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即学习是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的过程,通过操作使学生的备种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基本图形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学具,通过拼图形学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类图形的特点.使之对图形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建立起对这些图形的深刻认识的表象。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解决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传授给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兴趣,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师在设计直观操作活动时,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力求做到动手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使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展水平。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织动手操作,就有可能让动手操作成为点缀课堂教的手段,使操作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6.
加强动手操作,合理运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7.
黄龙 《青海教育》2010,(11):41-42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能力,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导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下有所发展、有所收益,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让小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来获取知识,不仅符合儿童从直观的动手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再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特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简单图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我在实践教学中很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适时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获得新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形象、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生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在于脑的不同区域能动地联系起来的功能系统的协调活动。如果片面地利用大脑某个半球,会使另一个半球受到抑制,当驱动抽象思维活动的左半球负担过重,而驱动抽象思维活动的右半球却负担不足时,就…  相似文献   

12.
李璐 《小学生》2023,(10):130-13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又与动作相连。数学新课标明确了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新知,进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就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动手操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进而建构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掌握数学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然后加以抽象概括的过程.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动动手,边操作、边思考,手眼并用,手脑互动,促使知识内化,发展学生思维.这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积极动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操作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还保留有直观的动作思维的特点,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数学的操作活动中,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思维活动可以有效地结合,从而使思维一直处于运转之中,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推动他们思维的不断发展。苏教版教材安排了不少动手操作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教材和学生身体特点,知识基础之间的契合点,就可以不断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形成供孩子们探索和思考的环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刚入学儿童不善于思考问题,往往不知道从哪里想起,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掌握数学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然后加以抽象概括的过程。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掌握数学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然后加以抽象概括的过程.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动动手,边操作、边思考,手眼并用,手脑互动,促使知识内化,发展学生思维.这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部分数学课堂存在操作浮于表面、目标不明、流于形式、偏离本位等问题,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引领思考;创设情境,体验过程;自我挑战,做中发展;自主探索,提升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
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