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有些学校已把“跨越式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更有许多学校提出“创建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笔认为,创建学校的特色与学校的跨越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规律性联系,创建学校的特色是一项发展战略,是学校整体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学校特色的建成标志着学校的整体发展,而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则为学校特色提供了创建平台,并形成了战略动力。学校特色在凝炼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产生互动作用,可以形成学校跨越式发展。下就几个方面阐述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学校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和学校的亮点都会因学校文化传承轨迹的不同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积淀。如何传承学校文化,使学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就要在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着力锻造学校精神,着力弘扬学校精神,用学校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用学校精神凝聚教师力量,用学校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学校安全事关师生安危、学校财产安全和社会形象,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要素。因此,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努力营造学校的安全环境,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学校的重托、期望,也是学校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赵志国 《天津教育》2013,(13):89-90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文化都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催生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学校工作是多方面、多头绪、多样化的,而学校文化却是抽象无形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怎样走(过程方法)、到哪里去(方向目标)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学校化 1、学校化是学校的实际存在。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化就是学校本身。即使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在它还处于蓝图阶段时,其办学目标的定位就已经存在了。化先于这所学校的物质存在而诞生。对于个体而言,只要你对一所学校有所感知,其化就对你发挥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风、学校精神等,都会使你对这所学校产生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期待,学校与个体的化互动,便已开始。因此,学校化是先于学校成员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孙世岱 《吉林教育》2004,(10):18-19
把学校管理纳入制度化轨迹,是依法治校的体现,是办好学校,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强化学校管理,制度要先行,学校要发展,制度要管用。制定、落实、执行好制度,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目标,促进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种文明进程的积淀,学校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共识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成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学校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续更离不开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灌注学校文化。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索质是一种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陶的结果,学生的素质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学校综合资源的优化,更应重视先进而科学的学校文化的引领。学校的文化固生于学校所在之社会和特定的学校,更充盈于特定学校的教育实践。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特定学校的理念和信仰,也都反映特定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行规则,同时也是特定学校中潜移默化、学校成员心照不宣之价值体系。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的栖身之所,是学校运作的润滑剂,是形成特定学校质量的土壤。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舞台,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必备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经营行为,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和新的学校管理学科理论指导,这不仅让学校管理感到困惑,同时也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研究学校经营问题,重构学校管理理论,引导学校从传统行政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校经营转变,是现代教育管理学发展研究之急需。学校经营理论应研究学校经营的概念界定、学校经营的可行性和前提条件,揭示学校经营理论架构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中最值得品味的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中的血液,学校文化的兴盛便是学校兴旺发达的标志,良好学校文化的失落便意味着学校的衰败。作为校长来说,每天在校忙碌,很少有空闲时间,校长可以亲自带班,校长可以在各种关系的处理中八面玲珑,校长也可以发挥要钱的才能,把一幢幢校舍推倒重来,但是如果缺乏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与思考,不去关注学校文化的创建,那么不管这所学校有多久的历史,有多豪华的校舍,  相似文献   

11.
论确定学校教学目标湖北大学黄光龙学校教学工作目标是制定学校教学管理日标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学管理目标的达成,是全面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目标和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合称学校教学总目标,它可简称学校教学目标。学校教学目标,就是学校教学与为教学...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作为学校,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就要依赖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以及学校外部公众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行为的接纳与认可。没有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就不会有凝聚力,教育教学工作就做不好。没有学校外部公众的关注,学校在社会上就难以有地位,学校就不会有吸引力,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所以,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应当重视公共关系的管理工作。一、学校公共关系的调查学校公共关系的调查,是公共关系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做好其他工…  相似文献   

13.
学校档案工作是记录和书写学校历史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而形成的,体现和反映出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及建设。学校档案的特点决定了其功能要面向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全体师生。学校档案形成于学校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形成于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是反映学校历史的真实资料,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见证,更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校本”的英文写法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即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三是基于学校,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之树.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用高雅的学校文化去科学管理学校是现代化学校的标志。建设学校文化,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积淀、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上.精心构建优质、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让学校文化实现独有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营建和谐的氛围,从而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文明进程的积淀,学校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共识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成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灌注学校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续更离不开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07,(4):9-9
强化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协作交流,采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捆绑式”协作交流是一条有效途径。城镇学校与若干农村学校结成对子,采用城镇学校教师送出去、农村学校教师上门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实践探讨,让农村学校教师能直接学习到优秀教师成功的实践经验,使城镇学校优质师资在最大范围内向农村学校辐射,推动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校本”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笔者认为,“校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9.
马忠林 《甘肃教育》2013,(22):21-21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它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包含着这所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发展力,是学校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如果仅仅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而缺乏应有的学校精神,那它还称不上是一所好学校。所以,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学校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校长,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思考□周在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学校社会关系的一种调整。法律、法规对调整学校社会关系起着特殊的作用,包括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的职责权益关系,校长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等等。一、学校与政府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