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栗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 “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  相似文献   

2.
黄传启老师在1996年《生物学教学》第4期的文章中提出现行高中《生物》统编教材“繁琐、过重”,应该删去大量内容,“教学时数应从现在的每周三节改为每周二节……”。我认为,如果这样删下去,学生在高中学到的生物科学知识将是支离破碎、很不完整的知识,这对学生以后升入高一级学校或从事工作都是十分不利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认真思考,我感到高中《生物》教材不但不能删掉大量章节,而且还应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我认为,新编高中《生物》教材应该大胆增加以下一些内容:互、充实、…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三《思想政治》教材是对以往旧教材的创新,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它着眼于素质教育,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均衡发展,因此很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觉得新编教材仍存在几处小毛病,尽管是璧玉微瑕,但为了使教材更加完善,特指出并与同行共商。一、自治县、民族乡和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的数目不准确新编高三年级《思想政治》教材(1997年12月第1版)第116页第3自然段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2个自治县。”“全国有45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在少…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重新编写了七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家政》。新编《家政》是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讨论)编写而成,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学。为了让老师更多了解这册教材,本文对新编《家政》作简要介绍并提出教学建议,供师生在教学中参考。一、新编《家政》教材的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有利学生操作性学习。家政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劳动技术教材,新编《家政》教材主要通过“衣物洗涤”、“生活计…  相似文献   

5.
从“好鸟”之争谈文章的不确定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必修)教参将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中的“好”注为“好”。有同志认为过于含糊,说“好鸟”应是“美丽的鸟”(张顺利《“好鸟”应是“美丽的鸟”》,《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不久,又有同志撰文说“好”解释为“美丽”不妥,不合作者愿意,“好”应是“友好”。并引《诗·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友之声”为证(向祚设《“好鸟”应是“友好的鸟”》,《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4期),由此,我想到了问题的另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在指导儿子背诵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发现在与人教课标版教材相配套的《亲近母语》中,编者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重”注音为“chóng”。这让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清楚地记得,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十二册上也有这首诗,而在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就将“重”注音为“zhòng”,解释为“沾了雨的花儿,显得浓烈而沉重”。  相似文献   

7.
作者倾向和教学目的──兼评《羚羊木雕》教学陇西一中陶宏亮《羚羊木雕》是初一语文教材中一篇新编的阅读课文,说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妈妈逼着“我”向好朋友要回已送给好朋友的礼物“羚羊木雕”,“我”很茫然。这篇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赞美小...  相似文献   

8.
昨天在QQ上,有一位安徽芜湖同学的家长发来留言,提到我们《同学》杂志。这位家长一直对我们的杂志表示着关注,说她女儿曾经很喜欢《同学》杂志,不过,现在。“我小孩上高一,现作业量大,晚上(学习)到12点,白天上课有时睡,可想疲劳程度。但又没办法。”所以,一般的课外书,就连最心爱的杂志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认真研读了。但她对每期的《同学》杂志还是会选择地读,比如青春版的第9期,《成长那么痛》,就“挺对她的口味”,这位家长还说8期和9期“有同学风格味道,比以前好了”,听到这话,我是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9.
问:对于《阿 Q 正传》节选为中学教材你有哪些看法?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鲁迅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节选了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作为教材。我觉得,这在教材编选方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就我所知,在建国三十年来,还没有把《阿 Q 正传》这篇著名而比较不易理解的作品选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我还认为,这样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如何?恐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篇难度很大的教材。鲁迅曾经说过:拿他的作品“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青年,对于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生疏的社会生活,大都觉得费解,他们对理解和欣赏《阿 Q 正传》这样的世界名著,还  相似文献   

10.
杨恩泉 《云南教育》2004,(10):37-38
新编小学美术第一册的《牛场》是根据旧教材《哪些东西像梯形》改编的。原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了解梯形的基础上,运用梯形组合画一幅表现牛群的画。我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要求学生运用梯形组合画牛,过于生硬、死板,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要  相似文献   

11.
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写方式上与老教材相比都有较大改观。尤其在编写中出现的许多新内容:如“动动脑”、“动动手”、“课外读”等,都将对现阶段及其今后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不长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其中的“动动脑”尤其感兴趣,它曾对我的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动动脑”对学生知识巩固、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往的老教材中有“复习题”,也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但多以境空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要机械地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答案填上就可以了,缺少让学生主动思考的…  相似文献   

12.
平衡活动法致力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为目标,在方法上主张外语学习中习得与学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的突出特点是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全方位地展开“实用英语”教学。本文从平衡活动法的理论根据入手,分析了《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与该教学法的一些内在联系,认为平衡活动法非常适合《新编实用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教委的《现行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以下简称“调整意见”),高中物理在全国范围实行“必修、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使用“必修、选修”教材,已经一年多了,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因此,也引起了我的几点思考。思考一:“必修与选修”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产物有人认为1980年以来,高中物理教材已经用过《试用本》、《甲种本》、《乙种本》、《通用本》,现在又搞《必修本》和《选修本》,才十几年教材怎么变化这么快? 我想,我们应该对“文革”后教材变化的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各本教材的问世都有其时代背景。《试用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高校开设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一)教材有“骨头”而缺“肉”。《社建》课的框架分明;分别讲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是具体内容比较欠缺:从必要性、重要性方面分析的多,从方法、手段和途径方面分析的少。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解答。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不好把握。《社建》课涉及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又必须讲到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与改革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二者最好地结合起来,这在现在还是个难题。根据我们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课程设置看,一是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与改革史”的有力配合。学生对建设与改  相似文献   

15.
我现在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了。初中三年到现在,我已经接触到七本语文教材了。每当新的语文教材一发下来,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外国名家小说。但实在令我遗憾的是,纵览这七本语文教材,其中竟没有一篇反映外国现代生活的作品,反映我国七、八十年代生活的,也微乎其微,少得可怜。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文言文的份量也越来越重,与“之乎者也”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频繁,周围甚至有些同学责怪:难道这种教材是要培养出批又一批“多乎哉,不多矣”,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式的迁夫子吗?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8期合刊,刊登了崔峦老师《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下)》一文,这是崔老师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的讲话内容,阐述的一个个对策都招招中的、句句连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顺藤摸瓜”,重读2006年第6期《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上)》一文,因而满足了我强烈的“问题感”“。三多三少”的问题(①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②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③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再次催促我回读“对策”“。消肿术”——“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文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意识”,积极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运用方式———变“学”教材为“用”教材犤片段一犦教学《景阳冈》一课。课始,虞大明老师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兴味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人人能够利用的资料就是课文《景阳冈》,咱们好好读读,完成这个任务行吧?”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犤思考犦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教材变为“用…  相似文献   

18.
主编信箱     
笑阳 《同学》2005,(11)
《同学》各位编辑:见信好!记得高一时,大家都翻来覆去换杂志看,有《同学》、《萌芽》、《中学生百科》……好多种。虽然大部分同学预备进理科重点班,但老班说,无论读文读理,多看一些优质书刊总是有好处的。现在,我进了高二文科实验班,再也看不到那些和我一起看《同学》的同学了,想想有些伤感,但想到我们还在不同的地方享受同一本《同学》,心里便有了几分安慰。很喜欢蒋方舟的文章,不知明年《同学》又会有什么惊  相似文献   

19.
语言如果没有文采,就很难赢得读者。但现在我们有些同学的作文却往往是通篇白话,用语太过随意(比如“不爽”等词语频频出现),句式单一,缺乏文化底蕴……那如何使语言富有文采,并加深文章的文化底蕴呢,我们可以试一试如下方法。一、充分利用“大宅子”,在文化典籍中觅营养。鲁迅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把前人的文化遗产比成“一所大宅子”,主张对这所“大宅子”里面有用的东西,要充分利用。(一)化用古诗文意境,句中有诗,句中有画。我们都很熟悉的歌曲《涛声依旧》就有古典诗词《枫桥夜泊》的意境,李乐薇的经典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也是…  相似文献   

20.
《殽之战》(高中语文第五册)里写到秦将孟明被晋襄公放归回秦的途中,有一段对前来捉拿他的晋大夫阳处父讲的话。这是一段“记叙得很出色”(教材预习提示语)的外交辞令,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新编教材有关的一条注释对此把握欠准,给教师备课尤其是给学毕自学设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