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人物通讯来说,情节(包括细节)是人物的血肉,文采是人物的衣裳,这足见情节、文采对于人物的采写之重要了。但是,顶顶重要的,莫过于思想,思想是人物的灵魂。道理很简单,没有思想的人,血肉再丰满,衣裳再华美,也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躯壳。  相似文献   

2.
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有思想。工作、生活、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伟大人物的经典论述等都是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3.
顾唯琳 《编辑之友》2010,(12):92-94
文化史与出版史上的奇迹 在我们的印象中,启蒙运动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思想史.而这段思想史的灵魂人物,或者说开创者,便是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允满智慧思想的天才般的人物.正是他们通过著书立说,让混沌中的人们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同时将自由主义的种子播种到欧洲的大地.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是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也是较难创作好的。好的人物通讯不光要有事迹,还要有思想,让人物有灵魂、生命。如果说生动的事例和典型的环境是人物通讯的躯体和骨干,那么精彩的细节就是人物通讯的精髓。有了生动、精彩的细节,才能更加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才能让人物"活"起来,从而增强人物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电视人物通讯中如何用细节来展现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从而去教育人、感染人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尹莉莉 《新闻窗》2012,(4):37-37
笔者参加了多次节会的报道,盯紧了大场面,不放过小角落,写了若干的消息、通讯和花絮,但让笔者最难忘和最有成就感的,是在扫描捕捉新闻中,抓住了节会上的灵魂人物,使节会上的灵魂人物成为新闻报道的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6.
一篇人物通讯,通过报道特定人物的先进事迹,宣扬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讴歌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推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或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一篇人物通讯的主题,像一根红线,把各种素材串连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的主题,是记者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经过反复酝酿,逐步形成的。写人物通讯,提炼好主题,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把人物通讯写好,那就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刘海荣 《兰台世界》2012,(30):43-44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8.
塑造人物,是影视配音创作的核心。上海电影译制厂老一代配音演员富润生曾在《漫谈译制片艺术》一文中写道:“……把原片人物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声音、语言当作灵魂,人物形象当作躯壳,抽掉外国演员的声音语言——灵魂,用我国演  相似文献   

9.
"人物"是宣传工作中的灵魂,"人物消息"是舆论宣传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形式,如何把握人物消息的特征,脉络,创作出内容充实、丰满,宣传效果强的人物消息是对每一位工作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琦  谢斌 《声屏世界》2009,(9):40-41
人物访谈节目因其能够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讲述成功故事、提炼人生哲理、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在人物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是灵魂,是访谈节目的关键,主持人的个性对节目风格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美莹 《新闻窗》2010,(4):100-100
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展开的专题报道。这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个记者都要面对。人物报道作品的好与差,关键在于把人物采访透,触及人物的灵魂,采访出他(她)鲜为人知的一面,从中提炼出其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与真实情感。要把人物写得深入细致,不能不谈到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2.
孙靖贤 《东南传播》2018,(8):109-112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从思想方法和组织管理层面确立了该学派的成员、发展乃至最后的末路.作为学派的灵魂人物,霍阿二人既有很多相似,也有互补之处,即便在"批判理论"的内部,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的挽歌声中,笔者依然发现,这二人迥异的方法和诉求.故本文从二人的生平交集入手,主要阐释他们作为整体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作为个体的思想特点及二者异同.  相似文献   

13.
人物特写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独特类别,与描写人物全貌的诵讯不同的是它以形象生动的片断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涵与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特写这种明快灵动的新闻体裁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类传媒中。在赞扬英雄人物的同时,传媒纷纷把视线转向普通人群,从平凡人生中挖掘与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时代精神,同时展示他们“真”、“善”、“美”的情操与灵魂。这种视角的转换,引发出一种清新质朴的文风:看似生活中的原汁原味,其中自有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采写新闻人物有两个明确的目标,引用鲁迅谈小说创作的话来说,就是“勾灵魂”和“画眼睛”。 (1)“勾灵魂”是关于采写内容的目标,要求记者充分展现出新闻人物所拥有的新闻特性,挖掘出新闻人物能给读者以教育和启示的精神内涵。 “勾灵魂”首先要把新闻人物同一般人物区分开来,把握好新闻人物的新闻特性,通俗地说,就是要找到人物的“新闻点”。 新闻人物往往与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一个社会焦点联系在一起,新闻人物都是某个新闻事件的载体,勾画出他们与新闻事件最重要的联系,揭示出人物背后的新闻信息,是采写这类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物摄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个人在农村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物谈些体会,和同行一起研究。人,是新闻摄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摄影要求摄影者直接摄取人物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镜头,抓住能充分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特定环境,通过图像细腻地刻划被摄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物照片的灵魂。要拍好一张在特定环境里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就需要摄影者熟悉  相似文献   

16.
郑行 《大观周刊》2011,(6):39-39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读者要想充分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灵魂,就不得不去理解作家对人物进行的细节描写。我们认为,可以从作家对创作时对人物的言行动作和内心世界的独白,以及外貌方面来作手。  相似文献   

17.
人物写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写人物就是记录历史(1)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离不开人物通讯。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凡地表现人物是一张新闻纸或一新闻媒体的灵魂。这个观点具有社会意义。有人说时代与历史是由事件构成的。那么,历史与时代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人!这一点无可疑议。人构成了社会,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事件,因此,以文字、声音或画面为不同特征的新闻或文学样式,也必然由一个又一个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从事不同职业、进行着不同个体思想和社会活动的人所构成。这个道理可以超越国界,超越语言,因为无论具有何种观念何种肤色,作为人本身来说,都具有物体本  相似文献   

18.
向杨 《视听界》2012,(2):119-119
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人物,是重要的把关人,是传媒和受众的沟通桥梁,主持人的创新思维直接决定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讯可以写事件但离不开写人。通讯除了要写好人物外在的东西,最主要的是写出人的灵魂.让人的心灵之窗向读敞开。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的灵魂呢?  相似文献   

20.
摄影艺术属于视知觉艺术范畴。由进入视觉带给灵魂响应.这便是摄影艺术的感染与震撼力。这种瞳孔与灵魂的撞击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绪的东西.我们常常义称它为视觉判断。从摄影这门艺术的诞生开始.大量艺术家们为了寻找让瞳孔与灵魂互动的画面.倍费心智。我认为.这种视觉判断由三大类眼睛组成:摄影家的眼睛、作品人物的眼睛、读的眼睛。摄影家的眼睛是寻找,作品人物的眼睛是再现,读的眼睛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