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广东省经济总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域内南北区域差异显著,经济总量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选取2009年广东省21个行政城市的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三个指标,运用量图分析法将各城市分为先进、中等和落后3种类型,利用GIS软件成图并分析了差异成因,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是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的基础.本文基于云南省16市州2008年、2011年、2014年时间截面数据,通过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构建云南省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Arcgis10.0进行城市化空间信息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水平处于完善发展阶段的是昆明市,1/3市州城市化处于优化发展阶段,其余市州均处于质量提升阶段,城市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除昆明市城市化发展属于经济城市化导向型外,其余市州城市化属于空间城市化导向型或空间城市化导向型向社会城市化导向型转变.(3)形成了以昆明市为城市化水平核心区,滇中城市群为次级城市化水平核心区,其余市州则为更低一级的城市化水平布局.  相似文献   

3.
以2005年到2013年湖北国内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游客集中度指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指数等方法,对湖北各地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武汉和神农架旅游经济水平高,宜昌和十堰旅游经济水平较高,咸宁、恩施和黄石呈较快增长状态,其他地区旅游经济水平相对弱化的旅游发展基本格局。产生的原因与自然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今后应巩固旅游经济水平高地区的地位优势,积极开发旅游市场,加强旅游管理,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基于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角度,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消除经济效应后的甘肃入境外汇收入为测量指标,分析计算甘肃省入境旅游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并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剖析甘肃省2001—2019年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和时空变化,研究发现:1.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呈无规则非均衡特征发展,绝对差异持续呈现变大趋势,而且差异变大速度越来越快,相对差异集中极化程度较高,竞争程度小;2.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呈双核心非均衡特征发展,离散、集聚特征不明显,兰州和酒嘉地区成为发展核心。基于分析结果认为,甘肃省应该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兰州、酒嘉、天水、甘南为入境旅游核心地区,由双核心发展迈向多核心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也比较突出,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分布。以2014年福建省67个县(市、市辖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县市区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依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全局Moran's I值、Local Moran's I值和Getis-Ord Gi*指数。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2/3的县市经济表现为空间正相关,1/3县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热点区为中南部沿海县市、闽中戴云山脉中南部西侧县市两大轴状空间结构。最后探索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以期为该省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以成绵乐高铁以及成绵乐高速公路为纽带,将高铁和高速公路辐射的川西经济带中的47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经济发展水平9项指标,运用PCA和Moran’s I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川西经济带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川西经济带呈现单极核模式和"点-轴结构"的空间特征,川西经济带上成都为极核点,成绵乐高铁为轴线,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基于川西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现状,其转型发展政策是构建"点-轴结构"中次级点,加强带内县域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际资料 ,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河南省乡村工业发展历程中空间差异的特征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缩小目前空间差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48个县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空间分布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发达县域和欠发达县域构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的主体,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的差异显著;(2)中原城市群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许三角地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半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18地市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河南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分异特征,并定量地讨论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域差异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表现和缩影。研究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1998-2012年的河南省居民消费水平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对河南省各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近13年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过程。接着对各市居民消费水平综合指数差异的现实格局进行探讨,将全省各市的居民消费水平划分成3个等级,发现河南省地区之间的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并且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状况在空间上以郑州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河南省旅游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发展规划、商品研发设计以及销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提升.为了发展河南省旅游商品经济,要进一步强化布局规划,使旅游商品经济发展更加有序;加强研发设计,增强旅游商品的吸引力;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商品的信誉度,让游客愿买、敢买.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保山地区腾冲县、龙陵县、保山市气象站的降水资料,从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性等方面比较了高黎贡山两侧降水的区域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南季风大气候条件控制下,受高黎贡山“通道-阻隔”及自身地形的影响,龙陵、腾冲、保山3地的降水年内分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3个地区中受西南季风影响剧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龙陵、腾冲、保山;从各地不同时期降水不均匀性的变化来看,保山具有龙陵、腾冲两地的综合特征,又有自身的特点.各时期3地降水集中期变化不大,龙陵、腾冲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而保山相比则要滞后一段时间,说明保山受西南季风影响比龙陵和腾冲迟,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与发达省区相比 ,云南省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 ,究其原因非常复杂。本文对影响云南民办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旨在为促进云南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小城镇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古代到近代 ,云南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小城镇兴起和发展动因具有多样性 ,分布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功能和类型发展具有多样性以及发展进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了近70%,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河南省来说,关键就在于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强省必须强县,所以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均衡理论在云南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 ,分析云南省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 ,认为昆明核心区“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 ,“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云南统计年鉴的核心数据,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和格兰杰检验。对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缺乏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宗教类型最齐全、宗教现象最多的一个省.宗教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背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云南宗教的区域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宗教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引导宗教为云南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融合是旅游业与生俱来的天性,融合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产业融合是旅游业的形成基础和主要的发展动力.融合发展是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必由之路,这是根据旅游发展新常态、党委政府新要求、人民群众新需求和市场主体新期待做出的战略选择.推动云南旅游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在融合中做大做强旅游要素产业,推动旅游融入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推进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旅游业全面融合的发展格局.为确保旅游业融合发展取得成效,还应该继续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订鼓励政策、加大投入引导、加强监测考评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必然选择。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与技术管理共同影响的,综合生态经济、知识经济与绿色技术等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在保山绿色经济的发展实践中,针对区域未来发展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发挥区域优势条件,制定了绿色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消费与服务业为主的绿色经济体系及发展措施,使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