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扒一扒”我们曾经的中学语文课本 如果不是偶然翻阅《古本小说集成》,如果不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拥有亿万青少年集体使用同一套中学语文课本的集体记忆,如果没有时代的变迁……网友“洞庭湖边的野草”(下文简称“洞庭”)、1266名跟帖者以及36万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就不会共同挖掘出这一雷人“秘密”。  相似文献   

2.
高春芳 《考试周刊》2012,(43):26-27
学习鲁迅作品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教学鲁迅作品,是本文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教人如何做人,提高读者的道德情操;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鲁迅作品也堪称范本.所以,鲁迅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不仅是出于编者的慧眼,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而且在解放区也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文革”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收的鲁迅作品,约占全册课文的1/30至1/16,大多为全文,也有节选.“文革”期间,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仍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过,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作品遭到了实用主义的解读.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多元化语境中,鲁迅作品中表达的一些信念和原则经常受到质疑,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讨论,反映了不同意见双方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识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由于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复指性,意义具有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讲授这些作品历史情境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不过,新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无论在观点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新的突破.鲁迅作品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被选入了教材,尤其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不愿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再读鲁迅作品提高自我修养,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鲁迅作品的诗意童趣,把握鲁迅作品的亲情温度,师生合作探讨抓住矛盾的焦点,交流阅读的心得等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真正领会鲁迅作品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杨国凤 《广西教育》2012,(34):14-15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文章多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病,引发国人警醒。近年来,虽然各类教材经过多次改革,而且有了多个版本的教材,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依然毫无疑问地被选入教材。  相似文献   

6.
三任中学教材编选者,首度揭开隐藏在语文课本中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秘密”,这一秘密伴随并影响了80后整整一代人的成长与思想,也折射着所谓时代禁忌回归常识的变迁,以及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  相似文献   

7.
从鲁迅作品看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童教育方面,鲁迅有许多科学而精辟的见解。针对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鲁迅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许多使儿童健康成长,成为解放的人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中国文坛文学巨匠 ,他的作品在初中各册课本中都有相当的比例。如何讲好其文章 ,体会其文章的内涵 ,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关键 ,应该从分析作品的主旨和艺术手法入手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主题的深邃意蕴 ,丰富的象征性 ,措辞的艰深多义及含蓄晦涩的语言风格 ,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本文指出 :抓住其总主题———“立人” ,“改造国民性” ,深入理解鲁迅彻底否定封建思想、封建礼教 ,对国民根性痛切批判的重大意义 ;理解鲁迅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及独创的表达形式 ;教学与学术界密切结合 ,是纠正僵化教学模式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品在教学中一直面临着许多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所以探索一条鲁迅作品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一是找准沟通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多元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三是加强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四是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鲁迅语言的巧妙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中的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次教材编订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惑与尴尬,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和分析问题症结所在,解析问题形成的内外部原因,才能探索出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为理念,以《故乡》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情感,走近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为理念,以《故乡》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情感,走近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4.
李燕花 《学苑教育》2012,(21):77-77
鲁迅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堪称经典,能让读者回味无穷、百读不厌,经得起时间考验。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十分丰富,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中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培养。但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提起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大家普遍的认识就是,鲁迅的作品难教、难学。当前有几句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15.
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教材中出现了一些鲁迅作品,本文旨在探讨这些作品是否适合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中应怎样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作品在近半个世纪一直被初中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在文学界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能够从根本升华其阅读的能力。然而,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抱以情绪,抵触阅读学习等,认为鲁迅的文章枯燥、无味,不容易理解,从而使得鲁迅作品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将难点作为突破点,作为整合解读鲁迅作品的新途径,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内涵,升华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品语言含蓄曲折、风趣幽默,意蕴丰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充分运用了双关修辞手法.本文试图运用词语、句子或句群、段落和篇章四种双关手法,探讨鲁迅作品的双关修辞,以期利用这种认识上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更深入地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已成普遍现象,目前教材又对其进行了删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2011年6月,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选了《鲁迅全集·华盖集》中的《捧与挖》一文。三个小题,难倒了不少考生。给学习任务重新定位,去除主题的政治化等,也许会让现代中学生欣然接受鲁迅作品,并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文字精密正确地记录语言,是书面语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运用得巧妙,不仅能起到准确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能发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创设出别具情趣的艺术意境,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是文章中的无声英雄.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标点符号运用得非常巧妙,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下面笔者略举数例,与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先生那高超的标点艺术.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萧红有一次做了件红衣服,认为很漂亮,就穿着上鲁迅先生家去了,想听听他的意见。不料先生却指出她那红色的上衣配上咖啡色的裙子使颜色混沌起来了,如果换成黑裙子会更好些。虽然用这么简单的颜色搭配来印证先生对颜色的审美能力未免要贻笑大方,但稍加留意,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对色彩的描写确实是极为高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