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歉言语行为范畴的原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歉言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施为性言语行为,也同样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并表现出范畴的原型效应。以原型范畴为理论框架对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的实例一范畴进行分析,能有效把握其显示出的原型特点。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与他人的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到拒绝言语行为,但是为了达到礼貌的效果,人们都会通过委婉、含蓄、间接的方式去拒绝对方。论文基于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论,深入分析了《武林外传》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拒绝策略。  相似文献   

3.
徐婧 《文教资料》2011,(14):45-47
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日常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到了语用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以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及礼貌补救策略为框架,主要探讨交际者在实施直接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时是如何体现出礼貌原则的,旨在验证在实施言语行为特别是拒绝言语行为时,采用礼貌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拟选热播电视剧集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的表格描述,从性别、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分析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及所体现出来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略回顾了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拒绝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对中英商业购物中的拒绝言语行为采取策略开展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对此进行描述分析,发现中英语言中商业购物的拒绝言语行为采取策略的制约条件排序不同,从而导致其采取策略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6.
潘凡 《培训与研究》2009,26(1):24-26
本文概略回顾了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拒绝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对中英商业购物中的拒绝言语行为采取策略开展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对此进行描述分析,发现中英语言中商业购物的拒绝言语行为采取策略的制约条件排序不同,从而导致其采取策略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
拒绝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本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对美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中所使用的拒绝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旨在于进一步了解拒绝言语行为,加深对西方语言交际和语言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拒绝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也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拒绝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很多。英汉拒绝言语行为可以从策略角度进行划分,据此我们可以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在对“拒绝”言语行为在形式手段层面的表现进行初步探讨。了解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可以让教学人员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拒绝语等目的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还要加强对学生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以避免母语语用负迁移,提高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拒绝"言语行为的直接性随情境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中西方语言中,包含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两种"拒绝"言语行为类型。中西双方,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全球化时代,汉英的"拒绝"言语行为日渐趋同,但从总体上说,西方人还是比中国人更直接。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美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言语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减少由于言语行为差异造成的误解,促进中西方人们的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10.
指令类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委婉的指令言语行为是一种言语行为转喻。该文试从范畴化角度分析指令类言语行为,发现各种指令言语行为构成了一个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具有不同的原型等级,指令脚本的核心部分是指令事件范畴的原型成员。  相似文献   

11.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它们的共性包括:前提相同,过程相同,目标相同。它们的差异包括:学科背景不同,模式策略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范畴化理论具有认知性、主观性和思辨性,零度偏离理论具有伦理性、互动性和艺术性。不同理论间应该加强相互的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古阿拉伯、古印度佛教、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以及中世纪的基督教和古罗马奥古斯丁等人的怨恨理论思想,寻找资源以进一步建构“新怨恨”理论.其意义首先是能够把怨恨体验放在世界另外两大文化体系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去考察,从而打破中国文化封闭体系,与世界文化对话;其次是能够溯本清源,考察到怨恨情感体验在西方古代最早的哲学方面的探究;最后是发现了研究怨恨情感体验的地方都同时触及到了对于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论与体育理论课的关系;体育理论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根据信息论的原理分析了体育理论课应遵循的规律,以及体育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这一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性,如哲学基础、模式建构、价值取向等。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从研究过程看主要有起点不同、途径不同、终点不同三个方面。对范畴化理论和四个世界理论进行比较,可以促进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国别研究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在一阶形式语言L={ ,0}中,用模型理论对交换群进行研究,证明了整数环上的任意基数无扭模,都存在基数非自由模的无扭模,不存在有限交换单群公理,而素数P阶交换单群理论是范畴理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终极目标就是提供一个简单理论来描述或揭示宇宙规律。美丽、简单与和谐这是美学最高境界,亦是宇宙论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在天文观测和逻辑推理基础上,哥白尼摒弃了复杂繁琐的地心说理论,以追求简洁美为切入点,构建了全新的日心说宇宙论,进而拉开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帷幕。  相似文献   

17.
强化理论是当代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广义上的强化理论包括桑代克的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强化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强化理论。发展的强化理论已从S-R条件作用理论转向为认知交互作用理论,强化因此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克里斯塔勒理论和廖什理论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两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重大差别。对它们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书探讨,揭示它们在区位论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中介地位及其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企业本质论是我们研究企业边界问题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追溯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历史并分析了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的缺陷,提出从企业能力理论的角度出发,企业是一种能力体系,从而阐释了企业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结合集合论中的良基定理,建立了良好构成的图的概念,利用图的知识来得到良基定理的等价定理,是图论在集合中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