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有的老师理解为就是写好教案,规定好程序,准备好问题,疏通好道路,每个环节花多少时间,哪个问题由谁来回答,都设计得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上课时为了防止课堂出现"始料未及",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在预设好的"套路"中学习,"顺理成章"地直达目的地。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可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只是在顺着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有人说:按"3+2=5"教的,只能称之为合格老师;按"3+2=?"教的,可以称之为好老师;而按"3+2=6"来教的,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面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个所谓"错误",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以一声"错"来堵住学生的嘴巴,还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错误"的辨析中学习?是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诸多领域多次讨论过,也定性过。我个人认为:要教活学生,要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后,便转变成为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为此,本人通过举例来浅析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没有学习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改革,而教改与学改的先导是教学思想的发展、更新.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重教重学"观,遵循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原则,提倡"两位‘老师'教一位学生".在教育工作者中要纠正重教轻学观与轻视教学的工作态度,在学生中要防止、纠正重学轻教观与轻教偏学现象.学习素质(爱学善学)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是学习改革的思想基础.因此,要对学生普遍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这样,学改才能科学地进行,广大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如何优化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毕业后才能适应、促进学习型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黄清霞 《考试周刊》2015,(50):11-12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历史教材和相关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果,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历史老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思考题,上课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艳辉 《成才之路》2014,(14):66-66
语文老师如何教作文,学生怎样写作文,一直困扰着很多师生。有什么样的好办法来化解作文的"难学"和"难教"的问题呢?这也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发人深省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写作才能,化解教师的难教,需要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达到不教的境界,需要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六年的小学学习,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从唐彩斌老师对张奠宙教授的访谈中,让我懂得了我们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带得走"的素养,让学生的"智慧"与"精神"和谐共生。一、培养学生寻找问题本质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和善于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的能力。如一道著名的"船长问题":"一条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教学上教知识重要,教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我们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该如何做呢?其实从最简单做起,就是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老师要多"问",不断地问,彻底地问,以"问"来贯穿整个教学,通过老师的"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问答,从而诱发学生模仿问、学会问、知道问,再进而能够自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但老师的"问"不能随便地问,应该在备课中先认真精心设计好,应该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492页)现代课堂的转型也在力求向着叶老所提出的"不需要教"的教育愿景努力着。如何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之境呢?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达到"不需要教"之境,必须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理想。  相似文献   

11.
黄羽 《华章》2011,(24)
近段时间,常在聊天时听到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学习懒惰态度又差,认真的学生学习能力又太差,学得很累但效果又不好,真是一届不如一届".甚至南开中学的教师也反映现在的学生学习状况不理想,学习能力差.那么是如何形成这一局面的呢?笔者经过思考与探索,认为形成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更多是依赖死记硬背与填鸭式学习接受知识,而缺乏基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名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堂行为力求规范张翠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帅在课堂上的行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态。上课时,教师的态度要和颜悦色,面带微笑,举止端庄,风度高雅,这样做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衣着。衣着是文化的表征,是思...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宗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创造空间,并加以指导。新课程中的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老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如何教给学生?怎么教给学生?课堂设问往往是大多数老师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总在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样的品德课才算成功呢?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才能教好品德课呢?一、课程的导入要高效品德教学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以及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尹绣青 《小学生》2006,(10):I0002-I000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老师介绍给你以下几种方法。一、课堂上要勤于思考。没有积极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要培养自己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不依赖他人。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学习。二、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在课改,学校教育提倡探究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社会各方面也呼吁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呢?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1、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告诉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教师要组织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亲近感,还要创造机会营造气氛让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每节课留几分钟让学生思考,给敢于提出问题的学…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有效办法是什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心理从最初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这是老师一直致力探究的问题。初中生处于好奇的年纪,尤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正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时期。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热爱英语这门学科是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尤其重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预习时发现问题,在课堂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课后复习时创新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学好数学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