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实地调查,发现对村委会选举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经济发展水平、乡镇政府、宗族势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等。深入分析了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它们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粤东农村宗族势力抬头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东农村是一个宗族势力活跃的社区,宗族势力现今还在不断重建.宗族组织不断渗透地方基层组织,个别地方宗族势力还向黑恶势力发展,引发了个别地方的群体事件,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只有加快改革,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宗族势力的抬头。  相似文献   

3.
宗族势力在当代中国农村仍然有其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具有妨碍农村民主选举、妨碍国家政策贯彻、妨碍先进文化传播、妨碍农村稳定等消极影响。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必须消除宗族势力存在的地理因素,落实农村民主政治制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法治观和平等观,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国家控制力的支撑,用以先进文化武装的群众力量有组织地抑制宗族势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危害了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严重冲南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大力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采取正确的原则和得力措施,打击和遏制农村宗族势力,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这些地区的农村问题逐渐与直接农业生产脱离关系,同时也给传统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在所辖行政村积极推进党务村务"三询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平台建设让村民深度了解和参与农村基层事务管理,这一措施有效地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在改善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思考和探索如何推动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因子的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并有强化之势,其影响不容忽视。宗族势力在维持农村秩序、监督村委会管理行为、维护村民自治权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操纵、干扰、破坏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和较为普遍的。为此需通过进一步修改、明确和完善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包括刑法中与之相关的犯罪规定,对农村宗族势力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浅析当代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社区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承担村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村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满足村民历史感、归属感的心理需求等对村民自治制度起补充、协调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对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方向和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施加消极影响,形成了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治理体制。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治理体制改革、治理关系的调适和治理过程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同时,因这改变而引发的村民参与扩大对农村治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农村基层党建是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农村基层党建的引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耦合性。然而,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力量相对薄弱、创新性有待加强等不足。为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以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凝聚多元主体共治合力;以自我革命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增强乡村治理“主心骨”的凝聚力;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创新。这些都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宗族观照下村民自治建设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呼声,正值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各种宗族势力出现“回潮”的趋势,深刻地影响农民的社会行为的效应,影响了农村基层行政的运行,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制度伦理建设能够纠偏宗法秩序在村民自治的负面作用,使得村民自治在新的境遇中得到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政治一直强调“参与”的作用价值,比起自由主义式民主,参与式民主理论探讨了积极有序的公民参与的价值基础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参与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中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非常强的契合性,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实施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思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平台。在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下,以研究我国参与式治理制度框架下民众的治理观念为切入点,从脱贫攻坚、农家书屋、农村医疗保险等角度出发,对参与式治理的热度与效能做出判断,并在农村基层党建的引领下指导后续的参与式治理模式框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是以文本法理思维习得为起点,以思维应用的实践训练为核心,以多维共进的外在机制保障为中介,以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价值导向为归宿。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对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提升的现实需求下,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培养意识不强、培养措施局限、外在驱动机制弱、监督机制不畅等问题,基于农村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应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应用的培训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高校联动—基层组织配合”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实践应用的监督、考评机制,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基层法治思维培养的文化氛围,以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培养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领头雁”,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发展功能、教育引导功能、促进和谐功能、社会治理功能以及组织凝聚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既有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又能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聚焦制度本身、提高主体执规意识、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以及强化道德滋养积极寻找对策,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1):103-108
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存在着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不顺、普法宣传教育缺乏实效、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和依法治村能力尚待提升等系列问题。农村基层应坚持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和依法治村的有机统一,立足村民需求,更新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村务运行全过程,通过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村"两委"配备法学专业人员和设立乡村巡回法庭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法治气质,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徽商兴盛之日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并缓慢发展之时。然而,徽商在其经营活动中却与封建宗族势力结成了神圣同盟。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何在?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后果? 一、徽商的兴起得力于宗族势力。由于宗族势力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使徽人经商之势历久而不衰。明代之前,“徽商”二字虽不见经传,但徽人善贾在社会上已小有  相似文献   

16.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受到广泛关注。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诉求与趋势,准确定位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这既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优化农村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将自身角色定位为乡村治理的领导者、推进者、协调者和监督者。  相似文献   

17.
宗族势力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妥善解决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 ,探析农村宗族势力抬头的原因 ,分析其造成的危害 ,寻求相应的控制对策 ,对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推动农村现代化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政合法性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方面。我国乡镇财政设立以来,在传统的财政治理体制下,农民负担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但农村税费改革并不是对传统财政治理体制的根本改造。只有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才能根本确立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实现乡风文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乡风文明建设实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既可以作为连接农村基层治理主体与客体的文化载体,又可以为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软环境,发挥乡风文明“以虚促实”的作用。当前乡风文明建设在助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虽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农村治理主体缺失、村户间道德情感流失、农民思想文化程度低、移风易俗工作难度大等严峻挑战。鉴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全面统筹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培养农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制定有效的“选人”“留人”政策等,是优化乡风文明建设、助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农村纠纷调解机制嵌入在乡村治理实践的结构性变迁之中,并随着乡村治理逻辑的演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对浙东先锋村纠纷调解实践变迁的政治人类学考察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日益彰显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逐步开始更多地使用策略性调解手段,放弃了对地方性文化共识中纠纷调解规范的严格遵守,而且纠纷调解越来越重视暂时性"息讼"协议的达成,其实践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发展态势。后税费时代,富人当政之后的农村纠纷调解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治理权力严重受限的农村基层组织不得不采取以现代法律为内在基准,以面子、人情和金钱等可控资源为策略性调解手段的办法来解决村民纠纷。而农村纠纷调解的依附性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