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目前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别是"更难就业季"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认知与社会环境、就业制度环境紧密相关。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生成的经济社会背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择业"则是其制度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塑理性化就业认知凸显重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积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确立面向市场的理性化的就业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3.
"就业见习制度"是为了帮助回到原籍的、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而推出的政策.本文通过对见习基地管理人员、见习生双方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阐释"学士后"制度(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利弊,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和解决措施,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就业管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营造一种行之有效的大学制度文化,解决当前制度文化淡漠、严重行政化、管理不细致的就业管理问题。绿色管理理念以"无污染"、"以人为本"、"主动意识"的优势,通过院校两级绿色就业管理体系、就业管理配套改革、校内绿色就业管理等措施,尝试着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高校就业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统计方式单一、统计时间错位以及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为此,首先应完善当前的就业统计方式,采用就业登记制度,推迟就业统计时间;其次应改革就业协议书制度,学校退出三方就业协议,逐步使"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6.
曹茂甲 《职教通讯》2011,(17):61-66
受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在建国初到"文革"的这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实行"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模式;"文革"之后到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并存,招生就业制度体现了"双轨制"特点;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招生就业模式逐渐解体,中职学校招生就业面向市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招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卫东 《职教论坛》2004,(13):21-23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就业准入制度是政府或行业组织对从业者的从业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并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一种劳动就业制度.为落实"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原则,目前在我国由国家倡导并推行的就业准入制度主要有两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就业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大学生"就业难",有专业结构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制度上的问题,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因此,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探寻和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体可以划分为过渡期、探索期、逐步确立期和完善期四个阶段.相比而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激励性和适应性方面都体现了较"统包统配"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当前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期望收益偏高、制约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突出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服务机构不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指导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工作评估制度不完善.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和增加就业设施、促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创建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对贫困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创新就业工作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岳阳市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以市场为依托,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路子,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多次被授予"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专业人才,对其就业权给予特殊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国家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和扶持政策,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等。但是,面对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现实需求,明显存在着供给不足和制度乏力的情况。因此,应当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入手,推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政府要通过制度设计,引领和支持女大学生面向基层社区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以及妇联等部门应联合制定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社区就业创业扶持计划,实施"社区女干部、社区女医生、社区养老创业"工程,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多元立体平台,实现男女平等就业,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研究生就业率渐趋下降,研究生总体就业状况堪忧,围绕"委托一代理"和"有效制度"两个核心理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求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除了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研究生招生制度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经济结构不匹配;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不适应.针时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式,较好地保证了高校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双证书"制度成为提高就业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可以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和失业浪潮,确保青年生存和发展,具备再就业的动力和压力,应强化保障制度建设。分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从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两个角度构建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策略,有效解决"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并轨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年,国家实行不包分配、通过就业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就业制度,这是我国全面运作就业新制度的第一年,高校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办学观念,做好基础工作,制定"营销"战略,积极主动地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黄振宣 《高教论坛》2014,(7):100-102
当前教育与就业之间呈现的不确定性关系以及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是大学生就业中高校责任有限性的现实依据。厘清大学生就业中高校的有限责任,明确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扩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全新的挑战。2007年开始,西藏所有高校毕业生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一改革终结了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就业"统包分配"的历史,实现了西藏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真正意义的接轨。([1])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落后的经济等原因,吸纳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学生就业观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