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来,运动技术的教学依然是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运动技能目标在五大领域目标的主导地位,对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目标及其要求作了说明,阐述了体育课堂上如何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运动技术的经典性与可感性,人文性与工具性,教材、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动态平衡性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体育新课程运动技术教学、教材要求及教学的基本过程,为我们在新课程中更好地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家常课"即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自从《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些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精心设计了很多"公开课""观摩课"等,这些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但与"家常课"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与健康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有效体育学习中保持健康,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归玉平 《成才之路》2010,(31):35-35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四个教学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然而,每个学校、每个体育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体质弱、身体素质差、运动技能差,比普通的学生难完成老师传授的运动技能。体育差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有很多关于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研究,但是大多是对体育专业或者运动训练队的教学研究.因此,笔者设计编制排球基本技术辅助教学课件,并在商丘师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排球教学过程中应用.结果表明,排球多媒体课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排球基本技术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增加课外排球运动的练习次数,有助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要想使体育教学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我们的头脑,高瞻远瞩,树立"大体育"教学观,从而开辟体育教学的新途径。本文笔者依据自身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的初中"大体育"教学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培训 ,还要关注体育知识的建构并发展体育文化。本文在思考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分析了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着力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我们尝试对体育教学作出的一些改革举措 ;最后对这一改革的初步结果做出讨论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黎珊 《广西教育》2012,(2):16-16
在以往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他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而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杜建国 《考试周刊》2009,(52):141-141
体育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较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有了明显的不同:深化了基础知识的严格要求性,以及体育基本技能、技术的掌握程度:深化了评价的纵向比较,等等.新课程标准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要求: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0.
李刚 《考试周刊》2013,(8):114-114
在我国国民体育中,学校教育是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从过去以运动技术为核心内容逐渐转变为以终身体育教育为主。中学体育教师如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卫平  杨明全 《学科教育》2004,(2):45-48,F003
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体育知识的建构并发展体育文化。本文在思考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着力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我们尝试对体育教学作出的一些改革举措;最后对这一改革的初步结果做出讨论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林宏良 《成才之路》2011,(30):58-59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教学目标,同时又取消了对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体育新课程标准》是在学校、体育界全面反省“纯生物体育观”和“打破单纯的运动技能教学”的环境下出台和开始实验的,体育课程教学之所以被称为教学,就是因为它有“教”又有“学”,是以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那么教什么,学什么呢?当然主要是运动技能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体育健身的理念已悄然形成。小学体育教学长期以来,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综合素养的提高,随着新课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小学体育课程除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但是相对于文化学习的巨大压力,许多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忽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意识淡薄,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意义以及在指导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强化体育技能的传授,以技能为载体,体育技能练习起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抓紧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运动,推动体育大课程体系建设;体育教学中强化"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学生体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能否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新课程理念下运动技能的实质、分类及教学中的运用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不同作用的论述,分析了体育教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对象、目的、要求等方面的区别.针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不加分析与研究,全盘否定运动技术教学的对象进行了探讨,旨在能够科学地确立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不同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技术教学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基本手段,掌握运动技术是学生参与运动及实现终身体育的必须。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在教改过程中,出现了重娱乐、轻技术的倾向,这些倾向阻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对传统技术教学进行认真分析,在新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改进、创新,开展新理念下的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出发,辨证的阐述了如何正确地对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学的组织纪律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淡化竞技运动与运动技术、技能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满族民间体育是寓地域性、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满族民间体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将满族民间体育引入学校体育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满族民间体育持续发展的需要;能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弘扬民族精神,呼唤文化回归,实现东北地域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勇 《考试周刊》2010,(30):147-147
我国体育工作者对诸多体育基本理论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歧,集中体现在体育概念、本质与规律上,如,本质是"多质"还是"单质",能否将运动教学的规律、竞技的规律、身体娱乐的规律视为体育的规律。在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将全面施行阶段,有必要对体育的本质与规律作进一步分析,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