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选择、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的剖析,总结了ITRI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主要原因,认为政府的积极扶持、清晰的目标定位、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坚持公益性导向是其主要经验特色。相比较而言,大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一些问题,ITRI运作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推动工研院建设的机制设计对新兴产业发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影响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是科研院所利用其科技成果为各类主体提供服务、推动其科技成果流向有需要主体的重要方式,实践中存在科研院所因对"三技"与"科技成果转化"二者关系把握不准,而在适用相关政策时无所适从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科研机构工作经历和调研走访情况,基于技术转移体系视角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是目的,"三技"活动是手段,并不能想当然认为"三技"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观点;最后指出科研院所要充分用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挥"三技"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应聚焦合理划定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范围的"三技"活动这一问题,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处科技成果管理推广的职能起着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撑和促进了创新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生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生产力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有效对策建议极多,但对科技成果的有效界定和阶段性对策建议并不多见。当前,科技成果依然不能有效实施转化及产业化。本文经深入研究分析,把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确定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来,我国林业科技工作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3003项重大科技成果,真正得到推广应用的不到30%,大量的科技成果还未有效地转化,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科学不等于技术,技术也不等于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又需要有将科技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商品,从中获得经挤利益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姚相宜 《科技风》2023,(31):145-147
科技成果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出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高校在注重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创造的同时,也应重点关注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工作。本文提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立专业成果转化管理机构、加大科技成果研究资金投入、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四种方式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8.
<正> 文登市认真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不断完善转化体系,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目前,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以技术开发和推广为主的试验示范体系建立健全。首先积极引导企业创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其长期稳定发展蓄足后劲。到目前为止,已组建了1处国家级曲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国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开发基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实现向生产过程的转化,如果只是科学研究成果本身,是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其二还要看科技成果转化后对生产力提高的程度和效益。如何创造性地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科技成果,大多数为实验室成果,一般还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活动,也就是要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才能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或新产业。历史上蒸汽机、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许多重…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7~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彭佩云副委员长与会指出: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程度依然比较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和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学技术只有实现向生产过程的转化并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  相似文献   

13.
针对邯郸市不同县(市)农业资源优势和特点,我们以抓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为方向,在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同时,认真抓了一批农业星火基地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商品化为目标,以一个优良品种或一项先进技术为主,辅以其它优秀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集成,在划定区域内,认真组织实施技术开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特性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坚  丁云龙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90-1097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投入产出有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效率形态。本文利用我国26个地区2001-2005年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技术开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的边际收益特性,以及各个地区的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开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有不同的边际收益特性,技术开发阶段存在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与转化模式的选择关系密切。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管理为例,探究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时技术成熟度与转化模式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技术成熟度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之间的合适匹配能显著促进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研机构应基于技术成熟度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优化管理,对于处于不同技术成熟度的科技成果,应该优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许明金 《现代情报》2006,26(12):165-166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各类技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企业技术产品升级。本文分析阻碍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因素,列举了科技信息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管理的研究基础出发,对技术中介和技术中介组织模式进行了界定,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种技术中介组织模式即:技术中介组织的知识递进学习模式、技术中介组织的知识共享联盟模式和技术中介组织的知识孵化模式,这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竞争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国庆  唐露源 《科学学研究》2023,(12):2175-2181
本文重点研究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通过应用大规模定制理论及其成果范例,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定制的特点和核心问题,提出了科技成果大规模定制的理论模型,并以宝鸡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定制案例进行了佐证。本文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低成本获取共性企业技术需求、解析共性技术需求并编制标准化技术包、委托最合适的研发组织定制开发标准化技术、把若干标准化技术合成为个性化的技术方案,要成功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规模定制,要有技术专家和产业专家全程参与、要对参与的企业和研发团队进行大规模定制的培训、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负责大规模定制全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中的科技开发,其含意是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若把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比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上游”工作,那么不妨把科技开发看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下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各种可能的产权转移模式上,探讨随着技术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资金投入和风险分担程度的变化,从而发现成果持有方与转化方在最终产业化成果中产权分享变化的内在规律,并辅以相关实施案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