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陆续进入所谓以知识信息化、政治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信息文明为标志的后现代社会.在教育管理学界,以格林菲尔德、霍金森、福斯特、安德森等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们,也针对19世纪以来具有典型工具理性特征的教育管理而打出后现代旗号,倡行理解、对话、分权、价值、解构、社会的正义和平等、人的自由和解放等话语谱系,并冠以后现代教育管理的述谓,以标举其迥然不同于前现代和现代教育管理模式的新的教育管理的理念、语境、特质和风貌.我国的教育管理,自晚清"废科举、兴学堂"以来,走过了一条先仿德日、继师英美、转承苏俄直至改革开放、面向世界、自主创新的曲折路径.目前,随着国际教育管理的走向,也已步入一个所谓的"后"时代,不过,这里的"后"有其异质于西方的指涉,我们称之为"后教育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思境下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炽盛于20世纪中后叶西方主流社会的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潮为背景,以对我国教育管理学性质研究的概括式介绍为始基,运用跨学科的多维视野和科际整合的探索理念,对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作后思性的探讨,显然,它是一门综合科学。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受到了国内学的关注。本主要对后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后现代思潮对我国当前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我国学对后现代教育思潮的不同看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6.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后现代观念与主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教育管理后现代理论思潮孕育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思想中,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教育管理学界兴起,成为当代西方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潮。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所推崇的价值观、组织观、学科观和方法观等方面,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其与传统教育管理理论不同的观念和主张。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人的社会创造物,是变化的、发展的,教育管理知识或理论也是变化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教育管理理论。笔者试在后现代教育管理脉络中寻求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轨迹并给以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有关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本主张,向现代人类社会所因袭的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保的合理成分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应用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学习网络,是信息社会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实现必须要有与现代教育技术相适应的教育队伍、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因此,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背景下北美及澳洲现代教育转型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正向“后现代教育”转型。后现代背景下北美及澳洲现代教育的转型过程经历了三次超越,一是从科技取向到追求平等的教育转型;二是从高质量取向到市场化取向的教育转型;三是从学校重建到学习化社会取向的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后现代时代,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最先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其教育行政的改革与发展也更多地反映了从"现代教育行政"向"后现代教育行政"的范式转换。教育行政制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的分配模式,美、澳的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更加强调"集中控制、分权管理和民主参与",当代美、澳教育行政制度的权力分配就反映了后现代"服务型教育行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管理领域里,以重视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开始在西方盛行,成为现代西方教育管理发展的潮流。文化管理模式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全新视野,它强调的是管理方式的伦理化、管理手段的柔性化、管理方法的艺术化,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核心,提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典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分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效率为本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人本模式,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为本模式以及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多元整合模式等,然后分别对这些理论及其模式的历史演变,基本观点和基本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四种理论和模式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还就如何借鉴这些理论和模式提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本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和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和女权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理论方面的运用与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些理论提出的知识、权力、解构、理解、对话、交际、自由、解放、平等和正义等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话语,并推动了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尽管我国还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但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我国教育管理也遇到了西方后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因此,理解和借鉴西方后现代理论及其教育管理思想对促进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激烈争论。究竞何谓现代?何谓后现代?它们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与现代化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都是研究后现代的热点问题,也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现代与后现代的划界问题、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问题以及现代、后现代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现代与后现代问题再作新论。  相似文献   

17.
信息社会远距离开放教育模式的特征与实现手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 ,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型学习网络 ,是信息社会远距离开放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 ;2 1世纪远距离开放教育模式的实现必须要有与现代教育技术相适应的教育队伍、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教育现代化目标追求的另类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现代化应该借鉴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后现代是理解教育现代化目标途径的新视角。后现代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颠覆,它的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方方面面,尽管理论形态各异,但在突破和超越传统教育这一特征上却是一致的。倡导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民主性和教育的开放性,但在具体表现内容和层次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归依。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主体性,主张从社会和全球的角度即从生态和整体论的角度来考察人们的行为,这就要求教育要以培养社会公民为目的,关注集体要胜于关注个人。这样的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生态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后现代教育实践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管理学界纷纷对21世纪的教育管理发展进行预测并发表见解。20世纪末学校管理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发展迹象:第一,教育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向学校层面转移;第二,学生学习的结果受到空前的关注;第三,学校教育对以信息沟通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的适应和利用。21世纪的教育管理将在20世纪末的基础上沿着此方向形成相应的变革轨道:构建自我管理学校体系;改善学生学习结果;创建面向知识型社会的学校[冯大鸣、海林杰(2001.4)]。综观各国的教育管理改革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对中小学管理的研…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对东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总体上引领着世界教育的潮流。纵观20世纪整个西方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思潮之论争,其实质乃是科学与人文、现代与后现代之争。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思潮的演进以科学与人文的论争为线索,而下半叶则以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