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练前指导 文言文翻译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翻译目标:信、达、雅 “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相似文献   

2.
江宋奇 《初中生》2007,(3):34-35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而“雅”是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3,(11):53-53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4.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2,(12):58-58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5.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3,(3):63-63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6.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2,(10):57-57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7.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目的论视角重新阐释了“信达雅”的内涵。根据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翻译对象《天演论》,笔者提出“信达雅”是以“雅”为中心,兼顾“信”与“达”。“雅”不是外在的“润色加藻”,也不是翻译的“脂粉”。在《天演论》的翻译中,目的法则赋予了“雅”的核心地位,使“信”在严复的翻译实践中从中心走到了边缘。  相似文献   

9.
日汉翻译教学中,和歌俳句翻译是丈学翻译中的难点,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日语知识的综合考察,更对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形似和神似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对“信”、“达”、“雅”标准有一个再认识;并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等方面给翻译授课教师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珍 《海外英语》2011,(4):174-175
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思想家,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于中国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简述了严复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并阐释了"信、达、雅"三字理论。根据严复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目的结合其个人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三字理论中"雅"的标准,阐明了严复对"雅"的选择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2.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3.
以《吟边燕语》为例,点出林纾"讹"译若干实例,并从伦理文化、叙述技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林纾翻译的干预策略,在译书与著书的辨析中剖析林译特点及林纾的思想,认为林纾在翻译中渗入自己的理想和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主要是迎合市场和读者,应和政治,并传达一种新秩序的构想和新文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且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视角。文章分别对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进行了评介和分析,并对中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词汇的用法涉及特定语言的文化及言语范畴,词汇的意义往往有别于特定系统中固有的内在含义。基于此,对汉语中的常见词"走"的不同用法进行德语对译分析,按词性与特定的搭配,从"走"用作动词、名词,特定搭配,俗语的语义互译及德汉中的"走"引申互译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找出"走"在德语中的对应译法。  相似文献   

16.
译学无国界,其原因有四:一是翻译不止是语言符号间的过渡,许多非语言因素在多个层次对翻译实践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二是译者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间的互译,只有世界译学能涵盖一个国家所进行的所有的翻译实践活动;三是不同国家在长期相互隔绝的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翻译理论,即使相异的译论也有极强的互补性;四是翻译学可以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借鉴“系统”、“共性”等概念,不断扩大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朝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植于特定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寓言和箴言等产生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已成为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圣经》典故与中华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国内译者在翻译《圣经》典故时经常碰到理解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探讨《圣经》典故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圣经》典故翻译。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符号学、又被文艺批评领域广为关注的“互文性”理论这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提醒从事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学者去探究翻译与“互文性”的关系。这无疑会给翻译研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互文性”理论将翻译视为文本间的互换,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赋予译者三重身份,即:读者—阐释者—作者。文章详细论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从不同层次把握住自己的身份来实现文本的互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杰弗里·利奇的《语义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意义对翻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所起的作用以及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一致与否会给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带来相应的变化.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一致时,翻译是确定的,直译可达到"信""忠实"的标准;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不一致时,即意义会受到自身结构和社会意识历史的影响发生很大变化,意译是较佳的方法,这时可采用翻译的一些软标准,如: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译文的普遍可接受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翻译“可译性”的讨论,标志着由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描写主义学风向支配翻译及翻译研究中的理性逻各斯的转向。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向意味着对翻译研究中所盛行的“理性惰性”和斥翻译研究为“派生而非原生态”的观点的质疑。我们将立足于语言存在论的现代阐释哲学、本雅明译论以及德立达对于本雅明之补充,并从语言与物、语言间性以及“可译性”与“纯语言”之间的辨正关系入手,对翻译之“可能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