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迈克尔.杰克逊走了,他和那些他曾经创下的传奇,终于成为了神话。也许永远没有人能复制。全球的人都在哀悼这个当之无愧同时也备受争议的音乐天才,尽管所寄哀思各有不同。在中国,他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在美国,他是陪伴成长的“坏小子”,但不论如何,迈克尔·杰克逊都是那个时段不可取代的流行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原在上海工作、现已举家迁居美国的朋友.前些日子来信说.移居美国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朋友夫妇,而是他那刚年满9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乐乐.因为转学美国.乐乐再也不用放学后回家做家庭作业了.书包可以扔到房顶上了。看来,乐乐是“翻身得解放”了!乐乐虽然不是我自己的孩子.但我还真是从内心深处为乐乐的“翻身解放”而感到高兴——因为,乐乐的幸福童年又回来了.孩子又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他那个年龄段所应该享有的且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追回的美好童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出版业的一个关键层面——编辑.如何面对日益市场化、日趋激烈的世界出版大势,以世界化的编辑角色来审视出版业的发展做好编辑工作.已经至关重要。本书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回答了美国编辑的编辑分工、编辑思想、编辑理念,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美国编辑人在做些什么和他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服务公司(Editorial Service)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新名词,但在美国却是相当发达的一个行业,出版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统计,全美国有编辑服务公司590家。其业务,可以说,出版社编辑部门的工作几乎囊括无遗,出版社可以不设编辑部,没有一个编辑人员,照样出书。美国1993年出书3种以上的出版社才3000多家,为什么编辑服务公司有如此之多呢?因为美国除经常出书的出  相似文献   

5.
吕莉 《出版广角》2013,(3):46-50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如何融合,编辑人的许多特质是不能取代的,如个人的品位、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决断能力、对内容的处理技巧、怀抱梦想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从这些层面上看,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地位,编辑岗位是不能缺失的,需要变化的是编辑的技能与素养。  相似文献   

6.
有一 部影片,选 片时感动得 我泪目水夺眶 而出,几分钟内无法工作,做译本编辑时又感动得泪如雨下。这就是美国三星公司 1989年出品的《钢木兰》。该片上演以后,立刻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接连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朱丽娜·罗伯茨),1991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雪莉·麦克雷恩)。也许因为我也是一位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对影片很容易产生认同感。我上网查了一下美国观众的反应,发现有不少人和我的感觉完全一样。有一位观众说他看了50遍,每次都是泣不成声;另一位观众说他已经不知看…  相似文献   

7.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如何融合,编辑人的许多特质是不能取代的,如个人的品位、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决断能力、对内容的处理技巧、怀抱梦想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从这些层面上看,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地位,编辑岗位是不能缺失的,需要变化的是编辑的技能与素养.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9.
让更多的后来人超越自己──记《解放军报》编辑杨玉辰的心愿王忠权,沈运文,何民(一)他叫杨玉辰,是《解放军报》主任编辑、《新闻与成才》杂志的副主编。一个普通的编辑,却有成千上万的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他的教诲。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杂家”,有两千多...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吉鲁(Robert Giroux,1914—2008)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编辑之一,他与20世纪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诸多纵横叱咤于世纪文坛上的文豪、巨匠,正因为他的慧眼得以脱颖而出,名满天下。这些受人尊敬的  相似文献   

11.
叶新 《出版史料》2010,(2):127-128
马克斯韦尔·珀金斯(Maxwell Perkins,1884~1947)1910~1947年担任美国斯克里布纳书局(Charles Scribne’SSons)的编辑。在近四十年的编辑生涯当中,他发掘和提携了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和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美国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2.
据美报报道,1996年9月29日开播的、由美国国会拨款资助的自由亚洲电台的听众寥寥无几。美国《纽约时报》驻京记者帕特里克·泰勒日前在一篇题为《自由亚洲电台难以找到听众》的报道中戏称该台是一个“隐形”电台,因为没有人知道它播出的频率和发射台的位置。那些偶尔找到该台频率的人说,他们几乎收不到信号,这不是因为中国人干扰,而是因为信号太弱的原因。报道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处的一位官员说,他有自由亚洲电台的频率表,但根本收听不到节目。他说,美国驻北京和上海的外文人员从没有收听到该台的信号。报道称,北京有些人曾…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在一个监狱里,一名患有哮喘病的囚犯因难以忍受狱友吸烟的习惯而数次要求换囚室,但一直没得到应允。他在那里几乎无法呼吸.非常痛苦。一名妇女知道这件事后想帮助他,就打电话给一家报社的编辑,问他是否可以写点什么。那位编辑回答:“等那人死时再给我打电话。”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7)
德国人办刊的奥秘(下)——访鲍尔出版集团文/辛文人才第一在德国,没有专门的知识,没有一技之长,寸步难行。集团老板认为,事业的兴衰,竞争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鲍尔集团有一套严格的选人用人办法。编辑、记者都有学历、专业的要求,尤其是美编。因为就业人...  相似文献   

15.
戴文葆先生从事编辑工作已五十多年了,是我的前辈。他年届古稀,老当益壮。几十年来,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友朋的厚爱,对知识的追求,始终如一。先生的风范,是编辑界的榜样;先生的操守,是后辈的楷模。在编辑工作中,他总共经手编辑了多少种书,已无法数计,但他的编辑风格却使人难以忘怀。做过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书稿  相似文献   

16.
论科普编辑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期刊质量。因此,只有提高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期刊质量,创立精品期刊才能成为可能。1.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编辑掌握一定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才能在期刊的编审上把好政治关,使得期刊在政治方向上不出问题。当前,必须努力学习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指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基本要求。2.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保证刊物成为高质量的精品,编辑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具有三大精神:2.1敬业精神要做好编辑工作,敬业是前提,作为科普期刊编辑更应兢兢业业,不怕烦琐。对每一篇稿件,大至主题思想,小至标点符号,都应认真推敲,一丝不苟,特别是一些数学、物理公式要仔细推导,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因稿件冗长而一目十行,也不该因为稿件短小而不假思索。对于似曾相识的东西,应查准查清;对于名家、专家的文章也应仔细审阅。2.2奉献精神作为编辑应耐得住寂寞,编辑的辛勤劳动凝结在别人的作品之中,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相似文献   

17.
自《家报》创办至今7年来,编辑记者就一直在试图了解读者,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和服务。因为我们深知,现代报纸从事产业化经营后,对读者的了解更是一个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读者,也就意味着没有广告,没有广告也就意味着无法生  相似文献   

18.
编辑们的办公桌上,看不到堆积如山的来稿,也没有剪刀、浆糊和墨水瓶,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微机,各工作环节都是电脑化。印刷厂里,见不到铅字和铅版,制版,印刷、分发也采用电脑,整个过程是全自动化的。这是我在日本几家新闻社见到的情景。“日本的报纸编辑可没有中  相似文献   

19.
李锋 《记者摇篮》2005,(4):47-47
对国内的许多报社而言。专职的美术编辑早已是明日黄花.登不上台面的。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报。相当多的报社已经取消了专职美术编辑的岗位,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编采排合一”、记者编辑的“一专多能”。从采访到编辑再到画版成版.编辑、记者们是“又当爹又当妈”。看上去好像很能体现现代办公条件下那种所谓的“高效率”。对于报纸而言,美编是否真的成为是一个过去时的概念?让我们来看看美编的发展历程吧!  相似文献   

20.
老鸣 《出版科学》2001,(4):79-80
1998年9月,我在台北诚品书店购得美国资深编辑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这本由37位编辑写的论集,一下子吸引了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2000年9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中简体字译本,译还是齐若兰,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开篇为刘杲所写的中译本序《美国编辑怎样看待编辑工作》,代替了原繁体字版吴程远写的编辑笔记。2001年6月,北京的编辑同行为《编辑人的世界》举行了座谈会,有关报刊发表了消息和章.我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并产生了重读这本书的兴趣,读后觉得有些话还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