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入手,逐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徐止秀 《学苑教育》2012,(19):74-74
实践证明,在地理课堂内外的环境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意识,是学校实施环境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其教育学生的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丁辉 《地理教育》2012,(Z2):103-104
一、环境意识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所谓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具体来说即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前提下,意识到全球问题的重要性,确立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入和践行,实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落后、无效的课程教学活动。遵循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为此,俺们是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角度出发,为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环保意识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意识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具体来说即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前提下,意识到全球问题的重要性,确立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的思想观念。当今世界在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向大自然攫取的规模、强度和速度与日俱增,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也正在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知识体系中,有着较多的环保教育元素,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如注重历史事件与时事的引用,注重环保意识培养素材的挖掘,加强开放性地理探究教学等,以此提升高中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人口意识、人均与国情意识、环境资源意识、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公德意识、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衔接意识是指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与发展性以及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整体把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教学衔接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衔接。纵向教学衔接是指高中地理教师立足于学生地理素养形成的全过程,整体把握初、高中两个学段地理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和教学的实际效果,研究和实施有针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历史使命。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阵地。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来开展环保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就此问题在教育理念、课堂环节、乡土地理、教师素质、课外活动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单伟文 《现代教学》2004,(11):57-58
1992年,我国新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及其相配套的各科教学大纲,把环境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要求之一。环保意识教育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与地理学科关系极为密切,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为开端,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来揭示地理环境的特点,以自然资源为纽带,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最后  相似文献   

13.
王翥  李建华 《山东教育》2003,(14):23-23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是当今困扰全人类的两大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同样也遇到了这两大问题。利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每一个地理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沙尘暴的肆虐———大气污染;浊流的横行,水生生物的死亡———水污染;大地…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教育学生学好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是中学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工作者光荣的使命。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做了以下的尝试: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环保知识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环保、人口、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把“人地关系”作为其核心内容,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弄清楚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只有相互依存、和睦共处,才能实现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环境的恶化、污染很多都是由化学引起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每位化学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王爽 《考试周刊》2013,(82):149-149
化学与环境间存在密切关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在生活中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或解决环境问题,共创“绿色地球”。  相似文献   

17.
王启能 《中学文科》2006,(12):37-38
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指导。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在课外活动中的启发和点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配合多渠道的育人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文芬 《考试周刊》2013,(98):143-143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落后、无效、单一的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路,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出发,围绕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方法。而环境意识的培养,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该文主要讨论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时要注意使学生树立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利用地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