。洞内有疑洞8个,迷离往复,烟岚四合。出西洞门则“豁然 开朗”,别有天地,我们问导游“是天然还是人工建造?”答曰“自古有之。”让我们惊奇 万分。  相似文献   

17.
东林虎溪记     
东林虎溪于名山匡庐之北。世人皆知锦绣之匡庐,而不知幽雅之虎溪。东林虎溪源于匡庐牯岭,东眺彭蠡湖水石钟山,西望豫章赣江滕王阁,北览楚天辽阔风云,南倚匡庐奇峰秀色。左邻石门涧,涧瀑声声;右壁好汉坡,坡路长长。万里长江东西而贯,千程京九南北相通。此溪不过二十尺宽,绵延数里,汇入长江。追溯东林虎溪名源,乃东林山头隐有灵虎,人过溪桥,神虎即吼。更有“三老风流笑口开,山中猿鹤亦惊猜”,“僧影欲随秋水去,虎声偏傍石桥来。”虎溪三笑,千古流传。时过三月,犹近春寒。腊梅含笑迎红日,杨柳吐绿舞春风。仰山而望,春回大…  相似文献   

18.
侯天宇 《现代语文》2010,(7):113-114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王安石来到褒禅山,游了华刚洞,不过玩得不尽兴。为什么呢?因为华阳洞里的景观虽美,并且越往里走所见越奇,但洞里光线暗,温度低,路难行,越往里走越难走。于是与他同行的四个人中,有人心生懈怠,说:“再不出去,  相似文献   

19.
猛狗与社鼠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日:"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日:"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迎而龅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中学教育所设的各门课程,人们有一个不甚有道理但却根深蒂固又流传甚广的分类,即主科和副科的分法。"主副"二字,足可觉出不同学科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悬殊,态度之差别。基于这种认识,不仅社会、家长和学生轻视对相关科目的学习,一些教师对本学科的存在价值也产生怀疑,甚至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教学自信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