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幼儿教育游戏化的追求及尊重幼儿主体性的思想促使教师愈发观照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幼儿在活动中快不快乐也就成为评估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组织让幼儿快乐学习的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经常走入歧途。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如下:剥离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忽略幼儿学习过程的快乐,在严肃的音乐学习后给予幼儿游戏"犒赏";把音乐变为体能游戏或表演游戏的背景;牵强地用与音乐作品无关的游戏维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过多地采用贴纸或红花等物质奖励来维持幼儿的参与热情;用"想不想""好不好""要不要"等问题激发幼儿"表面上"的积极性;在幼儿回答出严肃的有关乐理知识问题后给予赞赏以期提高幼儿对乐理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63):193-194
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音乐活动游戏化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是丰富幼儿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幼儿良好品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朱秀凤 《教师》2015,(1):81+90
情境化是指以教师创设的"境",激发、带动幼儿的"情",以情感做纽带,把幼儿内心的情感唤醒,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让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加深幼儿对游戏的情感体验。因此,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便需要一个"情"字。因此,幼儿必须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感受发现和探索的经验、体验尝试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得以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本学期在《指南》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总结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游戏化的追求及尊重幼儿主体性的思想促使教师愈发观照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幼儿在活动中快不快乐也就成为评估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组织让幼儿快乐学习的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经常走入歧途。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如下:剥离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忽略幼儿学习过程的快乐,在严肃的音乐学习后给予幼儿游戏“犒赏”;把音乐变为体能游戏或表演游戏的背景;牵强地用与音乐作品无关的游戏维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过多地采用贴纸或红花等物质奖励来维持幼儿的参与热情:用“想不想”“好不好”“要不要”等问题激发幼儿“表面上”的积极性;在幼儿回答出严肃的有关乐理知识问题后给予赞赏以期提高幼儿对乐理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夏春暖 《学周刊C版》2019,(16):166-166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灵活创设游戏化情境,利用游戏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游戏的创设需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要结合幼儿年龄特征,针对性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创设的游戏化情境中感知音乐教学的快乐,进而全面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游戏化情境的创设,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音乐区是幼儿自觉、自主、自由而快乐地体验与表达音乐感受的空间。教师根据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创设了"总院好声音"歌唱区,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提供适宜、可自主选择的游戏材料,追随幼儿发展并适时推进,并在幼儿游戏结束时回顾梳理、提升效果,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有效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兴趣的奠基阶段.小班幼儿刚开始集体生活,大都还以自我为中心,参加游戏的目的性不强,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游戏的兴趣.本节活动就是通过音乐游戏感受音乐的强、弱,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帮助幼儿按照游戏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创造,在愉快地反复地进行游玩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一种适宜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活动形式,且游戏本身就是课程内容,"表演游戏"则以其独特的"表演性、自娱性、创造性"深受幼儿喜爱。在表演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积极的支持与引导策略,通过鼓励支持幼儿参与选择表演素材、表演地点,发挥幼儿主体地位;通过角色体验活动、角色竞选活动、快乐结对子活动等趣味形式,提升幼儿表演能力;通过细心观察,捕捉亮点,在故事情节、角色数量、表演情境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9.
音乐游戏的宗旨是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获得快乐。随着中班幼儿自主性和规则意识的逐步增强,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幼儿心声,选择符合幼儿兴趣、能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游戏音乐;尊重幼儿需要,创设幼儿自主游戏的适宜环境;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引导幼儿在自主表现中获得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日常音乐教育必须在遵循幼儿发展、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让孩子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获得快乐。如何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合幼儿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是我们近几年一直探索思考的问题。但目前深入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现场时,看到的是"教授音乐的教育"。怎样通过节奏朗诵、歌唱、拍手跺脚、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音乐等多种形式,把语言、律动与音乐教育相结合来教授音乐。改变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的方式,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给幼儿提供学习音乐的场景,在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将"教授音乐的教育"变成"通过音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丹 《学前教育》2011,(3):41-41
美国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者詹姆斯·慕赛尔指出,音乐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践的过程。快乐音符课程中的音乐欣赏活动普遍以音乐作品为基础,通过倾听音乐、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2.
体育情境教学是一种借助生活展现、音乐渲染、场地器械、角色扮演、语言动作等直观媒介,创设与体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场景或氛围,将动作技能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情感活动、语言活动上得到快乐的游戏享受。幼儿园体育教学情境创设应站在"幼儿发展,健康第一"的立场,重视情境创设对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运动潜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婕 《考试周刊》2011,(1):236-236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而且能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  相似文献   

14.
在游戏设计中,加强游戏化学习所需的游戏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促进各方面学习品质、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化的发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曲风、内容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感受、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审美体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体育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游玩中获得欢乐,增长知识,提高运动能力等。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情感活动、语言活动上得到快乐的游戏享受。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园区环境、游戏材料、身体发展、儿童经验等多角度着手,以期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情境体验。  相似文献   

16.
徐彩英 《考试周刊》2014,(14):190-190
<正>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将教育教学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一、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充分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而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的开展,能让幼儿在理解游戏内容的基础上,在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的过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游戏是一种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为幼儿进入快乐的音乐世界搭起一座桥梁。幼儿在表演音乐游戏中,享受角色扮演的快乐;在创编歌舞音乐游戏中,享受肢体动作表现的快乐;在问答歌游戏中,享受交流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宣泄情绪、发挥创造力、合作交流、获得快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19,(3):91-94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用游戏引导幼儿学习音乐,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并在其中获得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性的体验,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适宜情境的创设、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材料的投放,使幼儿音乐教育充满情趣和实效,让幼儿在其中获得多元体验,使他们的身心各层次发展需求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3-6岁幼儿感受音乐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阶段的歌唱教学活动存在为唱而教,按部就班等问题。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能调动幼儿兴趣和热情的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化的策略,运用游戏化情境、材料、语言、互动等方式,唱动结合,让歌唱活动更加自由、灵动、丰富多彩,让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在游戏中感受歌唱,在歌唱中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20.
陈迁 《幼儿教育》2012,(15):12-15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互包含对方的因素。游戏与艺术的天然联系使得通过游戏化的艺术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艺术能力发展成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游戏化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或营造特定的氛围与情境。使幼儿能自愿依照一定的规则,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与表现艺术,从而形成一定艺术能力的艺术教育活动。依据幼儿的审美心理发展特点,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联觉、体验、情境和形式转换等游戏化的艺术教育活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