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末天气稳定,气温适中,鲫鱼越冬前需摄食增膘,此时是钓鲫的第二个黄金季节。然而,秋末也常出现高温不退的“秋老虎”天气,此时,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仍按“老皇历”办事,是很难钓到鲫鱼的。这种时候,就必须用“巧’招了。一、钓下风由于气温偏高,水中缺氧,鱼儿多在上中层活动,很少摄食。而下风处氧气相对充足,因此钓位应选在下风处。10月4日,我们一行3人在某鱼池垂钓。当天气温26℃,西北风1-2级。下钩后,浮漂被鲢、鳙、草鱼撞得直摇晃,鲫鱼就是不咬钩,一个多小时无人上鱼。我放下钓竿,绕池一周,发现下风处无鱼浮头,于…  相似文献   

2.
刮风天与无风天垂钓,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探讨风天垂钓的技巧,对鱼获量的提高大有好处。风天如何选钓位大家知道,有风的天气比无风闷热天气好钓鱼,渔谚也有“闷热天无鱼钓,刮风天不白跑”和“宁钓风,不钓静”之说。但是,要想提高钓绩,风天选好钓位最为重要!一个有经验的钓手,在风天垂钓大都选择迎风下钩,何故?原因有三:一是风口浪尖处水中溶氧明显增多,鱼儿变得十分活跃。二是被风刮到水边的浮游物明显增多,是鱼儿觅食的好场所。三是水下聚集的鱼明显增多,有利于提高上鱼率。迎风钓尽管是钓鱼人的最佳选择,但有些弊端也着实令…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天,我曾一竿钓得过一只5斤重的大鳖! 4月25日星期日,我和几个钓友到郊区鱼塘垂钓。初时天气还不错,谁知不久却刮起了东南风。有谚语道:“刮起东南风,气死钓鱼翁!”风不停,浮不灵,我见已近正午,鱼儿再无动静,索性放竿喝水吃饭,然后又去钓友处察看行情。 又过一个时辰,风还是不止,浮还是乱动,我注视着水面  相似文献   

4.
去年1月23日无锡地区从凌晨开始降起了大雪,白天降雪虽小但没有停止过,直到傍晚才开始渐渐停止,气象预报24日晴天,温度-3-3℃,西北风3-4级。俗话说“雪前钓鱼,雪后拥炉”。对于我这个只有1年多钓龄的钓鱼迷来说正好又是一次体验的机会。24日上午9点45分我来到了锡山市东北塘镇的一处养殖鱼塘,选点在k风处打了七八个玉米麸皮窝,用蚯蚓作钓饵,轮流在各窝下钩垂钓。2个小时过去了,立漂没有丝毫反应。我拿着鱼竿转移到没有打窝的下风处,刚下钩立漂就出现了缓慢的黑漂,我一提竿一尾200克左右的鲫鱼上了岸。于是我在下风处岸边几处…  相似文献   

5.
辨证施钓     
“久晴钓阴雨、久雨钓放晴”,“宽钓窄、窄钓宽(水域)”,“流水钓静处、静水钓动处”等,很多钓谚,都讲究辨证施钓。事实上辨证施钓是垂钓的灵魂,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若不顾实际情况而以偶尔垂钓的成败来肯定或否定钓谚中的一般规律是不可取的。现用民间常用的几条钓谚来做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钓友们指教。“钓鱼面对风、鱼竿弯弯弓”水域下风,水中含氧量丰富,漂浮食物富集,成了鱼儿畅游、聚集之地,是钓鱼的好地方,众多钓手的实绩都验证了这点。但它只指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春、夏、秋季,并不包括寒冬季节;风也是指一般的轻风、小风,不含大风…  相似文献   

6.
华夏  钟健 《中国钓鱼》2001,(10):7-7
众所周知,风力和风向对钓鱼收获大小有直接影响。炎热的夏天,风平浪静,湖面无风,水中缺氧时,鱼儿多数不吃食,总是浮到水面嚼水吸氧。如果夏秋季,有2~3级风,水中含氧丰富,鱼儿  相似文献   

7.
垂钓者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处不曾垂钓过的湖泊初钓时,鱼儿往往群聚而来,频频上钩;随着垂钓者的人次不断增多和频繁,上钩率渐渐下降,钓获也日趋减少,上钩的大鱼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垂钓者大都认为,这是因为鱼儿越钓越少了,以致无鱼上钩。其实不然,这种看法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确,湖中的鱼不可能“越钓越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无鱼上钩”的湖泊也还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活动,倘若竭泽而渔,往往是数量可观,且密度也不低。是什么原因导致“无鱼上钩”呢?这就是鱼类的警觉性。也就是说,到了垂钓人次过频时,鱼类就会“知道”:咬钩…  相似文献   

8.
一、注意选好位。遇大风天钓鱼,选好钓位至关重要:如果选在下风口顶风钓鱼,鱼获则多;如果选在上风口顺风钓鱼,鱼获则少,或者根本钓不到鱼。这是因为下风口由于风浪作用,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大增加,远远高于上风口。下风区域由于含氧量高,鱼儿就活跃,吃饵就积极,相反在  相似文献   

9.
夜钓方法     
夏日酷热,夜钓其实是个好选择,但夜钓毕竟不比昼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钓位、钓点的选择1.是要找到鱼儿的洄游路线,就是白天要观察好洄游路线:早晨和傍晚鱼儿密集处,经常投饵喂鱼和诱饵打窝处,深水与浅滩交界处,流水与静水交界处,水面的细腰处、涵洞口处、桥墩下边有洞处、杂草丛生  相似文献   

10.
野外传统钓,通常使用最多的就是选择鱼儿行走的路线(又称鱼道),或鱼儿易聚集处下窝料,以便“聚而奸之”。笔者以前钓鱼时就特别注意选点,也常在选到好的钓点时受益匪浅。但那时用的诱饵就是麸皮、糠、米,用上点芝麻或掺点山柰。就算是“高级”的饵料了。那时钓鱼的人远没有现在这样多。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7,(15)
众所周知,炎炎夏日,在有流动的水的地方钓鱼,鱼儿的咬钩率非常高,比如库塘的进出水口处,转动的增氧机的周围等等,雨打水面,风起波澜,也能使"死"水变"活",这就是鱼儿在风雨天疯狂咬钩的原因。在活动的水中钓鱼,水温适宜,氧气充足,因此鱼儿们也就像这活水一样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2.
冰钓别有一番情趣。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并与冰下鱼儿斗智的同时,也希望垂钓的收获大一些,以增加兴致。现将我冰钓的点滴体会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气象的影响 风:冬季无论刮什么方向的风,6级以下(含6级阵风)都可以垂钓。在刮4~6级北风时,冰洞口极易结冰,  相似文献   

13.
王华良 《钓鱼》2007,(8S):28-28
众所周知,炎炎夏日,在有流动的水的地方钓鱼,鱼儿的咬钩率非常高。比如库塘的进出水口处。转动的增氧机的周围等等,雨打水面,风起波澜,也能使“死”水变“活“,这就是鱼儿在风雨天疯狂皎钩的原因。在活动的水中钓鱼。水温适直,氧气充足.因此鱼儿们也就像这活水一样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4.
一、钓早晚不钓中午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这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容易上钩。下午4时之后,太阳已西斜,气温降低,水温也随着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表水已开始凉爽,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浅水区或岸边觅食,也容易钓到鱼。  相似文献   

15.
华朝熙 《钓鱼》2011,(6):24-25
在一条野河小塘,鱼儿往往在水草与明水的接合部。在半池荷叶的野塘,鱼儿往往在荷叶的尽处,与明水的交接处……其实这荷叶与明水的交接处,往往也是一塘深与浅的交界地,找到此钓点,可能会有较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16.
任志新 《钓鱼》2004,(22):12-12
手竿悬坠钓时鱼漂走漂(走水)一般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起一是水的排灌使水流动,上下水流方向一致,二是风的影响,当持续刮风三四级以上阵风时,宽阔河道、水库等大水面的上层水被风吹向下风处,而下层水则向风吹来方向流动,上下水流方向相反。鱼漂走水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流水中鱼漂向下流走,而在风吹水域,鱼漂却反而迎风而走。  相似文献   

17.
张世才 《垂钓》2002,2(7):66-67
“夏钓秋钓,半夜最好。”为什么此时夜间比白天好钓呢?一是因为夜间比白天安静,干扰不大,加之光线昏暗,鱼儿自身安全感增强,便放心大胆到岸边觅食:二是因为夜间比白天的温度低,岸边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鱼儿纷纷从深水区游向浅水区:三是因为夜间能避开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鱼儿易上钩:四是因为有些鱼类如鲇鱼、甲鱼和一些警觉性高的大鱼,  相似文献   

18.
寻脏钓“脏”这是指个水下有乱石草叶等物。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繁衍和聚集虫虾,能招来各种鱼。根据鱼的觅食规律,哪里有食物它就会往哪里聚集。水下的腐烂植物、小虾小虫、水面的浮游生物、柳絮杨花、草叶、昆虫等,都是鱼儿经常追逐的对象,特别是水下草墩苇根处,是鱼儿较常觅食的地方。俗话说的“钓脏不钓光”,就是指在草墩苇丛处钓鱼。要把鱼钩下到它们的缝隙中或边缘,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这样下钩虽有可能挂底,但却有鱼可钓。鱼池经常投料的地方,也是鱼儿聚集的场所。还有海边的礁石、山湾回流、人工鱼礁、桥墩等处,都是鱼儿爱聚集的地…  相似文献   

19.
春钓五招     
一、钓滩不钓深 随着春天的到来,鱼儿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水温气温变化较快是浅滩、岸边。因为这里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因接受阳光照射水温相对较高,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类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20.
16.马四进五…………如图1形势,红方少兵落人下风,此着进马吃卒软着,露出左翼底线的破绽。应改走车七退三保马,虽处下风,但可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