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2.
一堂课不能太“满”,太“满”了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在上课时灵活地运用“课堂空白”,能有效地避免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所谓“课堂空白”,指的是在一堂课中,老师留给学生思考、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点”。恰如其份地、灵活地运用这些“时间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细、讲全、讲深、讲透,把学生的思路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明的教师,总爱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一下,或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动手、从不越阻代庖,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设置空白艺术的技巧空白艺术在教学中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教学活动,如果设置得当使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发现”.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1.引课时…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仍不能忽视,它是学生学习有序高效进行的保障。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境,适时点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发智力潜能,仍是十分必要的。一、授课中应留有“空白”教师在授课中应讲究艺术方法,不能兴致所到一讲无遗,而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这里说的“空白”不是空无所有,而是一种含藏,是语义待拓展的空间。讲课留有“空白”,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再创造的空…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课上讲得好,讲得"实在",内容丰富。其实不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称为"空白效应"。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给学生留出"空白",有助于教师"解惑、授业",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思考、发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实施"空白效应"呢?一、在新知探究处留"空白"  相似文献   

6.
朱英 《西藏教育》2009,(2):20-21
“留白”就是留出空白。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不讲”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地“看、思、做”的机会。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有时只注意到“如何讲”,却没有很多的研究“如何不讲”,害怕课堂上出现空白,总试图用声音去填充课堂上的每一隙时空。美国教育学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留出“空白”呢? 一、在知识展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今人常常用来表述有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这是指成功之道,顺利发展之道。当前中小学教育“张”“弛”失衡,课业负担偏重。教学科目堵得死死的,课堂教学排得满满的,学生作业堆得厚厚的。从时间和空间上,只怕学生失神,过多地强调了“张”。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在课程讲授上给学生留出内容和方法上的空白。教师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提示和暗示下,加以想像和联想,自主思考和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从现代教育理念讲,强调“弛”的一面,有助于启发学生自主自觉的求知欲,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9.
在教材中,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简略,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制造“空白”。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中写到的内容来推测构思没有写到或写得简略的内容,把“空白”补充出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0.
“留白”法亦称“不讲”法,或“布白”艺术。“留白”就是留出空白。教学中的“留白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不讲”的时间,让学生有独立“看、思、做”的更多机会。一、“留白不讲”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空白” ,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 ,或预习复习 ,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 ,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一、“空白”的意义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 ,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 .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 ,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弊端。教师将…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的“空白点”,就是指文本结构中存在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在“空白”处发问,一是问在看似矛盾的空白处。很多文本在内容或文字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矛盾点上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十里长街送总  相似文献   

13.
马秀珍 《宁夏教育》2003,(12):50-51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将布白艺术迁移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自由发展。当学生在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过程中,就会获得一定的体验和感受,进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一、“布白”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布白。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故意保留某些教学内容不讲,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故意不讲某些内容,并不是这些知识不重要,而是运用“吊学生胃口”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将所有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留给学生一些“空白”,让他们自己展开想象,去探索、发现、领悟.这种“空白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想象,努力去填补、充实“空白”.  相似文献   

15.
1.“三讲”、“三不讲”。明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现有基础.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课程设计的生长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在课程设计中,要构建“三讲”、“三不讲”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三讲”指讲重点、难点、盲点;“三不讲”指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注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空白”中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空白思维”。“空白思维”是学生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一、“空白”思维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空白思维”,原是艺术环境中所设的一种情境,本文用来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有的“空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新…  相似文献   

17.
马志兰 《宁夏教育》2011,(11):44-45
“空白”也叫“留白”,即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 “空白”策略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政治课和其它学科都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教改中,可采取“读、想、议、讲”四字法,在课堂上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在自学中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每讲一课,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讲解,教师加以点拨。初中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动,好表现自己,大多数学生都有“自我表现欲”。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应处处为学生的“动”和“表现”提供场所和机会。如讲授《宪法》…  相似文献   

19.
“空白”艺术是文艺作品创作中一种高超的技巧,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空间的手段。高明的作家和艺术家常常在作品中恰到好处地留下“空白”,以达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艺术效果。其实,“空白”艺术不仅是文艺作品所追求的技巧,于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给学生吮吸、消化、发现、驰骋的广阔时空,以便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思考,充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来设计“空白”,并在遵循知识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热烈、活跃的气氛较多。一般说来,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然而,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不能永远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能把教学过程中的“空白”(静场),穿插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在这一段“空白”中静静地想一想,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空白”的好处: 一、从思维角度看,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是学生思索的孕育期,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善于发现疑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教师先提问: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怎样的?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吗?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此时,教师不忙于让学生马上回答,有意给学生留出“空白”,舍得让学生利用这“空白”充分思考。经过学生充分思考,再让学生回答。随后而来的,学生的热烈回答便产生于刚才这一段“空白”的静思中。 二、从记忆角度看,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对前期学习材料的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