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欢欢 《考试周刊》2014,(74):133-133
<正>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新增了"行为与创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改中的亮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必将达到"革命性"的效果。初中信息课堂中创新目标如何实现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2.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创新意识是发明创造的前提。因为,一个人即使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如果他不想创新,是根本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新成果。企业开展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衡量创新型人才最基本的标准首先在于这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所以,企业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起职工强烈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原则,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广大信息技术教育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志琴 《小学生》2013,(11):95-95
社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创新,而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主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就要为创新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悦 《教学随笔》2007,(3):29-30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许海燕 《甘肃教育》2011,(16):56-56
信息技术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塑造创新人格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界目前关注的焦点。作为基础科目的语文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及早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发展学生内在创造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从"培养兴趣,唤起创新意识;勇于质疑,培养创新精神;改革教法,培养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浅谈高职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他的"创新教育"理论,他指出: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时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创造和谐氛围,发展创新意识""加强方法渗透,培养创新精神""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创新意识"三方面阐述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何树鹏 《新疆教育》2012,(11):171-171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技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坚持知识创新,对于教育而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搞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我们的中学生直接参与创造、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为将来创造、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物理素质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有创造教育的意识,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有全新的人才观、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观察;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利环境,也为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旨在阐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1 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  首先,创新教育本质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把教育的功能集中在培养、造就未来创造性的人才方面,而传统的教育则定位在人类知识、智慧、经验的“遗传”上,也就是说:定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向。第三,创新教育不等同于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的最高层次。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学生的观…  相似文献   

17.
漫谈创新教育和教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毳 《吉林教育》2004,(11):15-15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高素质并富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综合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的应用依靠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又依靠科学的教育,结合中国的国情来讲,就是素质教育,其核心便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研究背景我国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激发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来看,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