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3年以来,我国官员问责再掀高潮。这是一项响彻中国政坛的重大体制改革措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通过问责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和问责制的实际执行两个方面的分析,指出官员问责制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具体问题,以期对于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代官吏退休制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唐代对官员的退休年龄、退休待遇等方面问题都有了明确规定。官员退休后基本都能享受原优棒禄的一半以上,这既保证了晚年生活,又使年逾七十和体弱多病官员能及时退出官场,防止了官僚队伍老化,保障了政府机能活力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社会,“清”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官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员群体的自期与自戒。面向官员群体的官箴书对此有较为集中的反映,特别以清代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最为突出。“清者大节”是清代官箴书中对“清”这一道德操守的高度概括,由清心寡欲、清廉俭朴、清正廉明等内容构成,分别与官员的精神追求、生活准则、施政规范相对应。在历史上,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作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了帮助提高官员道德素养、规约司法审判、参与塑造循吏、因应清官崇拜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这一名词的出现早在先秦历史文献中即已有之,但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行则起始于汉代,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宋代时统治者日益认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尤所重之”,并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与系统。对致仕官员的年龄、待遇、安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步伐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政企不分 ,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有 :一些政府官员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蒙受一定程度的既得利益的损失 ;国企中党、政、企三家合一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国企所采取的国家 (政府 )所有制。因此 ,必须相应地采取措施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内部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如:士兵惰性滋生;官员腐败贪污;军队欺压百姓等。这些问题对战争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包括胡长青在内的部分将军,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整饬军纪、思想宣传、伤员优抚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纪松弛的局面,利于正面战场作战,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唐律》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之作,其优秀的立法成果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对官员的权力赋予和权利制约方面的规定,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几年因为许多负面新闻的报道,公务员的婚恋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对象,从而影响了国家公权力的威信。本文通过分析《唐律疏议》中"监临娶所监临女"条的规定,总结唐律在官员的婚姻方面的法律规定,寻找当代国家工作人员的婚恋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官员是国家形象的最具代表者和直接体现者.信息时代的官员形象已经不仅仅是官员的个人行为,而且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官员形象的体认以及良好国家形象的建构.媒介对官员形象传播的扁平化以及负面报道得过多,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对官员的刻板印象.而全面提升官员素质以及加强对媒体的规制和引导,是救赎与重塑官员形象危机,建构健康、积极、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治理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要源头控制。越治理越差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处在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官员任用体系中责任不清,封建官僚思想严重等弊端有关。只要我们加强监督,走群众路线,让官员产生敬畏心,我想一定能够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唐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对官员进行激励,制定考评标准与官员的奖惩挂钩。物质激励对促进官员尽心尽职、效忠李唐王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单纯的物质刺激并不能完全保证官员能忠于皇权,“安史之乱”的发生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腐败犯罪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腐败官员潜逃境外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危害社会经济、政治与法制,为民众所诟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腐败官员外逃问题,大力开展境外追逃工作,通过引渡、非法移民遣返、劝返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腐败官员境外追逃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家属移居海外报告和备案等制度,建立预防腐败官员外逃的长效机制,同时,灵活运用量刑、不判处死刑等承诺,进一步加强腐败官员境外追逃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官员问责这一举措自启动以来,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主、客体不够清晰、制度未健全以及监督和救济缺失等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为使官员问责从一项政策变为一项制度,从而稳定而有效地发挥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提出制度安排和伦理建设是完善官员问责制的路径选择。其中制度安排上要加强官员问责制自身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从而起到外部控制和事后补救的作用;而伦理建设着眼于减少官员失职行为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东汉国家进行决策的北方边疆问题,既有涉及到国家军事安全、边疆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又有如何经营边疆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中央官员和边郡郡守、领护官员提出,通过廷议和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两种决策方式予以解决。绝大部分中央文武官员都能参加的广泛性,使东汉边疆问题的决策体制具有纠正决策失误的特点。正因如此,给对东汉北方边疆安全带来严重后果的消极御边和羁縻意见,才大多没有被采纳为国家决策。  相似文献   

14.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对地方的监控措施上,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的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将大小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抓住,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牢牢掌握。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在此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中央以顺从为主,而这也带来了地方官员治理中一意向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特赦是指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已受罪行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刑罚的制度,是国家对某些罪犯或者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措施。中国自1975年后未实行过特赦,针对中国严重的腐败现状有专家提出"腐败存量特赦论",即以某一时间点画线,此后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此前的官员财产只要全部申报,退出赃款,既往不咎。以特赦化解腐败呆账的观点引起部分民众的质疑。本文针对腐败存量特赦论是否可行与合法等问题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为两个方面,即“占有”和“经过一定期间”。作为取得时效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经过一定期间”,即取得时效期间,其何时开始起算、何时中止、中断是取得时效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应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规定、学说为基础,对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充分研究,这是取得时效制度应用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条约在近代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和熟悉条约是一名外交官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衡量一个外交官员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奕沂从1860年起全面负责晚清外交。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对条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方面,这些认识有很大的局限,主要是没有将其与国家主权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它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对指导晚清外交和倡导洋务运动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条约在近代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和熟悉条约是一名外交官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衡量一个外交官员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奕从1860年起全面负责晚清外交。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对条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方面,这些认识有很大的局限,主要是没有将其与国家主权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它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对指导晚清外交和倡导洋务运动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初朱元璋推行的国子监生历事措施是后来监生历事制度的雏形,此措施对明代整个官员职前培训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并对明初的政权建设乃至整个明朝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都产生过一定影响。学界对明代监生历事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进展(历事的种类、期限、名额、条件等方面多有研究),但对于朱元璋推行监生历事措施原因的探讨尚显不足,本文侧重于探讨后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幼小衔接断层问题,美国作为学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其对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