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地管理当中有着大量的空间数据等信息,需要利用空间技术。GIS技术则不仅可以对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并且能够管理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之间的关系。GIS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土地管理中。本文通过对GIS在土地管理中的意义分析,结合其具体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GIS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对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和硬件配置做了介绍,并对GIS软件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土地上出现了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农村耕地资源面积的进一步严峻;二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持续紧张,特别在资源支撑的主要发展模式中,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形势,因此,从未来和发展两个方向都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由于土地信息、结构、功能具有实时转变的特点,所以,土地管理中要对土地的各类信息做到详尽掌握,而我国土地面积广阔,管理工作具有高难度和高复杂性,必须开发出新型的手段和技术实现土地管理工作新时期的新发展。GIS技术应用土地管理是一个潮流,要利用GIS技术具有的快速、准确方面的种种优势,形成土地管理的创新,努力做好GIS技术与地籍管理、土地评价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等工作的具体应用,并对GIS技术的发展做出合理和科学地展望和预期,形成未来土地管理工作中对GIS技术进一步地运用。  相似文献   

4.
遥感方法是研究生态环境宏观变化趋势的重要空间技术,对于陆地表面大范围区域的特征监测,不仅可以追加地理数据,而且寸以获得革富的动态建模参数。本文采用卫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对某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动态遥感监测,从而对该地区土地利用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前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状况及GPS定位理论和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适合中国现状的GPS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技术,以便在土地勘界测量中充分利用GPS技术精确地、高效地获取土地资源的数据,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耕地保护、建设项目用地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自动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规划工作中,土地测量环节的重要性比较突出。在土地规划中应用到的测量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遥感技术、GPS测绘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和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这些测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土地测量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土地测量工作。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包括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等内容,对矿山的土地规划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土地测量技术的特点,并说明了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GIS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在近几年它的发展十分迅速。GIS是一种特殊的空间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G PS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应用的新技术,它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本文探讨了G PS实时动态(R TK)测量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应用的等几个问题。实践证明,R TK测量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籍测量在实践之中有着相当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要想真正意义上增强土地管理的效应和水准,还应当对地籍测量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健全的政策和方案,实现地籍测量的水准改进。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地籍测量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注重的问题以及工作的核心思想方向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增强地籍测量工作水准。  相似文献   

11.
刘鑫 《科技广场》2013,(6):123-12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及时、精确掌握土地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  相似文献   

12.
1991年~2006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海  李阳兵  周焱  陈鑫 《资源科学》2008,30(12):1890-1896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6年、2000年、2006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和地形图,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获得贵阳土地利用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专题图、数据,并结合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对贵阳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建设用地和林地的面积保持持续上升,耕地呈现持续下降,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增加,水体的转移比例一直很小;②1991年~2006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③1996年~2006年间,耕地都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林地,林地主要来自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④1991年~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较大,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驱动下的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臣  王卷乐  贾香云  李福印 《资源科学》2008,30(12):1860-1865
威海市区自20世纪1980s~2000年,特别是1987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以后,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利用遥感解译成果,图示出威海市区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的空间位置和范围,计算出威海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3个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威海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1980s~2000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大,达3 600hm2,多发生在80年代城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其次为耕地转化为农村居民点,面积为517hm2;1980s~1995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为2 999.77hm2,远远大于其他转化类型;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最大为633.72hm2;1980s~199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面积增长剧烈,增长率达168.92%,其他建设用地也有大量增长;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水域和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显著减少,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而林地、城镇用地和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增长;1980s~1995年耕地的减少速率最大为-1.48%,而城镇用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16.89%;1995年~2000年,耕地持续减少,但减少速率明显放慢,而林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2.85%,城镇用地继续增长,但增速显著减弱,农村居民点用地由前期的增长变为减少。在近15年里,城镇化是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汪国华 《科技广场》2012,(4):193-196
当今,农业越来越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发展规模化经营,振兴农村经济,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已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然性和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进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总结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将城市规划用地评价方法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成一整体,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得城市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文章以泉州市为例.利用AHP方法,对泉州目前的城市用地情况进行了适宜性的定量分析,将现有城市用地划分为适宜开发土地、经改善后适宜开发的土地、不适宜开发的土地三类.有机地结合了GIS技术手段,使得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辽南土地潜力区为案例区,研究了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对象包括土地限制因子、土地限制型、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适宜类。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资源系统特征,选取气候、地形、灌排水、土壤和植被等五大类10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应用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分析技术在1km2尺度建立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库,并将评价原则用地图代数语言加以表达,形成了“要素数据”、“原则标准”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逐级递进的评价技术流程。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评价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分析技术共同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准确与高效;案例区的土地限制因子以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坡度和灌溉条件为主,而土地适宜类则以宜农类、宜林牧类和宜农林牧类为主。  相似文献   

17.
吴艳芳  许月卿  田媛  郭洪峰 《资源科学》2011,33(12):2285-2292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1993年、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从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和类型转换三个角度对平谷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5年来,平谷区耕地面积锐减,园地面积大幅增加,城乡建设用地逐年增加;②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地貌分区存在明显差异,山区、半山区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政策影响,耕地流失最严重,主要转为园地和林地,而在平原区,主要是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减少;从山区、半山区到平原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量依次增大;③在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上,主要表现为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转为园地,以及草地转为林地;园地的增加主要来自农业结构调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区,来源于耕地。因此,协调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间的矛盾,是平谷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继续加强生态保护,以保障平谷发展服务首都北京的功能,实现自身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探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给出了一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并分析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出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遥感信息可以实时、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遥感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方法理论,指出这些方法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蓝鹰  刘松 《科技广场》2007,(1):149-150
本文介绍了N层架构,以及N层架构在网上问卷调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