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会议精神,为了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良好的机关党政管理体系和后勤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适应学校大发展的需要,在今年暑假期间,我校先后进行了校机关和后勤机构的改革。1.改革体制成立后勤集团,全面负责学校后勤系统的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的各项职能。后勤集团由以下单位组成:总务处,膳食处,劳动服  相似文献   

2.
机关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实施?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明确提出:国家机关的后勤服务应该企业化、社会化。军队机关后勤改革,既要贯彻这一精神原则,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大胆引进和借鉴国家机关,以及外军机关后勤改革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开始就明确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立足高校后勤和社会市场,实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三年多来的后勤改革实践证明,通过后勤服务企业化改革,机制、体制和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服务质量提高,后勤中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1.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勤服务中心转制,对内,根据企业化的要求,完成了人事制度、分配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的改革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而发展,学校的部分后勤管理工作已经走向了物业管理的轨道。物业管理工作在不同领域里展示着不同的经营方式,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目的是一个:将该单位的"后勤事务工作"纳入物业公司的"服务专业管理"。被服务的单位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集  相似文献   

5.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内容和重要地位入手,探讨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的必要性,指出机关后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今后的方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伴随着政府机构的体制转轨和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后勤社会化,为物业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市场。高校后勤改革的框架使学校后勤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勤服务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后勤管理体制由事业变为企业;后勤管理人员由学校人变为社会人;同时由学校独占的一部分社会资源通过重组和发展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对于社会的物业管理企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一)我国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和问题在社会化改革中,机关后勤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了后勤产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单位市人民大会堂,我们单位是为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召开大型会议和举办各类演出活动提供场所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深知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后勤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良好的政治修养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一个企业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修养。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后勤服务人员必须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提高后勤服务意识两个方面出发,旨在为日后更好地服务机关单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盐城市政府行政管理处,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破除消极的“等”、“靠”、“要”思想,转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计划经济观念,大胆探索,先后在招待所、机关服务部、液化气站等服务实体单位,引进企业化机制,为机关后勤服务部门注入了生机,走出了一条改革新路。一、引进企业化机制是机关后勤服务改革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我国机关后勤体制一直沿袭过去战争年代供给制的模式,以吃“皇粮”为主,实行“福利型”的服务,这种格局在当时情况下,一是“大锅饭”、  相似文献   

10.
一、机关后勤的封闭式服务体系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单位担负着为管理业务与职工生活服务的繁重任务,在保证机关业务工作正常开展,改善职工生活,管好国有资产和节省开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九八八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机关后勤单位以社会化为方向,积极探索改革的路子,取得一些积极成效,但基本格局没有突破性的变化。现行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关干部低工资制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小机关多实体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后勤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高等学校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后勤管理体系也将在理顺学校行政机构和服务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分离成为行政管理机构和经营服务实体两大具有统属关系的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这就是我们在深化后勤改革中经常谈到的小机关、大实体。按照这样一个思路,现在总务处的服务单位要从学校的行政机关分离出来,将转化为不同性质的经营服务实体。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如运输、修建、招待所等,在刊用学校提供的场所为教学科研和校内师生员工服务的同时,积极对外经营、参与社会市场竞争与社会第三产业接轨;另一部分为大灶食堂、卫生、绿化、学生宿舍、电话、幼儿园等,主要是面向校内服务的单位,则要转换机制,通过经济合同、承包协议等形式与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京府作为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与一般地方政府不同,在对外事务中充当国家外交机关及事务助手的角色,从后勤供给到安全保障,乃至外交接待等各项事务和活动,全面地参与到国家的对外事务当中,在国家的对外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后勤管理处为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 配合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 通过实行员工挂牌服务制度和日值班巡检制度, 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大对后勤各项服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服务对象及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机关后勤机构改革情况交流会今天开幕了。刚才,朱镕基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表示了祝贺。在此,我也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国机关后勤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自1989年召开全国政府系统机关后勤改革座谈会以来,全国的机关后勤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的机关后勤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  相似文献   

15.
高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服务格局和运行机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需要,沉重的后勤负担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产制度、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等,实现后勤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建立严格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师生思想疑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扶持政策优惠,确保分离规范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设施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以社会化为方向,改革现行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现就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机构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机关后勤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开展职能活动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机关后勤部门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任务,在保障机关工作、改善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管好资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改革已经历了 2 0年发展历程 ,改革从最初的单项承包 ,发展到定额承包 ,进而深化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 ,同时部分高校组建了后勤集团 ,使高校后勤由传统的事业型、供给制、福利制逐步向经营型、企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到目前为止 ,尽管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校自办社会 ,自我服务的格局 ,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就后勤社会化的角度 ,谈谈对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看法。一、后勤社会化要求利用社会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已对机关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搞好机关后勤工作,这对我们后勤管理部门来说,机遇和挑战共存,发展与希望同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后勤体制不改革,管理手段不提高,运行机制不转变,分配方法不改进,服务对象不明确,服务宗旨不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正在影响和带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后勤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的转变。这样一来,机关后勤服务在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手段及服务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如何认清发展形势,探讨改革的切入点,分步推进改革,是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过程中亟需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H大学后勤服务改革进程与特点(一)旧校区"内化模式"改革所谓"内化模式",即高校后勤运行模式主要是在单位内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施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转换或变革,使运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本质上是排他的、垄断的.封闭的,不存在市场竞争的模式。H大学旧校区原后勤服务"内化模式"改革是2000年全面实施的,推行的是"小机关,多实体"模式,学校成立"小机关"后勤管理处(代表甲方),组建有餐饮、水电、交通、物业等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