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情和文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巧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写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乐朗读,如教学《草原》这一课的第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琵琶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正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让学生在这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读,不但把握了作者情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语感,熏陶情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时常会出现唱读加字漏字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并没有读出真正的感情。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我研究的小课题。  相似文献   

4.
言为心声,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将对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部分教材为例,谈谈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  相似文献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要是说在流利、正确地朗读基础之上,对作品的情感基调实现准确的掌握,从而正确处理语速、节奏、重音及语气等,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抑扬顿挫地用声音对课文进行生动的表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做到以情感人。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即为有感情的朗读,这也是作为针对全体学生而提出的普遍要求。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新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生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教育部中考指导意见指出:语文考试重在考查阅读和表达能力。这些要求是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主要就是让学生多读多背,可以说这一  相似文献   

7.
黄红梅 《广西教育》2013,(45):76-7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也是发现,更是小学语文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法。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坚持以读为本,为学生搭建多种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把书读懂、读透,并在朗读实践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运用语言,让朗读带领学生叩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具体体现。教材选文大都蕴含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进入角色、创设情境、朗读品味、展开想象等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体会文本的情感内涵、基调,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理解、感悟文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没有感情的教学,教学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而我要说:"没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相似文献   

10.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6,(3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情感丰富的语言需要靠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从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朗读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培养朗读兴趣、丰富语言感受、把握文章感情、习得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8,(8)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当中,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能把情境创设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只在其认为必要的部分适当引入情境进行教学,造成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佳的问题。文章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呈现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情境创设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情境使课堂能情趣交融、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5.
赵璐 《华章》2012,(10)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重在朗读的感情上.朗读感情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朗读课文要设计一定的梯度,使学生拾阶而上.课文的主旨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旨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凡课文都有情感的基调,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对朗读进行正确地定位,是有感情朗读的前提.要读出课文的感情,读者首先要有激情,其次才是朗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的命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和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文探索古诗意境,感受古诗韵味,陶冶情操,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大有益处的,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夯实基础、培养语感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指导要到位,应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并正解地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文本,才能养成朗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初中生物课堂开篇的组织方法,将新课导入置于全新高度加以审视,使新知展现入境、入情、入理,旨在为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入情入境"练朗读,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朗读,合理运用"想象"、"明理"、"激情"等方法让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朗读,适时通过"倾听课文范读"、"把握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等途径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用美妙的声音读出来。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不容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像,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