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专制独裁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声讨,蔡锷等人参与的护国运动最终使袁世凯的帝制梦破灭。  相似文献   

2.
冯国璋是江苏省的地方实力派。袁世凯推行帝制,遭到冯国璋的反对。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冯国璋经历了从保持中立到公开反对两个阶段。主要论述冯国璋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冯国璋与袁世凯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冯国璋反对帝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洪宪帝制初期,日本并没有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大多数政治力量对帝制持反对的态度,但日本主流也没采取措施来反对袁世凯称帝,而是在外交上采取了旁观的政策。这种旁观是表面的、暂时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本在当时情况下没有窥破袁世凯称帝的真实意图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之外,也和当时国内外时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当逐渐弄清袁世凯称帝的真实意图,再加之当时反袁力量的日益强大,日本逐渐由旁观转向干涉,反对袁世凯称帝。  相似文献   

4.
赵焰 《老年教育》2010,(6):16-16
1916年5月22日,袁世凯发布申令,撤销承认帝位案。在宣布撤销帝制、恢复共和后,袁世凯全力转向和谈。  相似文献   

5.
(续2002年第12期)袁世凯于复辟帝制失败后不久即倒地毙命,有人给他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了这副对联后,都感到奇怪,不解其意,就问写联人:“上联中‘袁世凯’是3个字,怎么能对下联中‘中国人民’4个字呢?上下联对不上啊!”写挽联的人笑了,说:“袁世凯本来就对不起中国人民嘛!”大家听后方明其用意。上下句字数不等是有意做的,是为了造成一种特殊效果,来挖苦袁世凯。袁世凯败亡的主要原因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甚至其亲信亦落井下石。袁世凯就在这众叛亲…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条”与袁世凯称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政府抛出臭名昭的“二十一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窥破袁世凯图谋称帝的野心。日本以帝制为筹码对袁世凯进行要挟,迫使其接受严重丧权辱国的条款。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反而加速了皇帝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7.
朱启钤认定洪宪帝制造端于德国.颜惠庆认为帝制与德国无关.但是从洪宪帝制前前后后长时期德国的表现看来,德国支持洪宪帝制,应该是肯定的.袁世凯父子与德国有争斗的一面,有友好的一面,有怨,有恩,恩大于怨.  相似文献   

8.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从前清官僚转变成中国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但是对于这,他还是不满足,最终走向帝制复辟的道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恢复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这是他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但袁世凯政府财政枯竭、经济困难,也是其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与袁世凯的帝制复辟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的尊孔言论一方面不自觉地迎合了袁世凯的帝制复辟的需要,另一方面对袁世凯的军阀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自己也并未与袁世凯同流合污;相反,他却联冯倒袁,从而成为倒袁之役的主力之一。联络军阀冯国璋倒袁则又体现了人的智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康有为是军阀政治的参与(并非拥护)。  相似文献   

11.
1916年6月冯国璋召集南京会议失败后,由于袁世凯的嘱托、倪嗣冲的鼓动和部属的劝说,张勋邀请南京会议代表至徐州召开徐州会议,目的在于缓解袁世凯的退位压力。但随着袁世凯的猝死,会议宗旨随之改为固结北洋团体,拟定十条要纲。此次会议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张勋与徐州的地位由此得到提升,复辟问题渐趋公开化,北洋政局由此进入了集体领导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成才与自身的努力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一个单位干部的发展与领导的培养密切相关,优秀的领导干部,不仅要使用干部,更要合理地培养干部,使下属不断地在工作中得到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事业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0年,在群雄割据的三国初期,袁绍、曹操、刘表、孙策、刘焉、马(腾)韩(遂)、张鲁等均称霸一方。其中,袁绍、曹操是两支劲敌。袁绍雄踞北方军事力量最强,号称"带甲百万",而曹操已将天子汉献帝刘协迎奉到了许都,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的。于是,袁曹之争不可避免。官渡之战就是记载这两大军事集团胜衰的经典战役,并以强大的袁败弱小的曹胜而告终。本文通过战争背景、战前准备、战役过程及其结果等几个方面的比较与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曹必胜、袁必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元代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取得了巨大的文学艺术成就。但也有人认为该剧第四折鬼魂情节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然而笔者认为,《窦娥冤》的批判意义其实正体现在窦娥的鬼魂形象的设计上,因此,仅以鬼魂的出现就压低关汉卿作品的成就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5.
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瑗顺应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继承儒家教育传统基础上,创造了“苏湖教法”。胡瑗把“明体达用”作为“苏湖敦法”的核心,以此选育人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胡瑗的“苏湖教法”成为了宋代主流的教育方法,胡瑗的“明体达用”也成为了宋代主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急剧变革的今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审视胡瑗“明体达用”的社会价值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参加护国战争 ,特别是黔军不断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对于打倒袁世凯、避免一次历史的大倒退 ,加强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 ,起了积极作用。在护法运动、以及为北伐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白鹿原》中,女性大都依附于自己的男人,很少有独立的个性。但是,田小娥、白灵、鹿冷氏三个女性却足以让我们对《白鹿原》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进入心灵世界。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三位女性人物的灵魂,并从性心理的角度对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曾言屈原之功“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亦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他们都是具有实际政治才干的伟大时代歌手,相同的国难际遇,一致的爱国深情,以及同样的救亡图存奋斗之路,使他们都具有坚毅的自信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器大者声必闰,志高者意必远”,辛弃疾受到屈原“爱故土、求美政、哀民生、修美德”精神品质的熏陶感染,其词具有浓郁而深刻的屈骚情结,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义学中的上下义关系表现为上下义词、上下义句关系。上下义词、上下义句在广播英语新闻中得以充分的运用,尤其体现在上下义词、词组的运用以及上下义句的运用。从语义学的这一视角分析广播新闻的词汇和句型特点,并分析上下义关系在广播英语新闻中的运用,从而指出上下义关系词在理解英语广播新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有对白鹿传说的移植、对民间机智人物的改造发展和对白蛇传故事的变形暗用等多种形式。用世界文学的眼光对《白鹿原》利用的民间文学资源加以观照,发现这些民间文学资源往往是世界性的文学母题或原型,深入揭示了人类普遍的欲求、理想和心理状态,因此显然具有世界性因素。《白鹿原》对民间文学资源利用的成功,对我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