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题的提出当前,小学历史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由于一堂课要教完一篇课文,内容较多,因此学生作业往往不能在课堂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怎样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我尝试了“四步自学法”。二、内容及实施方法历史“四步自学法”,即按“看一想——划——记”四个步骤组织课堂教学。它始  相似文献   

2.
既具有发现的思想 ,又运用了程序的原则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可看成是重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编制了一定认识程序的发现法 ,它优于一般的发现法及程序教学法 .读完刘祥民老师“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的课例 1— 1 ,我认为这是一堂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成功课例 .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了如下几个要点 :1 启发式教学必须在全堂课的结构上造成“启发态势” .课堂上 ,刘老师正是通过数学家笛卡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所碰到的一个问题 :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能否用方程表示 ,以及能不能说方程⑥是直线的方程等一系列问题去…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出现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程序启发式”、“导学法”、“探究法”、“发现法”、“自学法”等,根据方法与效果相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智力发展差异的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张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为…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略) 二.智能要求(略) 三.德育渗透(略) 教学重点:农业开发的四个潜力教学难点: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教学手段:投影仪、自制投影片、自制录像带、放像机、农产品实物 教学方法:讨论和比较法、直观教学法、读练讲析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学法指导:读图释图,讨论比较,观察分析相结合的发现法.  相似文献   

5.
启发式教学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中国式的“启发式”,另一个是西方式的启发式——“产婆术”。它们产生于古代的两位思想巨人,一个是中国的孔子,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启发诱导,开启智慧。但是启发式教学还能适应现代的教学吗?笔者曾就此问题对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学完全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只是“满堂灌”中加了一些提问罢了,它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具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刻的考证。《论语》是孔子和学生的言行录。在《论语·述而》中,孔…  相似文献   

6.
不少教师把讲读教学变成“教师讲、学生听、很少读”的讲解教学.课堂中,教师滔滔讲说,学生主要坐听教师灌注有关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落了空,使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后来,许多老师对“满堂讲、满堂灌”的讲读教学的弊端有了认识,在教法上作了一些改革探索,力图变“满堂讲”为“启发式”.可是,有的老师又步入误区,把“启发式”误作“问答式”.一堂课问上三四十个问题甚至五六十个问题是司空见惯,“讲读”变成了“问读”,阅读教学变成了问答式教学.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一些全国性语文阅读教学竞赛课活动中也屡见不鲜.如最近一次全国性竞赛活动而且获一等奖的《海滨小城》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改则变,变则通。教学要改,首先要“三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教”为“三教”;改他学为自学。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三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智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改注入式为启发式运用启发式,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放手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放胆地让学生追求真理,发现真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运用启发式,就是要教学生发现真理。启发式有三法:一是比较法;二是联想法;三是解剖法。  相似文献   

8.
“钉钮扣”     
我们听了长沙市育才小学副校长李健霞老师的一堂思想品德课。李老师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下面是这堂课的纪实。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钉钮扣”的故事(出示挂图,图上画有两个小朋友,衣着一个整洁,一个马虎,后者衣上还掉了几颗钮扣)。师:这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华,一个叫小刚,  相似文献   

9.
我们企业学校初一新生入学,分数线比普通中学要低得多。这样的学校能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我于一九七九年开始进行改革尝试,到八二年上半年完成了第一轮实验。这期间,由开始探索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发展到培养自学能力提出了“读、批、写、讲”四字自学法,到八一年又进一步发展为“读、批、议、写、讲”五字教学法。从八二年下半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第三十三中学韩金周同志,为了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先生讲、学生听”的课堂程序结构,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四年前开始了历史课的“自学强化”教学法实验。“自学强化”教学法的结构分“自学”与“强化”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一堂课的程序结构是:自学——讨论——总结——布置下课学习内容。其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练习——讨论(总结)——自学新课——布置思考题,“强化”程序在前,“自学”程序在后。亦即就要学习的节节新内容而言,在一堂课的下半堂开始(“自学”程序),下堂课的上半堂是这堂课下半堂的继续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课堂教学运用读(学生自学)、讲(教师精讲)、练(课堂练习)、议《师生议论)、结(师生小结)、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程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程序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分析教材的类型和内容,采用“读、讲、练、议、结、验”有针对性地组合进行: 1.验→读→结: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中国式的“启发式”,另一个是西方式的启发式--“产婆术”。它们产生于古代的两位思想巨人,一个是中国的孔子,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启发诱导,开启智慧。但是启发式教学还能适应现代的教学吗?笔者曾就此问题对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学完全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只是“满堂灌”中加了一些提问罢了,它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具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刻的考证。  相似文献   

13.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道倒数的意义。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4.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没有倒数。教学关键:掌握倒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启动导入1.交流①问:你叫什么名字?(王萌。)我给你们上数学课,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也是王萌的———(老师)。我是王萌的老师,王萌是我的———(学生)。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好,听说王萌的普通话讲得不错,我想请王萌当我的普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应废止以教师的“讲”为主的注人式教学,采用以“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向、导知、导法、导情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1.导向。就是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每一堂课都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使学生深切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必不可少,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欲望。2.导知。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总结规律。我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设计了如下探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县自从1990年开始采用人教版新编的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试教实验,至今已有3年多了。经过几年来的试教证明,这套新教材有许多新特点,尤以采用“启发式导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最佳。“启发式导学法”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注意从“读、看、思、问、议、讲、练、做”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积  相似文献   

17.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8.
一日,我给学生上“24小时记时法”。正讲得起劲儿,突然学生陶盛左手捂住了口鼻,右手举得高高的要发言。我立即“刹车”:“陶盛,你有什么话要说?”‘老师,吴镇涛放了两个屁。”陶盛一本正经地说。“哗——”,教室里顿时乱成一锅粥。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我迅速、果敢、机智地排除了“故障”。事后,我常常为自己在这堂课上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以来,我在湖南中医学院完成“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任务时,将三周的课并做两周上,将两节连堂课改为三节连堂课,采用“讲、读、查、议一条龙”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学法时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又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现在,启发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启发式教学的质量。我最近在几所中学听了五十余堂课,感到在启发式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亟需解决。兹不避刍荛之言,以语文教学为例谈些个人看法,以求正于方家。 (一)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外壳,或者说是启发式教学的外在形式之一。但是,有些教师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