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概念到模型研究的日本学力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深刻认识在“被压缩的高速成长”的东亚型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日本教育与教育理论,极具重要意义。日本学力论是日本土生土长的、最具日本本国特色的、独有的重要教育理论,它最能反映日本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日本人对教育的理解与把握。文章尝试从探求学力词汇应用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力求在学力概念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以及五十年来学力模型研究的演进两大方面,展现作为模型研究的日本学力论发展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揭示日本本土教育理论的自我超越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日本于2007年4月,由文部科学省组织实施了一次面向全国的义务教育学力调查。此次调查是继上个世纪60年代中断实施全国学力调查之后,第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测试。其目的在于掌握2002年以来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此次调查在调查方式、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以及调查结果中都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征和倾向。研究和分析日本的学力调查,对于我们考察和评价我国学生的学业成就、思考和评价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状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田凤 《考试研究》2010,(3):104-111
本文探讨了日本政府1996年提出的"宽松教育"的理念及其带来的"学力低下"的争论,同时通过对日本2007年度学力考试内容及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重心已过渡为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扎实学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基础学力对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力论     
20世纪的学力研究教训表明,21世纪的学力研究视点需要三个转移,一是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二是从静态的抽象分析转移到动态的生态考察,三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转移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上来。文章从"学"的角度来重新讨论"学力"问题,以生态学、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论述了学力构成的五大要素及其发展形态,提出了生态学力观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参考》2006,(3):22-22
据《读卖新闻》报道,为防止学力低下,京都教委2005年9月15日决定,从2006年度开始,将全部261所中小学的年授课天数增加一周,达到205天以上。这样一来,在日本14个政令市中,京都市将与札幌市并列为中小学授课时间最多的城市。为确保授课时间,将缩短春假和暑假时间。3年前,各学校完  相似文献   

6.
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本课题组对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以下简称为“课改”)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塑造健全人格,着力培养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目标构想。本文作为原有工作的继续,拟就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其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俾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学力的理解 “学力”作为一种词汇,在我国是古已有之的,即所谓“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①但作为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学术界,对它的解释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互异。在日…  相似文献   

7.
对学力研究的扫描、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力,即学习者的学习实力,是有关学习者的学习素质的综合性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视角。针对中日两国研究者从“教”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应然”内涵,本文提出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实然”状态,建构生态学的学力研究范式.以生态学力教育来丰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力低下争论与新学力模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的历次日本学力低下争论的历史出发,尝试呈现日本学力理论模型演进的基本路径。在分析描绘新世纪社会问题化了的学力低下争论基本构图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日本教育理论界应对21世纪的变化发展、在更宽泛意义上对学力模型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具备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不断学习提供内在动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则意味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学力观与学力评价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力提升、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日本对狭义学力观和广义学力观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我国学力评价树立广义学力观、拓宽评价内容、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等改革举措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应然与实然两种视角下的学力研究—学力模式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先生考证,怍为“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的“学力”一词,我国是古已有之。但我们对“学力”的研究,过去似乎一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远不及近邻日本,他们仅二战以后四五十年里,教育学术界关于学力与基础学力的问题就展开了三次大的论争。1988年以后,“应试教育”日见其严重弊端,终身教育及与此命题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作为国民核心素养的"学力"的基本构成及其时代脉络,是教育研究中的根本性课题。通过日本"学力"概念与"学力论争"的考察表明,日本的"学力"概念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演进:从战前倾向于"学科学力观",到战后初期一时占据上风的"实践学力观",再到90年代以来的"回归",勾画了一条明显的概念演进的轨迹。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地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游荡,而是求得两种学力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学者围绕青少年学生的学力培养展开了论争,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学力观。学力观也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影响日本的教育改革,这在不同时期日本的教育政策、报告及指导性文件中都有所体现。日本幼儿教育的目标从知识技能的习得转向人格基础的养成,再到生存能力基础的培养;教育实践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集体性教学转向幼儿自主游戏中心,再转向知识技能与游戏相结合。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历程中亦可见学力观的影响,探究日本学力观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价值判断是发展性教育评估的核心,时代特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和进行素质教育及其评估的根本性准则。本尝试从当代及未来社会发展的特征出发,研究和预测社会及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性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实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新性学力的统一,同时注意科技素质与人素质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力低下"争论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日本新世纪学力低下激烈争论的梳理和日本战后学力争论的历史考察出发,尝试剖析了日本学力争论的实质及其背后的理论与社会危机,指出日本东亚型现代化的终结是学力低下的实质原因,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教育改革的质疑是本次学力低下争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十分关注小学生显性学力的培养,但对小学生隐性学力的提升却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提升隐性学力有利于小学生达到最佳的数学学力状态,深度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隐性学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学力观,明确隐性学力的层次、方向,关注小学生数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数学教学中寓理于算、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力     
学校若想提高竞争力,必须随时研究教学力。教学力包括:教力、教学工具及手段、学力三个要素。提高教学力,首先应抓教师提高,对各类教师都应适当地交给科研任务,并定期检查考核。其次,应抓住学生的学力,除其他方面外,抓好“竟、净、敬、静”这四个字具有重要意义。一、教学力的存在和现状和人类社会有生产力一样,学校有教学力的存在。生产力有三要素,教学力也有三要素。什么是教学力?是指与教学成果(表现为人才)、教学质量(表现为人才能力)直接相关的因素。这三项水平如何,共同决定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学校若…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目的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甘肃、河南、四川三省1354名教师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力明显落后于城市教师;农村教师的学习发展力明显落后于城市教师;城市教师的生活生存力显著低于农村教师;不同教龄教师的学习发展力的“波动”十分明显;不同学历教师学力都亟须提升.为此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不仅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城乡师资配备及教师生存保障问题,也要从微观角度关心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商LQ     
学商反映的主要是人的成长阶段学力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学力的概念是指自我教育力或自我学习力。学力的结构可以分解为 :选择系统、接受系统、加工系统、记忆储存系统、动力系统和管理系统。提高学商有三个基本原理 :最优原理 ;志向原理 ;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力观的变迁,经历了战后的新教育学力观、系统主义学力观、人本主义学力观、生存主义学力观。当前的新学力观是日本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承继既往几者的核心理念并交相融合,所形成一种多元概念和内涵丰富的学力观。配合新学力观的教育评价主要采用目标评价为主的学力类别评价,而学力类别的评价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基准的设定予以具体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