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通过两种类型的小说,即书写被正史排斥的人物、事件和重写正史已写的人物、事件,用复数小写的“小历史”改写了单一大写的“大历史”,从而质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在宣传、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中具有的独特而积极的作用,而以“三个代表”思想来指导、推进历史教学又具有科学而现实的意义,要努力促成“三个代表”思想与历史教学的双效功用。  相似文献   

4.
“五四”戏剧理论经历了从“对抗化”到“国剧化”的发展过程。所谓“对抗化”,不仅指新旧两派的对抗行为,而且指新派戏剧理论者站在西洋戏剧的立场对中国传统戏剧否定性的自我审视,及旧派戏剧理论者站在中国传统戏剧的立场对西洋戏剧的排斥性的他者批判;而“国剧化”则是站在世界立场更是站在民族立场,在积极梳理戏剧的审美本质特征、戏剧艺术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旧戏价值的基础上,对“话剧”与“戏曲”进行一次历史性的整合努力。  相似文献   

5.
凌敏 《教育艺术》2006,(8):48-49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纵观中学历史教学。也同样如此。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既充满了璀璨的科学之美,又蕴涵着浓郁的人文之美。一个个个性鲜明神采各异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桩桩曲折动人的重大历史事件、一种种轰动一时的重要历史现象都是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可见,历史教学内容的美无处不在、俯首皆拾。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并不缺少美。然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够“美”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缺少发现,不能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表现“美”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从教学系统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教学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教学中,只有美的形式和内容达到统一,才能培育学生们美的理想情操和美好的品质行为。因此,要让历史课堂教学真正“美”起来,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历史的“美”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6.
这里有两道试题: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封建主义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而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这是某市的历史高考模拟题。参考答案B。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指①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②东方和西方社会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④封建主义逐渐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尊称母语课程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纵观日本100多年的母语教育历史,特别是战后的日本母语教育,我们认为日本的母语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著述中多次提到要“重建个人所有制”,杜林称之为“深奥的辩证法之谜”,我国理论界也讨论了多年,但人们仍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他称之为“历史之谜”的“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事实”,或可得出一条求解的新思路:“辩证法之迷”正是对“历史之迷”的破解,要克服异化,就必须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考察了“科教治国”(或曰“科教立国”、“科教富国”、“科教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英、美、日、中等国的具体表现,然后论证了该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意在深化国人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材化部分的内容所占比重很大,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问题武”教学法可以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日本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建筑抗震技术。从日本宫城县所造成的破坏出发,分析了日本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是检定母语非日语者的日语能力考试,该测试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其在中国的规模的扩大,它对我国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从国际日语能力测试的宗旨、在中国引发的怪现象、对我国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冲击及对策等方面对国际日语能力测试进行研究,以期引起相关的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以来,日本确立并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该战略是基于日本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旅游产业重要作用的体现,也是日本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观光立国行动计划”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步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日本的观光立国战略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其经验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能成为众多译介、传播金庸小说中最系统、最成功的国家,主要原因有;中日两国历史文化背景相似等客观条件,日本“武侠”小说与金庸小说的相似性,日本传媒的重视,日本艺术界名人及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旅华日、韩旅游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为何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成为我国的最大旅游客源国?而日本旅华客流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旅华日本、韩国旅游流流量差异,为进一步保持韩国旅游流的优势和拓展日本旅游流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这是一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坚定的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国家意志,以及神道文化对天皇制政府的坚定维护,使日本国民在国家意志的指挥下形成了国民普遍的进取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安于现状、消极隐退、保守封闭,空谈"义、理",较少研究维护"义、理"的方略,这注定清政府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战争意志,进取的大国精神。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意志的薄弱以及国民精神的颓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这是构成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得出,国家意志的正确和坚强以及国民精神的奋发向上也是硬道理。这也是维系一个国家能否由弱到强,长盛不衰的永久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外旅游市场动向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中国的主要客源国,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旅游者的分众特征、旅游目的地的确定、旅游者的来源地、性别和年龄差异、旅游信息的搜集方式、旅游费用的支出等方面对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最新动向、旅游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为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等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特性时,应以世界文学为基础,以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为对象,通过对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深入探讨并将其多种思想元素和民族观念渗透在研究中。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日本文学所具备的民族性研究可从文学的思想结构、"物哀"为美的日本文学独特审美观、宇宙万物生命论在日本文学中的延伸三方面入手,以日本文化为基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日共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共产党组织,是日本政坛和社会上一支有一定影响的力量。21世纪的日本是“自共对决”的世纪,日本只有打破自民党政治,才能使政治、经济各方面出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