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仅仅是靠信息传递完成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循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碰撞中产生灵感、发展思维,共同生成属于自我的经验课程。因此,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没有领悟和感受,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内化;没有体验,就没有自主,没有合作,没有创新。学习源自体验,体验是生成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教学就是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任务原则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合作探究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方向性和准确性,满足学科认知发展需要。围绕任务优化,注重互动探究,能更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认知体验,在实践交流过程中内化生成语言知识。探讨任务合作探究模式运用是改变传统阅读教学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激情的有益尝试,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运用任务原则指导阅读教学,能使得学生在深化认知体验基础上,不断活化理解感知思维。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生成体验,完成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所以初中数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体验型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迁移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如何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完善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化学课堂拖沓、低效,多是因为沿袭了抽象理论宣讲的角度。这样的被动学习模式肯定不能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探索精神。这就需要结合新课改精神来还原学生的课堂地位,设置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知识生成。  相似文献   

5.
<正>体验是一种亲身经历,是一个过程,没有体验就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道德与法治情境现场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设置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现场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自经历、亲自体会、亲自感受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情感、养成行为,促使德育目标达成、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方式。一、情境现场体验之理(一)遵循青少年认知心理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处于半  相似文献   

6.
刘萍 《考试周刊》2014,(97):111-111
互动探究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模式,体现了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围绕情境、过程、活动等环节,突出开放化、任务化和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增强认知体验,便于他们在自觉尝试和主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组织开展开放化、任务化和生活化的活动,将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增强认知体验,对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冯朱芳 《考试周刊》2014,(34):107-108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遵循任务型原则,有效活化学生阅读感知思维,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注重任务设计和互动探究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将语言理解转化为主动探究运用。探讨任务教学原则的运用能使得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感知素材,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的发展生成。  相似文献   

8.
许一锋 《成才之路》2012,(27):58-58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作用,以任务学习为引导、互动合作为载体,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课程教学的互动过程运用更是升华学生学习认知体验、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的必然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任务和情境两个方面,阐述创设自由互动氛围和建构多样发展任务对引导学生彼此交流的重要指导作用,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认知感悟,促进英语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难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构成,以生动活泼情境为引导,便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感知,便于挖掘他们的认知潜能。情境前提下的任务合作,是活化教学过程和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0.
龚韦韦 《湖北教育》2023,(12):26-27
<正>“生动化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为教学起点,以教师生动的教学与学生双手、感官“动”起来为主要特点的化学教学主张。也就是说,教师要以生动的教学艺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借助双手、感官之“动”直观、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现象,感知化学规律,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和教师的生动讲解中生成新的化学知识,掌握新的化学技能,形成化学思维,从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体验: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一个既区别于认知又区别于经验的概念。传统教学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与经验。体验教学不只是注重对知识进行认知、积累和加工,更强调通过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个人内心世界,与学生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并生成意义。体验乃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任务阅读是在调动学生多种语言学习感官基础上,优化阅读学习目标任务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而形成的"任务学习、合作探究"方式。该种模式能够对课程教学过程深化和学生认知体验深入等都具有推动作用,对课程教学有效性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本文就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有效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优化学习策略指导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提高理解感悟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化学概念是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基础,化学概念教学承担着建立与形成正确化学观念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概念的教学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教学定位存在偏差。实验与追问教学策略的结合能够引发认知冲突,突破化学概念的认知障碍,激活化学概念的认知生成,拓宽化学概念的认知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探究欲望,继而优化了化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4.
化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学中围绕"情境"和"体验"两个核心理念,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教学场境,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化学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文章就其特点、优势、策略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意义 自我监控包括自我监控知识、自我监控体验、实际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知识是个体具有的关于认识活动的一般性知识,主要包括有关认知主体、认知材料及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的认识.对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制约学习任务完成的因素及各种学习策略的认识等等。自我监控体验就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体验是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化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变教学活动的主宰者为教学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中认知冲突的最佳设置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或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学生也很难产生成就感,所学知识易遗忘,更难形成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焦点,促使他们头脑保持警觉和知觉集中,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认知冲突还可以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能迅速地选择和接收相关的学习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  相似文献   

18.
周卫华 《教师》2014,(27):103-103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肇始阶段,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还没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果我们教不得法,只照本宣科地讲解,那肯定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他们的认知需求设定教学方案,唤起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在互动中体验知识生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唤起学生需求,引导他们在互动中体验生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化学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感受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要求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从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类所进行的其他活动一样,科学是一种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这就要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理、心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未知的化学知识,真正从内心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从而主动地进行化学探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徐学东 《考试周刊》2012,(61):32-32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中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由此可见,体验在阅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就是要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出发,与文本、作者、老师、同学及自身展开积极对话,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生成新的认知和体悟的过程。那什么是体验呢?所谓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并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那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如何在别人无法替代的,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行为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生成阅读体验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