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一个多么庄严神圣、高贵诱人的字眼。为了她,陈毅吟出“取义成仁今日事”的绝命诗,陈然唱出“我愿把牢底坐穿”的动人曲:为了她,毛泽东叩问“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主宰,抒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如今,历史进入了新时代,“自由”给予人们更多的思考。郑培民为山区村民的生存自由积劳成疾,鞠躬尽瘁;任长霞为登封百姓的安居自由殚精竭虑,以身殉职;当然,也有人因纵权而失去自由,有人因贪欲而囚禁终生。于是,珍爱“自由”这一严肃的话题又摆到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想要摆脱焦虑,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写作指导材料围绕关键词“焦虑”展开。在行文前,首先应界定概念。现代社会人们想摆脱的“焦虑”,是指一种持续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人们会因工作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等而感到焦虑。而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这句话暗示着当我们处于焦虑状态时,大脑可能会更加活跃,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灵感。  相似文献   

3.
有人问泥     
有人问泥:“你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你却饱受讥嘲冷落,你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泥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亲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有人问泥:“与荷相比,她有美丽的外形,有芬芳的气息,有亭亭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颂赞她,多少画家艺人描绘她,多少人欣赏她,多少人喜爱她。而你呢?你什么都没有……”泥说:“你错了,我有荷全部生长的经历。她的萌芽新生,我分享她的期望;她的青涩岁月,我体会她的苦闷;她的含羞待放,我分担她…  相似文献   

4.
一、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怎样去读书.怎样去思考?有人说,重要的是“读”.只有“读”,你才能广泛的占有知识而处于自由的境界;有人说,重要的是“思”,只有“思”,你才能获取更为丰富的营养而成为智者。  相似文献   

5.
“因你心动,为你而行。”于是世上便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有人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人告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强烈的愿望、成熟的思考、正确的方向往往决定着行动的效率和结果。请看下面两位同学是如何“为你而行”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从电视上听到一个从12岁就开始痴追刘德华的兰州女孩林娟的故事。林娟为了能够到歌会现场亲眼见到华仔,不惜让父母变卖家产、倾家荡产而几次为她筹措旅资;为了自己的追星梦,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刘德华的专辑而不惜放弃学业,从12岁一直追到28岁;为了自己虚无缥缈的梦想,当别人问她“在你的生活中父母与刘德华哪个重要”时,她甚至毫不犹豫地说“刘德华重要”。造成林娟这种行为和心态的祸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父母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退让和缺少爱心、责任感教育所致。就连知道林娟一事后“很不开心”的“当事人”刘德华也说:“一个…  相似文献   

7.
当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的时候,俄国批评界一遍惊慌:有人颂扬安娜为“英雄”,有人咒骂她为“荡妇”,有人称他为温文尔雅的“太太”,有人说她不过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女人”。无独有偶,在中国《红楼梦》的研究中,人们对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也是褒贬迥异。有人喜欢她的“随分从时”,有人厌弃她的“藏愚守拙”,有人爱慕她的“鲜妍妩媚”,有人咒骂她“利欲熏心”。自王希廉的《薛宝钗赞》始,百多年来,评者络绎不绝,论文汗牛充栋。褒者的以为钗黛合一,“薛林雅调称为双绝”;贬者则认为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利欲熏心的女禄鬼”。  相似文献   

8.
李可欣 《初中生》2018,(2):26-27
她要走了,去加州,那个自由、烂漫、充满阳光的地方. 我问她:“你想家吗?那个只能在地图上才能找到的地方……”似乎有什么模糊了她的双眼.她默然不语,脸上肃穆的神情随着我俩面前火锅里的泡沫一起上下沉浮. 她从身后拿出一只缩小版的风筝,说:“送你.”我疑惑地看着她,不明白为什么送我如此特殊的礼物.她笑了笑,说:“我也有个一模一样的,为了让你看着它就能想到我.”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儿童心理咨询”中,我除了接待一些家长外,还接待一些孩子。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位小学生。一位是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她落落大方地走到我面前说:“爷爷,我活得很累、很烦,真不想活了,怎么办?”她这一问使我惊呆了。只不过是7岁的小姑娘怎么会感到和体验到活得累而不想活了呢?我让她坐下,问她:“你为什么会感到活得累而不想活了呢?”她说:“我一点自由都没有!”“说说怎么个没有自由法?”她说:“你看,  相似文献   

10.
薛海潮 《广东教育》2011,(10):64-64
【题目】 “因你心动,为你而行”。于是世上便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有人吟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人告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强烈的愿望、成熟的思考、正确的方向.等等.往往决定着行动的效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大家都这么说,她自己也这样觉得:精明能干的爸爸,温柔贤淑的妈妈。爸爸妈妈爱她,她也“爱”爸爸妈妈。她总喜欢告诉朋友,“我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朋友总是羡慕与惊奇,因为很少有人这么做。这天语文课,老师讲了《背影》。结束之时,老师突然问大家有谁对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全班只有少数人举手,其中自然包括她。老师又问:“有谁把爱付诸于行动?”她的脸“唰”的红了,她知道,自己没有,只是为了让大家羡慕,她才会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她闷闷不乐地想:“不就是行动吗,我也可以的。”“怎样才算行动呢?…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四月,阳光明媚,小草层层染绿,一派春的气息。然而,一种新病毒——“非典”正悄然侵入人们的生活。因为它的陌生,因为人们对它的一无所知,“非典”带给了人们恐惧。“非典来啦!”有人谈“非典”变色,也有人逃之夭夭,而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勇敢面对。在这群人中有一位特殊的小姑娘,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东高房小学的袁日涉同学。她自己居然建成了一个小小的抗击“非典”的网站。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下列材料作文有人说 ,你可以依据外在的美来评价一朵鲜花、一只蝴蝶 ,但你却不能这样来评价一个人。因为万物之灵的人 ,他的外在表现比动物和植物要复杂得多。也有人更进一步地说 ,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并不因美丽而可爱。一个服装时髦 ,容颜秀美的人 ,如果不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深刻的内涵 ,他 (她 )就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感。阿拉伯人讲 :马的美在奔跑中。人的美在实践中。话的美在真理中。也许 ,你对美还有其它更独到的认识 ,请以“美”为话题 ,写一篇 6 0 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思路设计一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你人生…  相似文献   

14.
曾经拥有     
飞蛾扑向熊熊焰火,决不因残缺的翅膀而哭泣。因为她曾经自由飞翔,即使在火中化为烟尘也心甘情愿;因为她曾经快乐地追寻过,而最终拥有过“光明。”不为坎坷行程而厌倦人生,就算凋零在最美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 “因你心动,为你而行”。于是世上便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有人吟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人告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强烈的愿望、成熟的思考、正确的方向等等,往往决定着行动的效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爸爸,我不想再拥有一个身体了。”邓林说得十分坚决,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不仅仅是一时冲动。“为什么!?”沈教授感到十分突然。当初,在邓林病重期间,她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啊!而当她的“电子意识”进入网络之后,她又是多么渴望能早日离开这里!可现在,她究竟是怎么了?尽管沈教授知道,邓林一天天地开始喜欢起网络世界,但他还是没有想到,邓林现在居然会如此坚决地拒绝离开。“有一个身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没有自由。”邓林说出了她的道理。“那你觉得你现在自由吗?”聂品全脱口而出。“我觉得我至少要比你们自由得多。”邓林似乎是在笑,…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有一位银发老妇整日踱来踱去。有人认为她是在活动筋骨,有人认为她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了这位老人的事情,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面带焦虑、心事重重、需要帮助的无助者。见到独自乱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问一句:“小东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帮忙吗?”见到满眼忧郁的女孩,她就上前问一句:“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吧!或许我能帮助你。”见到心事重重、满脸沮丧的老年人,她也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遇到为难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给你出出主意?”她救助过长期失业感…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本期《时文精华》栏目为你精心准备了一“桌”图文并茂的“文学宴席”。作者钱海燕是漫画界的新秀,自称“小女贼”,年轻、朴实而又深刻、幽默。文如其人——她的文字简洁、精练而又老到、辛辣,意思似乎已经快要说透了,偏偏又笔锋一转,给读者留下仔细品味的余地;她的图画更是如此,简单、大方,但又一丝不苟,在某些地方精致绚丽。难怪有人评论她的作品是“三分文章二分画,再加一分邪气”。以下这3篇短文轻松幽默而尖锐老到,就像耐人品味的精制小菜,希望能够激起你的阅读“食欲”,引起你的思索,从而对你有所启发。同时,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你能够更加从容、幽默地生活。好啦,闲言少叙,各位还是下箸吧!——荆坡  相似文献   

19.
教育,似乎是电影中永远经典的话题:既有感人肺腑的《生命因你而动听》,也有轻松爆笑的《摇滚校园》,其中最经典的要数罗宾·威廉斯的《死亡诗社》,这不,连大名鼎鼎的朱莉亚·罗伯茨也要来过把瘾。对于大嘴美人领衔主演的这部《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人认为是她的咸鱼翻生之作,因她近年正遭遇事业瓶颈,也有人认为该片既春风化雨又励志,是一部很有看头的人性之作,极有可能问鼎今年的奥斯卡。当然也有人认为它过于温情甜腻。无论如何,青春校园片总能勾起人们对那段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20.
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只狐狸先饿瘦下来钻洞吃葡萄,而后又瘦身逃出。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值,因为狐狸为吃葡萄饿瘦了两次,可是你想过吗﹖狐狸使自己尝试了一次,使自己挑战了自我一次,这不好吗﹖人们在生活中常说“一帆风顺”,可是平静太久的生活也是无味的,人们只有不断尝试,挑战新事物,才能不断从中受益,完善自我。即使失败,也值。我曾看过这样一条消息:一名北京的女性,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从事于一项很好的职业,办公楼在国贸大厦最高层,可是,她没有一直过平静而安逸的生活,而是辞职去了广州开创自己的新天地。有人会为她惋惜,可你想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