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生活化要求通过学生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高尚的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德育评价五个角度对初中生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现今学校德育的诸多误区源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势必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产生阻碍.纵观本世纪西方德育的主旋律与新动向,作者提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依此设计了一种新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  相似文献   

3.
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表明学生是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主体性与德性同步发展,学生自主建构主体性道览德人格.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 ,邓小平同志审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德育发展变化的规律 ;深思中国德育的历史变迁与经验教训 ;展望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德育的规格与走向 ;建立了新时期中国德育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德育成果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来完成的 ,因而具有时代的内涵。邓小平的德育原则是他的德育思想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是我国新时期德育的根本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述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思…  相似文献   

5.
一、主体德育过程的主要特征 1.德育过程的五个基本心理要素 主体德育的过程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主体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学生主体实现这一转化的心理过程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知,即知识。就是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6.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为了学生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提升.小学德育渗透于、潜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在生活中形成,又融化于生活.故而回归生活、走向生活,应该而且必须是小学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教育界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立德树人,"德"是"人"的德,"人"是有"德"的人.生活德育有两个内涵:一是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实施德育,二是让学生在德育当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德育过程向生活开放,三是坚持生活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生活与德育联系在一起时,学生的自主认识可以得到尊重.在初中德育中采用生活德育的思路,实际上是将德育进行课程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在德育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型德育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德育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实践、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从而实现幸福生活的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