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习作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次的习作训练围绕编写童话故事这种学生乐于参与的习作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产生习作的愿望;在例文的启发下,进一步明确编写故事的意义,掌握编写的方法,以达到"易于动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习作内容图中画了几个小动物:有老虎、小猫、小鸟、狐狸、小白兔,任选几个小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先讲给同学听,再写下来。(图:略)二、设计理念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学生们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创作童话故事,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像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回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目标:1.激发想象的兴趣,培养独特的想象。2.把握故事编写的四要素,初步懂得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4.
1.通过编写游戏集,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游戏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中段习作起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是十分喜欢的,借助童话故事能够有效助推习作教学。基于此背景,对在“读”童话中积累习作语言;在复述童话中奠定习作基础;在创编童话中开启习作之“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部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设置是一种阅读导向。教学其中的《读读童话故事》,要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课文提供的示例童话及学习伙伴提示语的作用,通过读封面、读作者、读目录、读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借助朗读、表演、漫画、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让学生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8.
“变化”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内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记录身边的变化,进而激发学生更好地融人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了突破“写具体、表真情”的难点,避免习作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课前让学生通过“探寻成长足迹”“搜集成长资料”等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理念 观察能解决作文“源”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去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总评 本课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1.为学生现场提供写作素材,使习作教学成为愉快的师生交往过程,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很多小学生观察能力不强,即使观察了,也不懂得取合材料。鉴于此,我设计了这节习作课。这节课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趣味性强,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也是体验的生活过程。教师可以更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文章写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4.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聊天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好方法,是习作教学中一种开放型、发展型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的尝试。聊天作文以聊天为手段,以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觉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本课设计力求突出以下特色:巧妙创设情境,强化作文的“实用”功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遵照学生习作的思维过程,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从说到写,从仿到作;习作评价重点放在培养兴趣、自信,关注习作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咀嚼生活,解放儿童的嘴和手,让语言成为心灵的释放,能表达出自己真切和独特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6课。这是一篇孩子一读就懂的童话故事。"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教者在教学本课时紧扣"这儿真好",充分利用好文本及插图,创设画面,引出小岛的变化,并就小熊的神态前后变化对比,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情景体验,从而明白"这儿真好"来之不易,得出创造美好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词句,读出文本情境,在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丰富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
胡丽玲 《江西教育》2006,(12):38-3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学习园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上课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你们想和他们见见面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