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和学生不被互相比较与所有经合组织国家相比,芬兰国家的课时量是最少的。具体来讲,1~2年级课时量最少为19课时/周,3~4年级的最少课时量为23课时/周,5~6年级为24课时/周,而7~9年级的最少课时量为30课时/周。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纵观现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听读,轻说写。就课时安排来看,三、四年级作文课时仅占语文周课时的九八之一,五、六年作文课时仅占语文周课时的八分之一。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作文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常常是遵循单元俄文要求为指导而指导,学生常常是为完成教师任务叫作文才作文。结果形成导无航向,学无目标,教师难教,学生厌作,作文质量难以提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俄文教学质量,需抓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抽取甘肃省20个样本县3000名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1)大多数教师的课时量是适度的,但同时有三分之一多的教师课时负担较重或很重;(2)女教师承担的周课时量显著高于男教师;(3)语文教师的周课时量显著高于数学、英语、化学、物理教师;数学教师的周课时量显著高于英语、化学、物理教师;(4)教师的周课时量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一种"U"形关系;(5)小学教师的周课时量显著地高于初中、高中教师,初中教师的周课时量显著地高于高中教师。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论坛》2012,(2):55-56
芬兰万塔市卡特侬考斯基中学校长图伊嘉·塔米学校和学生不被互相比较与所有经合组织国家相比,芬兰国家的课时量是最少的。具体来讲,l~2年级课时量最少为l9课时/周,3~4年级的最少课时量为23课时/周,5~6年级为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现状 影响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教师负担过重。正常情况下一个中学教师每周12节课,加上备课和批改作业,已经达到满负荷了。但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的教师周课时达到15节以上,有的甚至周课时达到24节。班容量也很大,往往达到70人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加法”的运用,已经到了极限。种种加法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时间的延长。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9点50下课(有的高3住校生是10点半下课),除去三顿饭4个小时,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之多。其次,是课时的增加。一天12节课,上午5节,下午4节,晚上3节,这还不算早上的晨读和晨读前的“小晨读”,课外活动全被文化课所取代。第三是学科课时的增加。凡高考学科,都比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周课时数增长2—3课时,有的甚至是原来课时数的2倍至2.5倍。如政治、地理,上级规定周课时为2课时,现在有的学校为4—5课时。第四是教辅书的大量增加。除教材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教辅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书桌都是一座书山,学生则成为藏在书山之后照章念经的和尚。第五是作业量和测试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泛读课充分发挥其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建议:首先,周课时改为三节一次课;其次,一次三课时的内容包括文体分析、整体内容理解、疑难词句解析以及一周课外阅读回顾。如此,可促使学生在一种外力的推动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增大阅读量→加强成就感→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和部分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均由会计专业教师统一授课。大多数院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组织一般周课时为6节或4节,一学期按18周计算,共约108课时或72课时。对非会计专业一般周课时设为3节,一学期总学时约为54课时(有些院校课程改革后还达不到54课时)。据笔者自身教学经历及调查结果表明:在课时量不同的情形下,任课教师一般仍沿袭统一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9.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课时偏紧问题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从2004年开始启动,教学过程中实验区教师普遍反映课时偏紧。以江苏省为例,各个学校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数学的周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极端地把数学的周课时加到了10节或更多。  相似文献   

10.
高校直通车     
今年春节后10天左右,北大学生将开始下学期的课程,直到6月底结束。随后的7月初至9月中旬这段时间,将是北大校历上的第一个“小学期”。这样,北大的每个学年就有了3个学期:“上学期”、“下学期”和“小学期”。“小学期”实际上就是暑假,只不过将时间延长了两周,这意味着每个学年的“上学期”将缩短两周。为了弥补这两周的课时,“上学期”由每天开课10节增加到12节,增加的两节课安排在中午。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每天要上12节课,因为学生只须上自己“该上”的那些课,每个人一周总课时仍然不超过26课时。实行“三学期…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学制三年,学程126周,总课时3332节。1.政治:196课时,每周2节。2.体育:176课时,每周2节。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周课时累计为9课时。为了使研究性学习能深入开展,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2月15日《中国教育报》,2月19日《人民日报》先后刊登了“光明视点”记者邢字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一文,看后颇有同感。笔者上大学语文课已有十余年,亲身体会到本课程的冷热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语文的周课时是4节;跨入21世纪,周课时变成2节;现在有的专业仅上半个学期,18个课时;更有甚者不开此课。造成大中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和“两课”、英语、计算机老师相比,身子好像矮了半截,已落入被人不屑一顾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习作课时的设置是每两周作文一次。每周两课时,基本分为一周指导一周讲评。这种设置人为地把习作指导、写作和评价在时空上进行了割裂。当教师把重叠如山的?作文本从办公桌的这边移往那边的时候,习作好坏的印象已逐渐模糊,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在等待中消退了。长此以往,这种割裂不仅无形地削弱了评价与习作的内在联系,削弱了评价的功效,还形成了学生交完作文本便万事大吉,教师圈点改后便大功告成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倡导:将两周4课时习作的时间集中起来,写后即评。  相似文献   

15.
一、集中教学音标,过好语音关。现行的初中教材没有系统讲48个音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初一新生中进行音标集中教学。在第一周的7课时中.采用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原则,把12个单元音按发音部位分成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各用1课时;把双元音按书写分成三类用1课时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江苏的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一课时,遭遇了这样一个“意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治区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对各科的周课时数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地理学科的课时量每周比原来减少了二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教学模式,大力构建地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初中几何第三册简介曹秀英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是依据新《大纲》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编写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教科书最后一册,供初中三年级用。按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与代数并行。几何每周3课时,三年级授课共32周,96课时,留有10%的机动时间,实...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的分编本《代数》、《几何》,是将原初中课本《数学》分编而成的.分编的目的是使初中二、三年级的代数、几何可以进行分科教学。根据教育部的“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1981年起初中数学课周课时数改为初中一年级五课时,初中二、三年级都是六课时,每学期的教学周数由32周增加到34周,数学课时实际上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从2004年开始启动,教学过程中实验区教师普遍反映课时偏紧.以江苏省为例,各个学校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数学的周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极端地把数学的周课时加到了10节或更多.为什么教师会如此集中地面临课时偏紧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三个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