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准公共产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随迁子女数量逐年递增,为保障随迁子女在学校的福祉,提高他们的学校满意度,必须权衡和兼顾相关主体的利益。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多元主体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特征层面,随迁子女自我效能和身体状况对其学校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家庭层面,家庭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藏书和亲子交流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学校层面,良好师生和同伴关系有利于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提高;(4)社区层面,居民类型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数据结果,建议学校、家庭、社区与政府等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进随迁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适应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学校适应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随迁子女的教育结果和身心发展,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整体发展。利用2007年世界银行—教育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项目"数据,以就读学校的类型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在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性方面的异同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获得良好的学校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社会对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关注,从学校层面促进随迁子女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考察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分析学校层面特征对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城缜儿童相比,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较差,表现形式更加隐蔽,且极端个体更多。学校因素能够解释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得分变异的14.26%。在学校层面,学校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对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具有正向影响,而学校外地学生比例、班级规模则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六所学校问卷调查数据,对随迁子女教育背景和学校生存状态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其共性和差异。并以访谈调研和全国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为背景,分析随迁子女学校生存状态的形成机制。借鉴文化演化观点,探讨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衍生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城市学校上学的现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上学有些是被动选择的结果,有些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们适应城市学校大体上经历了角色转变期、角色感知期、角色同化期等演进阶段.而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生活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个人学习成绩及在学校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随迁子女人数愈发庞大,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随迁子女跟随其父母到达新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社会各界应给予随迁子女更多的关注与爱护,随迁子女自身同样应培养自身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健康。本文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对南京市H小学226位随迁子女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得该校内6.6%的随迁子女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其进入城市生活,鉴于城乡文化差异、教育制度不完善以及户籍制度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较为凸出,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基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问题,提出有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的关注。问卷调查了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现状,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来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前瞻价值.但是由于长期受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遇到了诸多困境,阻碍了他们学校融入的进程.为此,应多方采取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建议可通过城市家长、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协作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入.  相似文献   

10.
周晓凤 《时代教育》2013,(4):158-159
家庭教育是对少年儿童教育的基础,它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双管齐下,搞好儿童教育工作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本文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分析解决其子女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新时期建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新型协作模式的思路,促进其子女能平等、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某些随迁子女必须缴纳较高的费用才能上学,二是部分随迁子女所受教育的质量相对偏低.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某些地方教育资源有限,流入地政府观念没有转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为此,应该加强相关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制定相应的奖惩和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刘光珍 《亚太教育》2024,(2):101-103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提出,德育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校内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现状,对随迁子女的德育给予有效的关注,通过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强化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地跨西南地区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语言状况的调查,并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家长语言使用和态度与子女语言使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普通话是跨区迁移家庭成员的主要使用语言,家乡话在他们的语言使用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他们逐渐意识到四川本地方言的实用价值。随迁子女与其父母语言使用同质性较高,在家庭、公共场所和学校均主要使用普通话。研究还发现,普通话在子女第一语言习得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与家长对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支持态度密不可分。这同时也启发我们,今后推广普通话可以多考虑从家庭方面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43):176-177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学校教育融合其本质属于城乡两类群体对话,需要两者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因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中隐含的福利观、同化观、物化观等,无法体现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基于此,文中从学校引导层面入手,探讨学校在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继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特别是在随迁子女学校,学生常常因为化学用语障碍而极大地影响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影响到后期有效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初中生源全部为随迁子女,通过调查、家访、访谈及教学实践研究获得一些成效。从分析原因入手,然后从提高教师非智力因素影响力;明确化学用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逐一突破难点,建构学习化学用语的自信心;内化整合、形成知识脉络;玩转化学用语、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五个方面阐述了随迁子女学校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对深圳市小学四年级、六年级574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称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并与该市1200名四年级、六年级本地户籍的学生(下称深户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女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男生;深户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随迁子女,随迁子女的师生关系好于深户学生;没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有留守经历学生;与父母双亲一起生活的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好于与其他家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一起生活的学生;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父亲学历越高的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越好.为了提升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政策,搭建随迁子女发展平台;搭建学生互助合作平台,帮助随迁子女解决学习困难;接纳与关注全体学生,帮助随迁子女走出自卑,提升自尊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和自编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对吉林省延吉市两所小学共63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以了解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总体看,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性别、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公办学校作为接收随迁农民工子女的主要渠道,在促进随迁子女社会融合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公办学校在促进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社会融合的特质,并把握公办学校自身在促进社会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实施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多方力量协力推进等措施,以期实现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20.
潘宏斌 《宁夏教育》2014,(10):71-72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相当一部分孩子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学习、生活,这也给城镇学校带来了压力,大班额履治难减;家庭环境、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心理问题凸现;安全管理、教育质量问题突出。本文就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逐步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