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谐振动图像演示实验的改进襄樊四中陶仕富,何琳(441000)高中物理上册第七章第四节在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图像时,匀速拉动木板,振动的沙摆不断漏下细沙,在木板上留的沙这就是此沙摆的振图线。但在漏沙的过程中,由于木板是水平放置的,使得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  相似文献   

2.
高二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中“简谐运动的图象”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简谐运动规律,而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笔者认为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沙摆作出的图象只能平放,不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观察到,且手拉木板不匀速易造成图象不规范;二是作出的图象是否确定是正弦(余弦)曲线?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第136面第四节“简谐运动的图象”就是利用沙摆来描绘振动图象的.  相似文献   

4.
励箭生 《物理教师》2002,23(7):59-60
第 1 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预赛 )第 5题如下 :如图 1所示 ,一质量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 ,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 .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因数相同 ,皆为 μ ,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 ,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止在木板上 ,已知人在木板上不滑动 .问 :在什么条件下 ,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其值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如下 :图 1          图 2在人从木板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的过程中 ,先讨论木板发生向后运动的情形 .以t表示人开始运动到…  相似文献   

5.
例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4s后停止.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的位移与4s内的总位移各是多少?解析题目中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比为1∶3∶5∶7…,故题给物体在第1s、2s、3s、4s内的位移分别为14m、10m、6m、2m.该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4s内的总位移为32m.例2子弹垂直射向三块平行叠放的厚度相同的木板,并刚好能穿透第三块木板.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受到的阻力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应为…  相似文献   

6.
教材:部编六年制第二册第32页。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图: 提问:梨和苹果的个数谁多?谁少?(同样多) 2.再添上3个梨,如下图提问:这时梨和苹果的个数谁多?谁少?梨比苹果多多少个?苹果比梨少几个?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8.
刘政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21):42-43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高中物理的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说课。1说教材1.1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其特殊之处在于:一是从定量研究直线运动转到定量研究曲线运动,从研究简单的运动转到研究复杂的运动。本节教材以前,仅研究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较简单的直线运动,本节教材后,将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二是提供了一种解决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通过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依据台湾翰林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二教学时数及各节重点第1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说出本课的大意。第2节:学生能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并习写生字。第3节:学生能掌握本课生字的部首、笔画,并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课《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是建立在用实验得出对质量相等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和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成反比这两个结论的基础上的,再进一步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公式。可见,作好这两个实验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材中实验设计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利用教材图5-4“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把夹子放开让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把夹子又关上,让两小车同时停下来,即两小车运动的时间相等,即:t1=t2,利用:s1=12a1t21,s2=12a2t22得:ss12=aa21用比较相同时间内两小车运动的位移来求两小车加速度之…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 ,寻找创新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着力点 ,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在问题上下功夫 ,给创新提供支点一节语文课包含许许多多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创新同样是以问题为载体的。问题的呈现无非有两种方式 :一是教师提问 ,二是学生质疑。这二者同等重要 ,特别是教师提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核心因素。1.教师的问题首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这就决定问题一定要有思维价值 ,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堆砌。教师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是造成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2.
<正>1教材分析"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苏科版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分4节,其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见图1,通过该图有助于学生概括认识"营养物质的作用"一节在第3章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3章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即: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由于学生对于移动小数点的方法(第八册已学过)掌握得比较熟练,因而,这节课的知识可以说是旧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学中只要教师搭桥铺路、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再安排一些突出重点的练习,就能达到“一顶三”(即一节课顶三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客: 1.学唱歌曲《轶歌舞》(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学习民族舞蹈秧歌。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高二教材中《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该节课能突出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的好教材。教学中如何展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既学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鱼渔”兼得呢?教材中用一实验探究了决定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过程如下:按照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下面的实验。图中的a和b之间接入待研究的合金导线。把材料、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先后接入电路。调节变阻器,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中的发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二十六章第六节"二力平衡"一课,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实验探究的实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教材中实验原型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  相似文献   

17.
课文的插图一般有两种:单幅图或多幅图。《数星星的孩子》(五年制第三册20课)插图又有其特别之处。课本80页的一幅图和81页的一幅图既能单独使用,又可合二为一,整体运用。第一幅图主要配合课文第1节教学,从图上可以找到课文所讲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时代、事情。第二幅图配合课文第4、5两节教学。主要描绘了北极星、北斗星的形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知识面窄,初次接触这些科学知识,编者用简洁、形象的图画把它们面出来,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六章第3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对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研究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途径进行科学探究的好内容.在已知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提下,教材第39面给出了"三步走"的研究思路:实验获取平抛轨迹→找到相等时间间隔位置→分析相邻位置间的水平位移.实际操作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设计方案,也可以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兰州铁道学院谷小丽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掌握教材内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课前提问。课前提问是在课的开始部分中,利用3—5分钟时间进行。它不仅能够集体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绳子     
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中,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体育还原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我依照学生学习的规律设置教学过程,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达到本节课的各类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跳绳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中基本运动的教学内容之一。俗话说:“摇绳攀臂力,跳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进绳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