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高校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上海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是源于各大高校陆续提出的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的新思路,旨在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到每个课堂,根植于每位教师的每次教学活动,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以中国经济史课程为例,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课程思政理念,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充分挖掘中国经济史课程特色和优势,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和价值,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融入中国经济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校国防教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三全育人",转变思路在宏观上进行大思政教育,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要打造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多元融合育人理念、全面构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构建高校"大思政"理念,以劳动课教育实践为手段,实现思政教育和劳动课协同育人,这种教育模式既符合当代高校的发展要求,也利于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本文探讨了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设立劳动课程的必要性,明晰了思政教育与劳动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思路,以期...  相似文献   

5.
构建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更好地促进"大思政"教育观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对其价值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教育的提出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探索了"大思政"教育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构建大思政视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精准思维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精准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供需错配”“供求失衡”等问题的积极回应,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应然之法.大数据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力量,能够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从理念到行动全过程,实现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教育内容、精准开展管理服务、精准评价教育成效.当前,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仍然面临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限制、信息茧房与技术异化挑战、精准化评价体系欠缺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搭建精准思政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加强精准思政过程管理、构建精准思政评价体系三方面探索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价值耦合的系统性特征。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决定了其教育有效性必须体现为一种系统整体有效性,而这一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与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大思政"格局下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应明确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核心问题,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和实施三方面的资源,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主体体系、全方位育人的内容体系、全过程育人的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解不全面、思政教育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思政教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等问题,从高校领导重视是思政育人的基础、教师团队群体是思政育人的核心、专业课程教师是思政育人的关键等维度,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构建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体系设计、提高育人实效性,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政策的落实两方面,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能够利用"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革新高校传统思政工作模式,健全相关体制政策,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一个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但是,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思政教育显得愈加重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必要性和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具体措施,希望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早日构建我国“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看,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制约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文章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功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指标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浙江省桐庐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新时代县域如何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这个命题,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力求通过"县委牵头,构建思政育人格局""‘四团’助力,厚实思政育才队伍""精神赋能,打造思政鲜活课堂",让思政教育旗帜"立起来"、内容"活起来"、效果"实起来",努力做到让思政教育"有意义"更"有意思",从而构建桐庐范式的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信息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已然推动社会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一全新发展趋势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一定挑战。面临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因势利导,实现传统教育优势与大数据技术二者间完美融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也已成为当下一大重要研究课题。在详细阐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之"机"与"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三大可行性路径,以期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思政理念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但课程思政建设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分析课程思政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相关讲话,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高校普通课程设置现状,简要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微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广阔的平台。微信作为新媒体应用的主要代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渗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通过微信打造"微思政"教育平台,研究适应该载体的开发模式并进行探索,对于实现高校辅导员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时化与立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史”教育从多元化历史角度揭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利用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既能促进人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坚守“大历史观”,实现“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从“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意义入手,探究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利用多元化手段健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旨在构建理性与感性融合的思政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高校教育应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的问题,并围绕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探究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商务英语是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而如何将"大思政"的理念贯彻到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之中则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从课程思政视野出发,结合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分析教学实践路径,以期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涵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教育目标,体现高校"三全育人"的最终价值指向,聚焦"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真学真懂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最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