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不下心结就做一个独立的自己也蛮好。最怕的是又放不下心结,还恨嫁,在犹疑中荼靡着年华。剩女们究竟能否找到真爱?其实这要问她们自己,真的想嫁吗?剩女这个词绝对不是这些女生们自己为自己加上去的,是她们的亲朋好友对她们的定义或者说心理暗示,最后当这样的女生成了一定数目时,剩女成了她们的代名词。对于剩女们来说,父母的焦急程度有时候远远高于  相似文献   

2.
说“剩女”     
应学凤 《语文知识》2006,(12):16-16
近来,“剩女”一词频频在报刊上出现.例如: ①“剩女”.是那些生于70年代的大龄女青年最近得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Seventies,Stuck——单身,七十年代出生.被卡住。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  相似文献   

3.
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存在着大量“剩女”.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妇女所生活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和社会阶层相关,也于妇女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密不可分.她们既可能是“被剩下”,也可能是自愿选择“剩下”.  相似文献   

4.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她是网络媒体的宠儿。但是却被网络媒体塑造成有问题的一个群体。剩女的出现与其说是由剩女自身造成的。不如说是由社会造成的。是传统的择偶和婚姻模式与现代新生事物之间碰撞所激发出来的问题。剩女现象暴露出男权家庭制度的虚伪性和脆弱性。但是男权制的家庭仍然是剩女在职业和家庭选择中的主要障碍。剩女虽然在婚姻上存在失调。但是她们婚姻问题的解决将是女性在职业和家庭平衡的良好范例,剩女本身就是女性自身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阶段。她们的成熟路程也必定是女性人格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袁岳 《留学生》2011,(6):45-45
时下剩女多.剩男亦不少,似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笔者看来,剩女有优于剩男的三个理由:理由一:剩女玩的是坚守.剩男玩的是放任。剩女们剩下来心中仍是一份梦想,份对爱情和幸福的希冀,她们宁缺勿滥,内心深处一直在坚守,  相似文献   

6.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7.
调查表明,最近几年我国“剩女”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从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剩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剩女”问题的建议,希望能通过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解决好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问题,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剩女”这一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剩女”的流行既彰显了女性个性,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歧视和挤压。分析“剩女”产生的原因,试图发现该现象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9.
为“剩男剩女”就业支招当2007年应届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奔波时,还有一个群体正与应届生“争抢饭碗”,那就是至今尚未就业的2006届,甚至2005届大学生(又被称为“剩男剩女”),他们因为长期未就业,“空白”的职业经历使他们在招聘市场上处境尴尬。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约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看来“剩男剩女”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造成“剩男剩女”未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剩男剩女”支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求职受挫消极埋怨不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剩女”现象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这个词汇的背后,性别歧视的观念依然存在。通过分析“剩女”现象背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指出“剩女”是一个污名化的称呼,是对女性歧视的延续。呼吁当代女性不要被这个词束缚,要勇于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她们不会被不如意所左右:所以盲人摸象,所以胡乱嫁人,所以把一时寂寞,衍变成一生错过。既为剩女,就应抱以审时度势的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甄辨真伪乃是当务之急。剩女之所以被剩,必定有其原因,归结到底,无非是对男人的种种不满。俗话说,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剩女在选择的同时也是被选择的对象,如何收放自如,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在机遇中获胜,这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相似文献   

12.
相亲     
如今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不知不觉自己就错过了恋爱的黄金时间。于是,相亲就成为了他们通向幸福王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锵锵三人行》做过一期节目叫《剩女太多,想不当第三者也难》,道尽了中国社会时下的男女比例失调症状,虽有戏谑意味,但也算言之有物。显然,剩女不是被制造的,而是自造的。不是一个女人自己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制造。我们并不是鼓噪剩女都自甘孤寂,不谈爱情,不求第一但求倒数第一……只是人生确有太多荆棘丛生。把握住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勉强、不心急火燎。人生不过一件事,在她们自己掌握之中:怀着真实心灵的渴求走到底。我们不禁发问:剩女们,这一秒,你们究竟好不好?!  相似文献   

14.
当代都市大龄“剩女”在婚恋方面遭遇不少尴尬与困境,这与“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的历史形成及其所导致的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息息相关,可运用社会学“择偶梯度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予以分析.“婚姻结构性失调”是由两性择偶权的不平等导致的,“剩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权思想和性别等级制度.因而,要解决“剩女”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婚姻和择偶模式,改变婚姻关系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思想,并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女性只有在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真正得到提高,在择偶中才能和男性处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半期各种文学理论流派迅速更迭并与文化理论不断融合,共同阐释全球化时代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下社会中,"剩女"现象的出现和持久存在已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后女性主义所主张的"尊重差异、包容差异"以及新女性的自我建构意识无疑为剩女摆脱身份焦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她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转剩为胜、做好新女性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综观一部《红楼梦》,给人的感觉是书中的那群丫头,一个个都十分机敏、聪颖。她们巧于应付,工于心机;她们审时度势,善解人意。且不说香菱学诗的专注和悟性,翠缕跟小姐论阴阳的率真和聪明,也不说平儿、袭人、鸳鸯这些大丫头们时有即兴之作,或文绉绉地规劝,或辣火火地痛陈;就连那些没有名字的小丫头也乖巧、机灵得可以;凤姐来捉奸了,“那丫头”一下子由“站岗”的随机应变成了“告发”的;薛姨妈差于家丑,又一个“那丫头”甜嘴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男女关系,说到底是强弱关系,强势一方,无论男女,都会如鱼得水。男人优秀成功,女人漂亮富有都更容易处于强势地位,更有资格挑三拣四。所谓优秀的剩女被剩下,一方面是她们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不是因为她们太优秀,而是因为她们优秀得还不够,正好处在半山腰。山顶的女人,用亦舒老师的话说,她们跟谁分手后面都跟着一个排的追求者,比如戴安娜等。  相似文献   

18.
别以为剩女都是因为条件不好“剩下”的,要不要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在家里憋屈着多少媚颜如花、前凸后翘的潮女浪妹?我那大学同学、昔日班花今日残花刘俏俏就是剩女,属于虽剩犹胜的。  相似文献   

19.
在钢筋水泥丛中,游走着我们的“恐龙”姐妹。她们,穿白衣是白“恐龙”,穿花衣是花“恐龙”,军装一罩就成了迷彩“恐龙”,哪儿一站哪儿有个性。她们,走夜路时能“吓”退几个眼神不好的歹徒。她们,能被久违的感动瞬间融化,泪水掉在脚上。她们,哪怕找不到帅哥男友,但看看F4、布拉德·彼特也就满足。她们,或许不美丽,不优雅,不楚楚可怜,但她们很健康,很快意,还拥有足够的自尊。  相似文献   

20.
婆媳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她们之间对立的根源众说纷坛,有“反封建礼教说”;有“反家长制度说”;有“经济论”,有“性格论”等等.我不否认这些因素的存在,但我认为“俄底浦斯情结”是造成婆媳之间不和的重要因素,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我们通过前人留下的作品可以见到.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作品《孔雀东南飞》和《寒夜》来谈谈这两篇文章当中婆媳关系的异同及其他.主题及时代背景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