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伐檀》共三章。每章结句分别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对其中的“君子”一词.晚近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指认为用反语的修辞格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区事实上,在原典中。人们使用“君子”一词都极谨慎持重,略无轻忽戏德的表示,如《诗经》中“君子”一词凡186见,《论语》中凡107见,《孟子》中凡82见,以上375个“君子”中,按下《伐檀》一诗的三个“君子”不论,其他372个“君子”也从无学者和注本作过反语和讽刺的解读,此可疑者第二,在《诗经》160篇国风中,除…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早期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的对抗时,曾经用过“异化”这一概念。他在晚期有时仍用“异化劳动”等概念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对它的初期,都从来没有使用过“异化”概念。现在,有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也存在“异化”,在它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  相似文献   

3.
“民情是什么?张家的孩子上幼儿园成了问题,李家对拆迁政策有疑问,王家附近道路不畅通……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喜什么,忧什么,这就是民情,这些民情,就是我们这个《民情日记》开张的原因;解决这些民情,就是《民情日记》开张的目的!……”这是钱江晚报《民情日记》第一期上的开篇语,它基本上传达了开设《民情日记》这个专栏的思路、目的。才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民情日记》已成为钱江晚报70万订户心目中不可或缺的“食粮”,成为钱江晚报的“名牌产品”。在杭州,它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已与搞得轰轰烈烈的“12345,有事找政府”——“杭州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的影响力不相上下,以致“杭州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派员上门,希望携手合作,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一位领导撰文赞扬《民情日记》专栏:“既是‘投诉台’,也是‘回音壁’,更是连心融情的‘桥梁’和‘纽带’。……有如一片片晨曦一片片晚霞,亮人眼目,暖人心扉,给人信心,给人希望——好个《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4.
詔策·檄移     
《诏策》《檄移》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九、二十篇。这两篇讲的诏策和檄移,都是古代的应用文。这种应用文从体例上和报纸上发表的政府文告、宣言、条例、命令等相仿佛。这两篇里所讲的,就是怎样才能写好这种应用文。这里对这两篇作了节选,只选了其中说明诏策、檄移的体例和写作的部分。先看《诏策》,刘勰认为诏策应用在不同场合,它的语气就不同。比方策封有功人士,就“气台风雨之润”,语气显得温润;出兵讨伐时,”声有洊雷之威”,语气显得威严;颁布赦令,“文有春露之滋”,是温和的;颁布法令,“辞有秋霜之烈”,是严厉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社会不都是尽如人意的,总有些不良倾向,不良行为,不良习惯需要指点,需要批评,需要规劝,以正人正事,促进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规劝式的评论在报刊上、广播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规劝式评论标题的制作趋于程式化——不是用“莫”,就是用“不”。例如:《莫因酒宴误四化》《莫提争取不到的指标》《莫以登报论英雄》《莫把报纸当文件》《莫玩文字游  相似文献   

6.
打开1994年5月8日的《北京日报》,顿时被这天《星期刊》头版的“八珍闹商海”吸引住了。这不仅因为它写了八位“闹海”的女性.也不是因为八位女性的名字都恰巧有一个“珍”字,而是因为她们都“闹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显神通,特色鲜明。读后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有些事情,道理比较简单,但是要证明它,使人点头,令人信服,却不那么简单,没有大量的事实、数据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有些评论旁征博引、周密论证,以使观点精当,理直气壮。评论中的这种材料与观点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厚事精理。 近几年来,美国“人权卫士”摆出一副捍卫世界人权祖师爷的架势,今天指责这个国家“侵犯人权”,明天又抨击那个国家人权“不合标准”。他们声称:“我们有一手好牌,我们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在世界各地极有魁力。”有人甚至扬言,美国是“照耀这个灵魂不开窍的世界的人权灯塔。”事情果真如此美妙吗?未必。“未必”虽只有两个字,要论证它,却要百语千言。《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的《“人权卫士”的难题》,旁征博引了:(一)美国刑事组织1992年2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二)美国一名著名社会专家1978年的著作《美国社会问题》;(三)一美国学者《美国的人权状况》长文;(四)1991年《巴黎竞赛画报》发表的有关资料;(五)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与文明“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中国大全书》(哲学卷)吸收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给文明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但是,“文明”与“文化”是有区别的。概而言之,“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文明”的含义比“文…  相似文献   

9.
“新闻故事”这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新闻文体在近年来的报纸上日渐多见,深受读者的欢迎。众多的日报或晚报、大报和小报都经常运用这一文体。如《北京晚报》就开辟了“新闻故事”栏目,《新民晚报》有“社会故事”,《苏州报》三版也开辟了“社会故事”栏目,《人民日报》一版上开辟的“凡人新事”专栏,其中也有相当多稿件是属于新闻故事。在近年来的全国  相似文献   

10.
凑合·凑和     
错例:《通知》要求,参加领导班子生活会的同志必须预先准备好发言提纲,切不可临时凑和、敷衍了事。 辨析:“凑和”应为“凑合”。 “凑合”有三个义项:一指聚集。例如“业余时间他们常凑合在一起聊天”;二指将就,例如“没什么好菜,凑合着吃吧”;三指拼凑,用在例句中即属此义项。“合”在这里读轻声he.不能写作“和”。  相似文献   

11.
我很喜欢《出版参考》。 《出版参考》有三个特点。一小,二丰,三实。说它“小”,是指篇幅不多,文章又大多短小精悍。人们日常工作都忙,既想多了解些信息,又希望尽可能少花些时间。“小”刊,正中下怀。说它“丰”,是指内容丰富,信息不少。如今是信息时代了,不掌握信息,几乎动弹不得。《出版参考》既有出版动态,又有专题探索,既有书刊巡礼,又有市场行情,既有国内掇闻,又有国际瞭望,多姿多彩。说它“实”,是指实在,不尚浮华,这在一片浮躁的当今,应属难得。如此之《出版参考》,受欢迎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12.
人类自从有了荷马,便有了荷马式的痛苦和感叹;自从有了伊索,便有了伊索式的幽默和微笑。幽默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和大才华,它消解了严肃与正经,却因此获得了一种难得的亲和力。西方甚至有言:“只有幽默才是真正的民主。”以倡导和凸现幽默品质、游戏精神和快乐理念为己任的“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最近又推出“董宏猷系列”三种:《天上掉下个胖叔叔》、《老鼠为什么爱大米》和《快快乐乐写作文》。这三本书既是作家个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创作成果,也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领域里的一次新的收获。这个旋律来自“胖叔叔”这个喜欢唱歌和拉小…  相似文献   

13.
《蜗居》的热播及热议,是因为它跌宕起伏的剧情背后所隐含的某些价值观触碰到了这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从《蜗居》中,笔者认为它所隐含的两性价值观至少有三点:一是在现代社会,男性依然被要求在经济上具备绝对的强势地位,男性比女性更有理由为一个家提供物质保障,否则就不像男人;二是当“二奶”的人也未必都是罪无可赦的坏女人,虽然她们绝大部分都没什么好下场;三是有钱的男人多半有“小三”.忠诚的男人多半没钱。这些预设的价值观到底是刻板印象,还是活生生的现实,需要理性分辨。  相似文献   

14.
上期《新疆新闻界》发表了我写的《一稿多投是对报道对象负责》的文章,现在想再以编者的身分谈谈对“一稿多投”现象应持的态度。毋庸置疑,没有哪个新闻单位的编辑不希望收到的每篇新闻稿都是“独家新闻”。但我想,这不太实际。因为从通讯员来讲,总希望自己采写的新闻被较多的新闻单位采用,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更何况,一个通讯员常常有好几个“婆家”,哪一家也怠  相似文献   

15.
听朋友说,有一本名叫《荒原风》的书,在青年学生中颇为流行,被当做哲学著作阅读着。找来一看,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它不是一种严肃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用晦涩的语言精心炮制的政治宣传品——是的,《荒原风》中确有为数并不算少的蕴寓着哲理的词句,但那只是用来进行政治蛊惑的口号。《荒原风》一书的内容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集永恒的魅惑”,塑造了一个似人非人的跋涉者的形象;“第二集兽血的献祭”,描绘了一个和跋涉者相呼应的野蛮人的行迹;第三部分是集外集,是以“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读完了1990年第7期《中国记者》上朱幼棣、赵明亮写的《部长夫人烧锅炉》,不禁被这两位记者深入采访的作风所折服。同时,为能有能源部胡富国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高兴,我从胡副部长身上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特别是他那位烧锅炉的夫人常根秀,她没有“跟上当官的做娘子”,小灾小病她不顾,默默无闻,七个春秋,不离锅炉房。有人给胡副部长家里送礼,也被她挡驾了。这和我看到的个别领导的“娘子见了礼喜上脸,丈夫的公事拿一半”来,常根秀的确是个令人钦佩的不平凡的女性。  相似文献   

17.
合着新闻改革的强劲步伐,去年,湖北日报扩版后向广大读者推出了几个富有特色的专刊。作为时事版补充部分的国际副刊——《世界博览》就此面世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博览》不仅吸引着祖国各地的来稿,还荣幸地得到了海外华人的巨制鸿篇。几乎在每件来稿的信封中,都夹带有或长或短的附笺,它们多是对《世界博览》予以褒奖,称之“有味”、“有看头”、“很吸引人”、“独具特色”……作为这个专刊的责任编辑之一,笔者对此一方面备感快慰,一方面,亦深知在这浓浓的美意后面,是殷殷的希望与拳拳的期待。 按计划,《世界博览》专刊拟每周六在湖北日报六版刊出。迄今为止,《世界博览》已刊出50期.纵览一期期专刊剪报,笔者认为,尽管这个专刊还不太成熟,不乏不尽人意之处,但它仍能得到广大读者如此炽烈的爱,这大约是对《世界博览》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博面·热点·趣线”这一特色的首肯吧。  相似文献   

18.
在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比赛期间,《深圳商报》推出了“世界杯特刊”.每天,除用消息报道“世界杯”赛况以外,还刊登一幅王建明创作的世界杯漫画.消息与漫画珠联,文字与形象同辉,既活跃了版面,又强化了新闻,社会反响很好.分析王建明的创世界杯系列漫画”,大体上有这样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1850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际述评(三)》一文中论述法国政治形势时写道:“当报刊出版物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舆论机关;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其中“第三种权力”的德文对应词是“diedritte Macht”,他们以此来论述法国报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问题探讨》今年第一期发表张鸿文的文章提出,切莫把《反杜林论》中的“社会主义”误解为社会主义社会。文章说,有人说恩格斯在《反社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中,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按: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第十章第四节中一段论述),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标准模式”。尽管人们就此著书立说,但是,只要我们把《反杜林论》重新认真地读,细心地想,并把恩格斯的论述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所确定的科学论断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讲的社会主义及特征,实际上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