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法1新授后,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会平均分和所取的份数,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操作中,要求学生用对折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再将其中的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写出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六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并写出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马上进行操作,都达到了老师的预期目的。师:同学们,先来看这个正方形,涂色的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生:四分之一。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都是取一份呢?”这一节课的…  相似文献   

2.
如图1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是35m、宽是24m,涂色部分是两个长方形和两个平行四边形,空白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一、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从下面的数学情境,可以获得整数乘分数的具体意义。 图1中4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为1个面积单位,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题目] 如下图,甲、乙、丙、丁四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EFGH,中间阴影为正方形。已知这四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和是40平方厘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9平方厘米,求甲、乙、丙、丁这四个长方形周长的和。  相似文献   

5.
胡桂霞 《山东教育》2013,(Z1):76-78
本单元主要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较大的面积单位。其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为认知基础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速算数乘分数的意义 从下面的数学情境,可以获得整数乘分数的具体意义. 图1中4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为1个面种单位,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18.长方形面积公式师:请每个小组@@号同学拿出12个Icm’的小正方形,将它们拼成长方形(每次都必须用上这12个正方形),有多少种拼法?③④号同学根据①②号同学拼出的长方形,填好表(一),其他同学协助拼凑。表(一)师:大家在拼凑、记录中发现了一些什么?先在组内交流,再派代表汇报结果。生;:这些长方形面积相等,但长宽不一样。生2:摆几个1cm2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生3:从表(一)中发现,长方形面积似乎是长乘以宽。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长方形面积=长×宽,看表(一)是正确的。我们再拼几个长方形,验证这…  相似文献   

9.
<正>片段一:创设情境,建立猜想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已经学会用面积单位量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面积了,现在每人桌上都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我们来个竞赛,看看哪些同学最先求出它的面积。(分两组:一组的长方形,长3厘米,宽2厘米;另一组的长方形长、宽不是整厘米数。)2.引导探索师:优胜者是哪些同学呢?你们求得的面积是多少(显示摆的结果)?失败的同学能谈谈原因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不是正好摆满,一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通过摆长方形的活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通过不同形式,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通过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所给长方形的面积,进而引到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11.
李青 《云南教育》2002,(31):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1.电脑出示。师: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2.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有几条边?你们数数看。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板书:四条边)教师请一名学生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边并数数条数。师:那么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生: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师:谁来数给大家看?(指…  相似文献   

12.
巧算面积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基本思路是“分割与拼合”,基本算法是“求差或求和”,但具体实施时又有技巧可谈。一、等积分割,以数代算[例1]两个长方形叠在一起,小长方形的宽是2米,A 点是大长方形一边的中点,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5平方米?(1994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第一试[A 卷]第6题)分析:如右图那样作正方形ABCD,两条对角线将其面积四等分,每块的面积是1平方米。再将原图中阴影部分像右图那样分割(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P70~P87),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从学习长度概念到学习面积概念,是空间形式认知发展上的飞跃。系统梳理、合理安排、科学复习“面积”知识,建构稳固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复习内容细致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单位。将复习内容认真梳…  相似文献   

14.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提出要学生画一个面积为2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按照一般方法,画正方形需要知道它的边长,这对小学生来说,显然是办不到的。学生在试画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太小了;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面积4平方分米,又太大了;他们又分别画出  相似文献   

15.
把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多少个?我们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因此,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所有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拼的时候,由于是用1平方厘米的整块小正方形,所以,拼成的任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厘米数,必定是12的约数。而12的约数有:1、2、3、4、6、12。于是很容易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一、导课同学们 ,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出示长、正方形卡纸 ,问 :“这是什么形状的?”边贴在黑板上。提问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除了这些特点外 ,还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道数学诡辩题: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8个长度单位,面88~2=64个面积单位。现在把它按图一甲尺下寸剪成4块,即把正方形剪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和两个相等的梯形,然后把它们拼成如图一乙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成为13 ×5=65个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听了两位青年教师的示范课,上课内容都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感触颇深,现简介如下。 教例A 一、复习面积含义和面积单位等相关知识。 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拿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边摆边想: (1)沿着长边可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个。 (2)沿宽边可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个。 (3)这个长方形共摆(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 )平方厘米。 (4)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长和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 (5)归纳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相似文献   

19.
在“几何知识”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练习题,下图有()个长方形。学生解答时出现了8和9两个答案,争执双方各有其说。究竟是8还是9,必须弄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关系。金国通用六年制数学教材第五册中,是这样描述的:“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比较不难看出,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都具有,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以集合的观点看,正方形是长方形的子集,它们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给四年级学生出了这么一道试题: 图1是正方形,按图上所画的线剪开,能拼成像图2的长方形吗?为什么?(单位:分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