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团队项目体能训练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国外训练理念的普及和训练模式的推广,我国也逐渐开始此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曾在2008年奥运会中夺得亚军,但是近年来由于队员体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成绩出现了下滑。根据对我国女子曲棍球项目体能训练相关研究和训练实际情况的调查,结合当今世界身体功能训练的观点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女曲项目体能训练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九运会女子体操比赛探讨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比赛团体、个人全能及个人单项前8名成绩、各项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了我国女子体操发展总的特点和态势,结果表明,平衡木仍是我国女子体操的强项,跳马有所进步,但高低杠出现了滑坡趋势,自由体操却依旧是劣势项目,并且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不平衡,呈明显的南强北弱态势。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体操训练瞥理部门在制订规划及备战2004年奥运会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女子全能各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女子体操全能的四个单项成绩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探讨各单项成绩与总分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在全能运动训练中应占的地位,为今后科学安排训练和比赛,尽快提高我国女子体操全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剖析体操基本技术的内涵、基本技术变迁缘由及其与高难技术的相互关系,探究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基本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基本技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跳马前手翻类的正面上板技术现在极少有人采用;高低杠大、小回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平衡木可分为倒立、手翻、跳步三大类15个基本技术动作;后手翻接直体后空翻、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快速空翻、助跑团身前空翻已成为目前自由体操项目极其重要的四个基本技术;国家队选拔工作应有意识地向富有特长的单项型运动员倾斜。旨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女子体操训练与竞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区域性、群体性文化.后奥运时期,以融合奥运文化理念的体育文化的发展为契机,坚持以人为主线,以需求为导向,使高等学校在体育文化方针政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特色的高校体育人文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以近十年我国乒乓球参加世界顶级赛事及成绩为切入点,分析归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策略,建立以学校为主线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打造乒超联赛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立足我国体育产业特性及发展现状,遵循全球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之时代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国外体育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富经验,体育产业具有和其他产业广泛而密切的关联性,体育产业的投融资环境优化,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教育行业、物流管理业等领域的纵深融合提供了契机,也是现代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于运动员来说,体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运动素质之一,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是高校体育专业足球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同时对体能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式,探讨了后奥运时期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意义及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提出了重构群众体育活动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相对于有形的物质遗产,无形的精神遗产更为持久和珍贵。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通过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弘扬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同时也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后奥运时期,有必要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精神内化为国人的思想与行为理念,利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的传承与发扬北京奥运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锻炼及效果的研究在我国中老年妇女健身运动中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笔者对参加健美操学习锻炼的165名中老年妇女的体形、生理指标、健康状况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了锻炼前后的详细测试、询问和记录。经过为期1个月系统性的健美操锻炼,参加者身体各部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艺术体操训练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前苏联艺术体操成功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照我国艺术体操训练实际,探讨当今世界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的趋势,找出中国艺术体操训练的主要差距,并提出如何改进训练工作,尽快赶超世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体操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的体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形态、机能上已经具备了世界级优秀选手的潜力,但队员完成成套动作的体能有待提高.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突出成套动作体能训练内容,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发展对运动员体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对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主因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15岁出成绩到17岁就退役,运动寿命平均只有10~12年,其中贡献年限仅有2~3年.研究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为15~16年,贡献年限为5~6年,而俄罗斯优秀运动员霍尔金娜至今24岁已达到20年运动寿命,还准备参加2004年奥运会,贡献年限达11年.为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和充分利用体操人力资源而提出对策,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保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16名不经常锻炼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安排24周的力量练习,每周练习两次,每次60min,运动强度为1RM的40%~60%,并辅助进行柔韧素质的练习。在训练前、训练8周、16周和24周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的心血管机能、血液生化、骨密度、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练习对中老年女性的身体机能有显著性影响,主要表现为:肺活量显著性增加,手臂和脚踝的血压出现下降,安静时的心率下降,对血管弹性程度和血管的阻塞程度没有影响;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有所下降,对骨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操技术对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要求。采用肌肉功能电刺激结合常规方法对中国体操男队备战奥运会的张津京、范斌进行系统力量训练,对李小双、李大双、黄华东、黄力平进行恢复放松训练,其实验方案简明、实用、可行、便于操作,得到中国体操男队的采用;其实验效果明显,受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欢迎,为我国体操男队获奥运会团体亚军、个人全能和单项名次作出了贡献。研究结果显示,肌肉功能电刺激可以成为体操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霍尔金娜体操动作特点谈体操运动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1995-2003年女子竞技体操三大比赛中霍尔金娜的出色表现,结果表明:其动作的优美性及动作的独创性是形成个人动作风格的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说明体操运动员的风格特征及培养,旨在为我国体操训练提供一线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蹦床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旨在探索蹦床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说明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蹦床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蹦床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Turbo-Prolog 环境下开发的ESSSWG 专家系统,具有人机友好的用户界面;应用规则的解释模块可提供系统推理过程的解释;知识库维护模块为用户获取知识、修改知识提供了方便手段。用户能按照系统提供的中文菜单逐步完成对一个运动员的入选分析。该系统能帮助体操教练更好地选拔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军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部队官兵身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身体训练又是进行技术、心理、智力、形体等各项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军体操运动技术的掌握,进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对专项身体训练效果进行诊断和监控,实施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是取得显效果,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