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说,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认识一代代的兴亡与更替。但是,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第一,镜子其实是有各种各样的。“真实”在不同的镜子面前,必然产生变形。有的夸大;有的缩水;有的扭曲;有的拔高。当然,也有那种“真实再现”历史的镜子,但是那不仅少,反映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君王以人为镜,善于倾听大臣的意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实,做教师的,更需要一面镜子。最好、最真实的镜子莫过于那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这面明亮的镜子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美丑得失。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客观的、无情的,它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他借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借鉴了历史这面镜子,广泛纳谏,轻徭薄赋,缓和刑罚,体谅百姓疾苦,于是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4.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可以真实地反映客观存有的特征,总结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学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老师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老师工作的得与失。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平时多听听学生对自己的意见,善于从这面“镜子”里获取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镜正己,适时调整,就会避免工作中的诸多失误。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  相似文献   

5.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这一特征总结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至理名言。这句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党政官员应该认识到普通百姓正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出官员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官员工作的得与失;可以看出官员政绩的真与假;可以看出官员所做所为人民满意不满意。如果我们做官的平时多照照百姓这面镜子,对镜正己,摆正位置,百姓就会给你笑脸和好评,异地为官之时,就会含泪相送,依依不舍;否则,你沦为贪官被绳之以法之日,就是…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也需要找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阵地。可见,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说过:“一个不知道自己出生前发生的事的人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其实也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意思。学生可以从历史学习中长见识,明是非,培养良好的品德操守。中学历史教学应特别关注中学生历史学习中的道德倾向,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道德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照官”自有“三面镜”田永清唐太宗李世民在敢死谏的宰相魏征死后十方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肤亡一镜矣!”此后,唐太宗的“三镜”之说便不胫而走,流传至今。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对于古今为定者来...  相似文献   

9.
警世通言话镜子●赵建仁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将历史教训,批评意见,譬之为镜子,大大扩展了镜子的用途。曹雪芹先生在镜子的用途上,更有其独到之处。《红楼梦》第12回,贾瑞因贪凤姐娇姿而色迷心窍。...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要求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树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有关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余显斌 《四川教育》2007,(11):16-1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其实,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做好学生的这面镜子。要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榜样,不只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一个具有美好情操的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尤其在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一位老先生这么说,假如说哲学使人聪明,文学催人产生感情,那么史学教人冷峻。这里所谓的冷峻,并不是冷酷,没有感情,而是一份坦荡的心灵。历史的跨度非常之长,文明的盛衰、王朝的兴替都需要千百年的时间,这对生命有限的人类来说遥不可及,对历史长河来说却只是一瞬而已,所以看历史需要一种大时间感。有了大时间感,在对待历史中的跌宕起伏时,才会有足够的胸怀和体悟来品味和思考。历史仿佛一幕幕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看戏”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旁观者,还喜欢评头论足,分析总结,以便审视现实,展望未来。中国又恰恰是一个最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的国度,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名言也不少:“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于往事,有资予治道”等等。以下7篇文章,有用优美的文章或独特的笔调介绍历史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也有展显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的。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说,希望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的栏目虽然不能达到这样宏大的目标,但希望通过所选的文章,为大家提供思考的火花,让我们在思古察今时更多一份智慧。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堂堂一国之君尚且以大臣魏征作镜子,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工作中的失误,真的不愧为伟人,了不起!我们做小学班主任的,也常常把自己当作镜子,观照孩子身上的美与丑、得与失,评头论足。其实,易位观之,孩子何尝不是一面珍贵的镜子?这面镜子常常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你的方法对头吗?你把握细节了吗?你的眼光放长远了吗?你有爱的付出吗?如果你常常在镜子前照一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本文旨在希望校长们通过别人的眼来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己得失加以扬弃。校长,一个学校的灵魂人物。犹如作战,他就是三军的统帅;犹如经营,他便是商场的CEO。历史上传扬下来的著名将帅不多,譬如姜子牙、诸葛亮;现在商场崇尚的精英也为数寥寥,譬如李嘉诚、张瑞敏。要做一名校长,难;做一名好校长,更难。要做一名流芳百世的校长,难上加难。那怎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心目中的好校长的。  相似文献   

15.
一面镜子,是一个极平常的东西。我们天天看它,只想到从它上面看到自己,此外,恐怕不会再想到更多的东西了。但诗人艾青笔下的《镜子》,却在可感的形象中隐寓着深刻的哲理,使我们通过镜子这个“平面”看到了“深不可测”的大千世界。文艺当然既可以描写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可以展示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常生活侧面,也可以对生活进行多层次、多系列的组合,也可以对生活作小场景、单角度的透视,但即使是描写一个小场景,也应该以少总多,因小见大,使人由一叶而知秋。事实证明,只有“显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其实的艺术”(歌德语)。艾青的《镜子》正是这样一首质  相似文献   

16.
章立早 《教书育人》2001,(17):37-38
一、“照镜子效应”。所谓“照镜子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喊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喊大叫……“照镜子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对待学生时,只要我们付出真挚的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让他们体味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滋味,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给以回报。我们过去常提倡要“尊师爱生”,其实,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最…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些古训,脍炙人口,尽人皆知。它告诉人们: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说明今天的发展不能抛开历史。然而,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抛开历史,尤其是抛开中国历史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因此,寻找历史对今天的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亡国的背后     
“天下大事”论坛。 版主:大家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本论坛讨论的是:回眸悠悠历史,评点衰落之君,从他们亡国的背后,我们发现了哪些必须借鉴的弊端。热诚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学军 《留学生》2014,(13):48-48
唐太宗李世民有三句非常著名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世界上有四大古老文明,唯有中华古文明延续了5000年。商代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甲骨文。当年商代的前辈们把一些重大事情通过占卜的方式,在龟壳上刻下来,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才能让我们现在知道3000年前的祖先在做什么。中国最早有了文字记录的是《山海经》,《山海经》是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古语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又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一个民族而言,历史是一个民族航船劈波斩浪前进的罗盘.了解过去。才能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对于学生来说,学史可以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可以明志,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可以借鉴其经验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