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教最终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是所有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前独立地预习课堂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课,才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展开,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在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大家"聚焦课堂"、"决战课堂",力图通过开放的课堂使得学生思潮涌动、情感激荡、认识提升、心灵放飞,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乐在其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开放语文课程内容、开放语文学习方法……"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谈点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初浅改革尝试。一、开放语文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视角,在调查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教学中的预习环节,剖析传统学习方式下预习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挖掘预习环节中可能实现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落实预习环节,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具体策略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经教师团队精心研讨而编撰的学习方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导学案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导学案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的有效平台。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导学案的预习导学功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尽可能提升班级整体英语水平成为当前英语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一、预习导学应遵循的原则1.导学问题应具备驱动性  相似文献   

6.
李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07-108
作者通过"课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在本文中做了比较具体的归纳,希望能促进大家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英语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世界融合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的时候越来越多。如果中学生想要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就必须要拥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活动的一种策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进展的有效手段。"导学案"不但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预习,提高预习效率和预习效果,改变传统初中英语预习教学流于形式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现状,从根本上完成预习教学的有效利用。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积累新知识的同时,摸清难点和重点,直面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样,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听课,破解难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预习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预习导学环节成了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应用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注重对学生英语预习的培养与教育,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教育他们要热爱英语。这一策略能起到极好的效果,改善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帮助初中生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实现了教学最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沈沁 《现代教学》2011,(9):54-54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授课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新知识进行自我学习的行为。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对新的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做起基本题就得心应手了。而当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会沿用预习时养成的习惯,自主探究,不会像预习之前那样束手无策。预习之后的学习,改变了学生依赖教师的现状,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我在多年实践中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步总结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预习的要求和目标是不同的。本文从低、中、高三个学段阐述了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谈及预习,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重要性要大于其他学科。对于某些自然科学课程,如物理、化学,它们的很多规律、现象是要学生通过实验获知的,如果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获知这些规律的话,那么新课学习中的实验探究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凭借原有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可以通过预习获得良好的提升和拓展效果的。本文结合学生预习的实例,谈谈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准备才能成功,否则就要失败。这句话用在语文教学上,可以说明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抓得好,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语文老师要充分重视语文的预习教学,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研究表明,课前预习优于课堂教学,做好课前预习是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叶圣陶指出,训练阅读最重要的阶段是预习,并认为教学生预习可以让他们经历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一是享受独创成功的快乐;二是作比量短长的思索;三是集中追求解决的注意力。可见,课前预习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环节,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锻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广大学校和教师的关注点。而预习——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就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付诸实践,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预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蓓蓓 《学子》2014,(10):80
正"导学案助学"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与教学计划相对应的教学导学案,并发放到每位同学手中,由学生根据导学案所指定的学习思路进行自主学习,回答相关问题,提出相关疑难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由教师进行最终讲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初一年级是小学阶段过渡到中学阶段后的第一个学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教师应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了他们的预习程度和预习效果,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便广大语文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方式,符合中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主体性教育理念。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一种前奏、一种开端、一种自练,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质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如同大型乐章的序曲,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预习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会预习课文呢?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史观。利用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能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激活学习认知思维,提高对历史现象、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一、充实背景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不仅需要平时的积累,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相关的背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透过现象来分析历史产生的根源及意义。通过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