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和涛 《资源科学》1991,13(3):38-40
多年来,我国的茶业生产基本沿袭着采摘芽叶加工成各种茶叶,从而获得收入的传统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而对茶灰、茶末、茶梗、茶朴、筋毛、茶籽(茶果)以及被修剪的枝梢等副产品,大都未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使几百万吨茶叶副产品白白抛弃。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成为某些茶叶生产单位难以处理的“包袱”。然而,国外如日本、苏联、印度等产茶国,  相似文献   

2.
丹若 《百科知识》2023,(10):56-62
<正>茶中优品——都匀毛尖“细细毛尖挂金钩,都匀毛尖传九州。”这是一首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谣。传说,很久以前,都匀蛮王身染重疾,他传下旨意:“谁能找到药治好我的病,谁就接管天下!”他的9个儿子找来了9种药,没有一种能治好父亲的病,而他的99个女儿找来了同一种药—茶叶,最终治好了父亲的病。蛮王问茶叶从何而来?女儿们异口同声:“从云雾山上采来,是绿仙雀给的。”蛮王说话算话,决意让位,但让女儿们再去找些茶籽来种,今后为更多的人治病。  相似文献   

3.
许益世 《金秋科苑》2011,(24):89-89
深山找宝向德琴退休前在湖南湘西古文县广播电视局工作,每到秋天他都回老家进山采摘香甜可口的野生“八月瓜”品尝。经过深入探究,他感到“八月瓜”全身是宝,瓤可食用,籽可榨油,皮可做药,通过人工栽培进行开发,市场前景一定美好。于是,他退休后干起了“野果家种”开发项目。他跋山涉水,踏遍全县12个乡镇的深山野林,对野生“八月瓜”资源进行广泛调查,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闷了唱山歌,终于发现了10余个品种。经实地取样、品尝、对比,从中筛选出口感最好、果大皮薄籽少的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茶叶质量安全与茶园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系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中华供销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浙江大学等8个科研院所和11家大型茶叶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5.
花椒籽的油脂含量很高,尤其是油酸、α-亚麻酸,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主要从花椒籽油的成分分析,多种提取工艺的比较和最佳工艺的筛选,花椒籽的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茶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科技管理部门2009年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实施了“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主持,以贵州黔北和黔南为技术推广重点,以点带面覆盖全省茶区。试验基地涉及16个茶场、9个茶叶加工厂,10个村民组,茶叶种植户3300户。  相似文献   

7.
刘慧 《金秋科苑》2012,(10):59-61
44万元1公斤的天价“熊猫茶"成为世界上最贵的茶叶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一种名为“熊猫茶”的茶叶在成都正式上市销售,44万元1公斤的天价,也让这款茶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贵的茶叶。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茶做药的。古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另据考古工作者从茶树化石中的发现,强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叶、栽种茶叶的。到秦汉时期,已开始以茶作为饮料,到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叶的加工、品饮才形成系统理论,上升为“中国茶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茶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最早向中国进口茶叶,俄国的茶叶也是中国人去种植的,日本的“茶道”也是从中国输入的。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自1996年至今,连续8年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2003年产茶15.02万吨,出口创汇7500万一1亿美元,名列全国第二,茶园面积205万亩,位居第三,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平均单产、特种茶种类与数量、出口创汇单价与茶叶营销产值均居全国第一。茶叶成为福建九大支柱产业之一。每10个福建人就有一个念“茶经”。这与福建省茶叶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服务是分不开的。福建省茶叶学会的工作在历届理事会领导与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中国科协学会部、福建省科协与学会杂志社的充分肯定。从1998年起,连续荣获了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称号。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农业部: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安全近段时间,一则“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牌袋装茶叶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显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都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报告特别提到,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12,(7):4-5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连续两份关于立顿和其他知名品牌茶叶的报告,让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焦点。作为绿色保健饮料,茶叶是除水之外的世界最流行饮品。如今“绿和”的这两份报告都强调这些茶叶使用农药并“检出农药残留”,这令嗜茶的中国人迷惑:茶还能喝吗?  相似文献   

12.
公司     
《华夏星火》2010,(2):8-8
1 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更香”成首个以商标质押贷款茶品牌 1月21日上午,“更香”有机茶商标质押贷款签约仪式暨宣武区中小企业商标质押贷款工作推介会在北京马连道更香茶楼举行。北京银行琉璃厂支行行长李路平与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俞学文现场签署商标质押贷款协议,为更香公司提供800万元贷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在推介会上说,“更香”有机茶此次取得800万元商标质押贷款,在全国茶叶行业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08,(5):73
从事茶叶工作60多年的黄崇焘先生再次荣获“觉农勋章”。黄崇焘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加工、贸易和研究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创制名优产品11个,在茶叶人才培养和软件学科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其茶叶著作文章累计180余万字,曾参加编写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和农业部《茶叶初(精)制技术》等,多次被省市科协评为先进个人,获“中华茶寿星”等荣誉称号。业绩先后收入《中茶史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中国世纪专家传略222》、  相似文献   

14.
以“金观音”茶叶为研究对象,对浸泡过程中茶水浸出成分——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黄索和茶红素的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观音”茶叶的最佳浸泡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为1:25、浸泡时间4h,在此条件下,金观音茶叶中各成分的得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精制茶厂中,要想把毛茶中不同等级茶叶分开,一般采用筛网、风扇等。而茶叶静电选分机是根据不同介质(茶叶与茶梗)之间电性能(如介电常数、电阻率等)的不同,而将茶叶、茶梗选分开。在国内静电拣梗的研究史上,有人曾发现过所谓“昙花现象”,即巧遇某种条件时,电  相似文献   

16.
油茶黄酮是油茶中重要活性成分,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实现油茶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油茶籽、籽壳、油茶饼和油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油茶黄酮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临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面,其特点是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土壤pH值一般为4.5—5.5,偏酸,以红壤为主,全年日照时数为2132小时,年降雨量在1060毫米以上,全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291天,是茶叶种植的最适宜区。历来茶是我县的一个传统产业,据县志记载:“本县气候土壤最宜种茶。自前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署通判房东星购颁茶籽分发各乡栽种,当时成活已数十万株”,解放前,茶叶生产没有什么发展,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到目前已有4600多公顷(约合7万多亩)的面积。茶…  相似文献   

18.
段文华  薛晨 《学会》2023,(9):30-33
<正>学会名片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于196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撑下,由茶叶科技、教学、推广、生产、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会员组成,是推进我国茶叶学科进步和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0000多名、单位会员1000多家,下设16个分支机构,多次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团队”、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知识库构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洪森  张野  孙娜  孔德冉  杨喜权 《情报科学》2007,25(9):1398-1400,1408
本文采用OOA方法构建了一个“茶叶”领域本体,并探讨在领域本体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法。实现了通过本体的思想和方法来对茶叶分类提供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宗懋院士,我国著名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世纪60年代初,他首开茶叶农药残留研究之先河,解决了一直困绕在人们心目中“喝茶等于喝农药”的疑惑;80年代中,在他任茶叶研究所所长期间,组建了中国首个茶叶综合利用研究室,将茶叶的利用从单一的饮用拓展到建筑、食品、日用、医药、保健、养殖业等众多领域;90年代末,他所领导的实验室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的认可检验机构;他多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政府间茶叶会议,捍卫我国茶叶行业的利益。陈宗懋院士对降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推动茶叶研究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